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点赞:4479 浏览:148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 :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有了更高的审美的追求.在多年的儿童文学的教学中我越来越发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儿童文学教学中审美心灵的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儿童文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关 键 词 :儿童文学 审美鉴赏力 审美感受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进入了市场经济社会,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但是在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最近几年青少年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儿童文学的教育,特别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欣赏水平和审美素质.我在多年的儿童文学的教学中也充分的感受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只有学生的审美教育取得了成功,才能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儿童文学教学中审美心灵的培养

在长期的儿童文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对于学生审美心灵的培养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分辨善恶是非,才能让学生在审美的熏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如此才能更好的教育儿童,让孩子们在天真、烂漫的情趣当中感受到儿童文学的魅力.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儿童文学的作品都是由成年人创作的,而儿童文学的接受者却是儿童.这样就要求作家在创作中,要更多的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高尔基曾经说过“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儿童最不喜欢枯燥乏味的故事,他们更需要的是有趣的东西.因此,儿童文学相对于来说总是洋溢着更为浓郁的欢愉美.在这种充满着欢愉的氛围之中感受都一种心灵的提升.比如《小马过河》在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中就讲述了小马过河的一个很有趣味的话题,当遇到小松鼠的时候说河水很深,当遇到老牛伯伯的时候河水很浅,最后小马犹豫不决只好去找妈妈,妈妈的回答是只有亲自去试一试才知道河水的深浅,结果小马的结论是河水既不像老牛伯伯说的那样深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浅.故事告诉我们要有一种用于尝试的精神.在这样的作品中就是充满着欢快的色彩的,同时学完之后学生还能够在心灵上有所提升.使孩子的情感世界更加的丰富,更加的具有一种审美的心灵.曹文轩先生认为:“要解决孩子情感弱化的问题几乎是任何一种方式、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奏效的.最能治这个世纪病的,大概就是文学.文学几乎是唯一的良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善于以细腻的笔调来展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诗意之美,从而给儿童以强烈的情感体验.


二、儿童文学教学中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比较早地自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是北京的青年作家曹文轩,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儿童文学作家应当是民族性的塑造者.儿童文学作家应当有一种庄严的神圣的使命感.”这种认识,作为儿童文学家神圣的使命,这正是儿童文学美学追求的目标.要让学生更多的去读一下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精神追寻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这样的作品当中提升学生的审美鉴别力,认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检测丑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更多的感受到美善,感受的精神的欢愉和内心的陶冶.比如:《皇帝的新装》这部童话作品中,就可以使读者在讥笑、否定丑恶的同时,更加向往生活中美的力量.最后是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像,皇帝原来没有穿衣服.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能以天真、质朴的优美形式和高度的艺术技巧,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使作品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使儿童产生感情上产生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因此,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情趣,从而发展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在文学范畴里,美是文学最深层的基本内容,而审美是我们进行儿童文学推广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也就是说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健康的审美情趣,为以后进行独立地自我判断和鉴赏做好充分的准备.

(作者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