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点赞:4792 浏览:16117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人文精神,主要指执着地追求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肯定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谋求个性解放,并坚持理性,反对迷信和盲从.人文精神(或称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文教育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的,这与生物教学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一、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现行的中学教育不仅在教学目标上,而且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着人文教育方面的重大缺陷.由于学科教学目标的偏颇,表现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就是注重逻辑化、系统化的科学知识编排;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科学知识、技能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崇尚理性,追求规范化、统一化.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忽视了人的精神发展和精神需求,也严重地忽视了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方向性问题.科学技术无论发展到多高的程度,人类无论发展到多高的水平,都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健康走向.


因此,生物教学要设置正确的教学目标,通过对中学生物学科全面的、有效的学习,让学生从人和社会及自然的关系中综合性地探究人的存在、本质和价值,使他们的社会理想和生存意识在自我实现中得到升华.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当前社会所必需,为学生成长所必需,因此,也为学校教学所必需.

二、培养人文精神是中学生物教学应有的价值定位

生物学科中具有当前社会和教育所极缺的人文价值.中学生物教学应该设置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的价值定位,完全取决于教学实施者的目的和意图.生物学科中有许多知识可以促使人文观念的建立和深化.如“克隆”技术,它可以克隆人的组织、器官,用于救死扶伤,但也可以克隆出很多战争狂人等.又如:“干细胞”、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知识,都能对学生进行人文、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教育.但事实上,中学生物讲授的从植物、动物到人,再到DNA、细胞、遗传变异等,只注重知识层面上的传授,不尊重生命的可贵,也极少涉及人文的关怀.

在生物教学中,确立人文精神目标的真谛,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学会对科技成果的正确选择、舍取和使用.教师应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在于追求纯科学的客观性、严密性和精确性,它既有求真、求实,敢于对世界的利用和改造,由此增加人类的幸福和力量的一面;又有排除一切人情世故,甚至冷漠地、残酷地对待人类,严格按照科学规律运行的一面.所以,中学生物的教学目标既要引导学生追求科学精神,又要让人文精神渗透于科学精神,坚定地捍卫人的情感、和生命的尊严.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文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人文精神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要求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互相依存.没有科学精神方面的目标,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将失去最基本的意义,而人文精神也将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人文精神方面的目标,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能很好地把握科学精神,将来不能很好地造福于人类.两者的对立和缺乏将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人文精神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还要求这两者之间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

三、建设人文主义的生态是中学生物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

所谓的“人文”,是有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贯穿在人的思维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人格和审美情趣.要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进行人文主义的生态教育就是一个极为理想的实际教学的切入点.

中学生物教材内容本身内涵着大量的社会功能、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作为教学实施者,教师只需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上注重科学知识、方法精神与人文的知识、方法精神汇合,让学生对人类与自然现象做出更新的探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让学生在应用学科知识时掌握社会道德规范,重视学生对生物学科特性、生物学科发展过程的了解和参与.

教师要让学生从人文主义角度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再片面地把自然当作征服、索取的对象,而把自然当作人类的家园和有机体,教育他们要像爱护人自身那样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环保理念,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最高准则,自然不仅是生产资料的来源,更应该是人的情感想象的源泉.另外,还应要求学生建立合谐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把自然当作艺术品和审美对象,学会欣赏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决不能为了物质财富而过度索取和掠夺.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提出“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为师”,要让学生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将人文精神渗透于生物教学内容之中,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全面提升.人文教育的关键是以人为中心,发展人性的潜能,培养人的素质,完善人的心理结构.所以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通过对学科知识的内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人文教育之根本.

在生物教学中,如果仅仅是进行渗透式教育,虽然可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但其人文教育可能也就局限于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目标.而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由于需要学生从问题出发探究新知识,教材中设计的活动又多与自然环境有关,活动中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需要学生克服困难,所以探究性学习能使人文教育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更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