关于医德教育时机的

点赞:15169 浏览:686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将医德教育的时机分为入学初始阶段、理论学习阶段、临床实习阶段、就业招聘阶段、毕业离校阶段等,根据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内容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医德教育,以促进医德教育方法的有效实施.

【关 键 词 】 医德教育; 医学生; 时机

医德修养是医学生在整个医学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并自觉培养的职业道德素质.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从医学生抓起.但纵观整个社会医德滑坡现象,笔者发现医德教育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甚至医学类高校的医学生培养理念中,也没有把医德修养做为培养医学毕业生的终极目标和考核标准.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要注意把握好教育时机,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对于教育的思考中也提及了关于掌握时机、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主张和方法,这在医德教育中值得借鉴.抓好时机,则事倍功半,若时机不当则会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教育者应根据不同时机、不同阶段特点采取不同手段进行医德教育.本文将医德教育的时机分为入学初始阶段、理论学习阶段、临床实习阶段、就业招聘阶段、毕业离校阶段,教育者应抓住不同的阶段特征进行医德教育,提高医德教育的时效性.

1.入学初始阶段

新生入学时接受系统的入学教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职业教育.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同时也是大学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入学阶段进行职业道德的渗透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在新生入学期间,充分利用橱窗、广播、宣传报道和网络等渠道,大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参观校园、校史展,让学生入学初即树立职业的观念,专业的概念,能够在大学4~7年的学涯生活中自觉培养职业意识,提升职业情感,为职业道德--医德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1].此期的医德教育很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新生树立医德修养自觉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加强医德修养是深化医德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医务人员自身道德追求的需要.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人为本[2].教育者应该根据社会要求,培养医学生主体精神、塑造其自身品德、提升个人人格,促使他们自己判断、选择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提高其医德修养.只有医学生有主体性和自觉性,才能积极主动的吸收医德信息和知识,并进行感悟、理解、选择和内化,才能真正得到贯彻与实现,成为他们自己的内在品格.这一阶段的医德教育形式可以很丰富,最好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激发新生的兴趣与活力,为后期进行的医德理论教育和医德实践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新生入学教育中应涵盖医德教育的内容,如在入学开学典礼大会上,安排新生集体诵读《医学生誓言》,新生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这时,庄严的宣誓使学生认识到医学职业的神圣,体悟到肩上背负着维护人类健康的使命.

“三观”教育可以说是医德教育的基础,通过新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促使医学生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谈医德高尚与否[3].在方法上,应注重用有形的“载体教育”,将无形的医德内容渗透、融入到医学生的道德品质之中,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慎独”品质,即使在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能坚定医德信念,践行医德规范.用先进典型进行正面教育,用违规失德的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当然,大学生活对于这些刚刚步入成人阶段的新生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一些新生还不适应,产生了失落情绪,有的在心理上还不能完全从中学生活中转变过来,导致他们出现了各种问题.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应该需要对新生进行职业的、心理的教育,以帮助这些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度过他们的适应期.

2.理论学习阶段

经历了新生入学阶段,马上步入常规理论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学校主要运用理论讲授法向医学生阐述医德信息内容的阶段,是医德理论、医德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最主要的阶段.目前很多医学类院校都是通过《医学学》课程进行医德教育,并且主要集中在大二、大三年级开课,并且只有一个学期的课程安排,这对于医学生医德修养的提高是明显不足的,需要通过课程改革来弥补.在理论学习阶段,理论课教师及专业课教师是医德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应在授课之余,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正面的信息,正确认识社会不良现象,并选择合适的案例加入课堂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讨论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要想提高理论学习的效率,需要教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五个字――“读、思、问、议、评”.“读”指的是会读书,做到理论理解正确,不歪曲事实,不杜撰故事,并且能准确表达学到的内容.“思”指的是会思考,边读书边思考每一句话,并将理论联系于实际.“问”指的是对自己不理解的理论会质疑,并询问教师或同学,直到搞明白、弄清楚为止.“议”指的是课堂讨论时能说出自己的见解,并恰当分析案例.“评”指的是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发言,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能够加以区别.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听、勤思、敢说、善问”最重要.“会听”指的是上课时专心听课,细心听同学的发言,边听边做笔记.“勤思”指的是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和老师的解答情况.“敢说”指的是上课时要大胆发言,敢于提问,敢于回答问题.“善问”在看书和思考时遇到不会的问题,要善于问问题.问题可以向老师提出,也可以向同学提问,更重要是向自己提问.提出了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并自己查阅文献去寻找解答问题的答案.这也是自我教育、学会学习的一个过程.

