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其构建

点赞:4187 浏览:120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创业教育评价对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背景,通过对创业教育评价现状的梳理,从系统论视角对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构建,主要包括创业教育政策体系评价、保障体系评价、教学体系评价以及创业教育实效评价等四个方面.

[关 键 词 ]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1−,0032−,03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创业活动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之一.创业活动与劳动就业、经济产出密切相关.创业企业提供了相当部分的就业机会,在提高生产率,在新观念的形成与确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加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原因,尽管我国经济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但仍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创业已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创业教育也被从未有过的重视起来,高校更是创业教育重点推进领域.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将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到深化教学改革的内容层面.但自2002年我国开始在高等教育中探索创业教育以来,未能建立一套适用性较强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为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依据,为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监控指标.

一、创业教育的涵义

世界上最早提出创业教育概念的是柯林·博尔,他在1989年向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未来的人都应该掌握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关于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第三本教育护照”被写进了1989年11月底12月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报告中,该报告提出“要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与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后被译为创业教育[2].创业教育是受教育者在接受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使综合素质与开创型个性得到培养和强化,现代创业意识与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的教育.它是培养具有从事一定职业的劳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人的教育,是职业和创造相结合的教育.它既强调培养大学生的竞争能力和择业能力,又进一步要求高等教育直面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急剧变化,以创新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内涵,培养大学生自觉预测变化、积极应对变化的自主创业的能力和素质,这是一种主动的“创业性”教育[3].

二、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的现状及意义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有近十年经历,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问题依然很多,如:创业配套政策缺失、创业思想氛围淡漠、创业教育不成体系,游离于教学计划之外、创业基础环境差、缺乏资金、师资、教材和基地等基本条件,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停留在单一的创业大赛上,基本处于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教育水平.[4]

在很大程度上这一现状的产生是与我国创业教育评价缺失分不开的.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严重滞后,已经无法满足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需求.

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从宏观上可以系统、全面、客观地综合评价我国创业教育发展水平,掌握当前我国创业教育的具体状况;同时,针对当前创业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深入研究,得出相应对策,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宏观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从中观上可以为高校推进本校的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路径与抓手,对创业教育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从微观上可以为创业教育的参与主体提供作为空间、明确职责、找准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建立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有助于无定量、无考核、松散型现状的结束,使处于萌芽期的我国创业教育系统、规范、有序、快速发展.

三、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校创业教育评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基于高校性质的创业教育目标因素、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的主体因素等,因此,构建统一的定量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尝试是不现实的,文章基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仅对相关基本指标进行定性研究,为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提供参考,为针对特定高校、特定主体的定量研究提供基础模型.

高校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其构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创业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 政策体系评价

政策体系评价应该包含三个基本层面的政策评价,一是该高校上级机关、部门下发关于创业教育内容文件在高校的宣传、落实;二是高校制定的创业教育相关政策,高校应明确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实施原则、要求和对策,在校园内形成对创业教育的统一认识;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过程,研究制定科学的创业教育教学方案,制定鼓励和推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三是该高校所在地的工商、税务、人事、劳动等政府部门是否出台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支持.关于上级文件的宣传与落实,应当同创业教育相关群体的知晓度调查相联系,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能否将上级的相关创业政策转化为学校的指导性文件、操作性规程,将具有普适性的上级文件,内化为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性质、办学目标,充分考虑本校创业教育及学生创业实际情况的指导性文件并予以落实.

2. 保障体系评价

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需要一系列组织机构、制度机制以及硬件设施的保障,因此对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进行科学的评价将是创业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首先,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应当以一定的创业基础设施、经费支出等硬环境投入为前提,进行创业实践、保障创业精神、传播创业文化.国外的很多知名大学都设立了创业中心来开展创业教育、转化师生的科研成果、接收成功创业者的赞助,是影响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就我国高校而言,单纯使用创业中心进行评价不具有普遍意义,而应依据我国国情,凡高校设立的旨在推动创业教育的机构均可认定为创业机构,机构数、工作人员编制数、经费额度、推动创业实绩将是重要考评因素.就创业教育经费而言,由学校投入经费和社会投入经费两个部分组成,具体包括工作业务经费、教学科研经费、硬件设施经费、创业实践经费、创业课题孵化经费等.其次,学校应通过政策措施、制度机制营造创业氛围、创业校园文化,推动创业软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创业教育的组织管理,是指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保障.组织保障的实施依赖于创业教育专职管理机构、教育规划以及制度建设[4].二是创业教育的保障怎么写作,包括创业教育计算机网络平台建设;大学生创业咨询机构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怎么写作机构建设;大学生创业工商、税务、银行支持平台建设;创业技术研发、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等保障怎么写作.三是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高校要加强以创业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创业教育思想,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体现为培养创业型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在行为文化建设中突出教师和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建设有利于创业的校园舆论环境,广泛利用校报、板报、广播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创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创业的经验,成功创业的典型,在学校形成讲创业、想创业、崇尚创业,以创业为荣的校园舆论氛围.[5]


3. 教学体系评价

创业教育由于其教学内容(创业精神与意识、创业知识积累和创业心理品质)的特殊性,带来了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的特殊要求.第一,创业教育师资.创业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对创业教育师资素质的要求很高,既要有较深厚、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最好有一定的创业经历.因此,积极引入创业成功人士做教师,是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5].第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当有机的容纳在整个学校的教学体系中,作为一个部分与整体的教学形成良性的互动;同时,就创业教育课程本身而言,其应当包括理论知识教学(财务课程、创业策略课程、与创业有关的法律课程、特定产业研究课程等)和创业实践教学(模拟创业公司、市场调研等),两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相互衔接,促使学生产生创业意图、有效推进创业计划并取得创业成功.第三,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由于创业教育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要求在教学中增加商业实战内容,尽量采用案例教学、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第四,学生满意度.学生满意度是对教师个人素质及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的最直接评价.学生满意度越高,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就越高,对知识的掌握相对就越好,出勤率也就会越高,进行创业的可能性以及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4. 创业教育实效评价

创业教育实效一方面表现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提高了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另一方面表现为创业计划的实施及创业成功.因此,创业教育的实效评价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是对接受创业教育的大学生进行创业素质评测,并通过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前后在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知识能力、创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差异来考量创业教育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二是在接受创业教育的大学生中,真正开展创业实践,落实创业计划的学生进行评价.此项评价应该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评估受创业教育学生中落实创业计划的学生占全体受创业教育的学生比例,以及成功率;二是评估受创业教育学生与未受创业教育学生进行创业的差异以及受创业教育学生的创业活动的优势,包括各自群体创业成功率、社会影响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