在学习解剖课期间,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捐献遗体者默哀、祭奠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医德情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4].理论学习阶段,还可以经常举办各种人文社科类专题讲座,如法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专题讲座来丰富医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以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并进一步提高其品德修养.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历代名医的事迹来适时进行医德教育,如东汉华佗不为名利所诱、不为威武所屈的浩然正气;东汉张仲景因“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奉献精神;三国董奉治病不收钱,患者痊愈后,他则让患者种杏树,“数年之间杏有十万”,杏熟后其将杏果换粮食救济穷人,后来“杏林”二字成医学的代名词.董奉淡泊名利的典故成为中医界的千年佳话,董奉济世救民精神千古传颂. 3 临床实习阶段

医学生临床实习是由学生到医生的过渡,是接触患者的开始.理论学习4年后,大多数医学生都进入临床医院实习,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会导致一些医学生职业观、职业道德的变化,因此在临床实习阶段,学校必须联合临床医院共同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并将医德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临床实习阶段是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时期,是医德实践的好时机,这一阶段应尤其强调学校医德教育内容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尽量避免现实与理论不符,甚至是180度大转折的情况出现.理论学习阶段[5],学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般都是从书本中获得医德信息,而进入临床实习后,他们面临的是一种开放或半开放的社会环境,面对的是身份背景鱼龙混杂的患者,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影响成为实习生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因此这一阶段,医学生常出现缺乏怎么写作意识,缺乏敬业精神,缺乏同患者沟通的技巧,缺乏主动进取精神等等现象.


这一阶段学生主要的医德老师是临床的医生,这一阶段的医德教育也更加形象生动.学生主要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看来感知医德内容,即教老师不用说太多大道理,即使说的再好,听起来再高尚,一旦行为与言论脱节,立即会导致学生前面建立起来的医德认知倒退,甚至是坍塌.从这个角度来说,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医学生对社会、医院、医患关系等医德内容的理解和评判.将来这些学生毕业后,很可能会按照老师的方式方法去处理同样的问题.因此,临床医院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尽可能为实习生选配品德好、业务精的带教老师.同时,带教教师应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自身良好的作风和品德影响实习生,为实习生树立好榜样.临床实习阶段虽然没有太多的理论讲述,但是通过观察、实践建立的医德观更加深刻的烙印在学生心中,可以说是医德修养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主要依靠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发挥榜样模范作用;请医德高尚的老专家给实习生讲授从医经历进行医德教育.老教授有着几十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与各种患者有良好的互动,医患经验丰富,医德修养高尚,他们的经历往往是医德医风教育的活教材,是医学生最合适的医德导师.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必须认真虚心,细致入微观察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6].应尽可能安排实习生与老专家面对面谈心,请他们讲授自己的从医经历,对实习生进行人生理想探讨和医德教育.

此外,还可以结合时事案例进行医德讨论,加强医德评价与管理等措施来加强医德教育的效果.教务处应根据实习计划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来考核实习生的实习表现,标准应全面、详细,更应包括医德修养的内容.医德评价的标准可结合临床医生的道德规范和医务工作行为规范来制定,使考查具体、客观、可操作,促使实习生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用医生职业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医德评价还能促使医院和临床带教老师重视医德教育,贯彻实施医德教育内容[7].

4.就业应聘阶段

毕业前半年大多数学生进入就业应聘阶段,参加各大医院和医疗单位的招聘面试.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学生的道德素质列为招聘要求之首,其次才是业务能力.众多招聘者认为,“时刻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对待患者一视同仁、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患者等是毕业生最应具备的素质.”北京市石景山某医院的招聘人员认为,从医者,德至上,术次之.也有招聘人员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许业务上有所欠缺,这可以通过专业培训等形式来提高,但毕业生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医学生更加深刻领悟到医德修养的重要性.虽然医德修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个人身边的事物能够时刻影响一个人的认知,逐渐实现从知到为的变化.因此,学校和用人单位都应抓住这一阶段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冲刺.

就业应聘阶段的医德教育通常与面试形象、职业礼仪教育相结合.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准毕业生们往往会从个人形象着手,倾力打造一个被用人单位认可的职业者形象.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学校组织的礼仪培训、面试技巧讲座等就业相关培训非常感兴趣,参与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学习的效率也有提高,无论是否出于对自己医德修养的提升的目的,在进行职业礼仪规范学习的同时,医学生的医生形象逐渐提升,行为规范越发符合职业要求,医德修养也在一步步提高.通过就业应聘阶段的职业素质教育,使医学生自觉地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建设,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的高度职业责任感,使医学生养成适应职业要求的行为习惯,激励他们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怎么写作奠定了良好地基础.

关于医德教育时机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5.毕业离校阶段

针对经过4~5年的学习,马上要离开母校、踏入社会的毕业生,学校仍应该坚持做好思想教育,并借此契机进行入职前的医德教育.大学生毕业离校阶段,会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母校有着各种恋恋不舍的情怀,会更加珍惜在学校的每分每秒,珍惜老师们对自己的谆谆教诲和叮咛嘱咐.在这个阶段,要做好爱校荣校教育,增进母校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及同学之间的感情.引导学生增强母校荣誉感,珍惜师生情谊、同学友谊,并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职业,把良好的形象留给母校,激发学生以母校为荣,为母校争光的真挚情感.在此基础之上,一种荣誉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势必对于学生今后工作中的羞耻心、道德感、责任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毕业生离校之际,还应加强道德规范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引导学生增强信用意识和责任意识.

如果在学生大学学习的每个阶段,能够抓住本阶段特点及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来进行医德教育,其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的.医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道德修养工程,不仅应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更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通过关注和发展医德教育方法,重视其时机、环境、方法、手段,医德教育必然会不断进步,医德教育效果也一定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