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

点赞:5146 浏览:193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诚信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诚信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社会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认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开展需要通过个体影响、师德感化、校园氛围、制度规范四个方面进行,才能更好地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

关 键 词 大学生诚信教育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申子辰,河南农业大学,历史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5-221-02

诚信,即诚实与守信,它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言必行,行必果”.诚信属于道德范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首先要求个人注重内心道德修养的培养,以德为本,树立诚信意识.诚信既是道德观念认知的内容,又是个人行为准则的积累和培养过程;它要求个人自我修养的提升,又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约束与规范.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我国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说过:“要知道明天的社会,先看看今日的校园.”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国家培养未来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因此,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

在中国当代高等教育日益完善和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仍然滞留在理论教育、甚至教育缺失的状态中,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诚信危机”.

考试成风,学风不正现象严重.目前大学校园里存在着一些学术不正之风,其中考试现象严重,尽管学校拥有严格的考务制度,不仅对考试纪律有严厉的处罚规章,而且针对考务人员也采取了严格的考核机制,但学生考试的现象仍然层出不穷,的手段更是无奇不有.另外学生抄袭论文、作业,盗用他人著作,侵犯他人著作权,拼凑实验报告和数据等现象也层出不穷.

(一)虚检测简历,就业失信现象愈演愈烈

在实习、求职、就业过程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主要表现为把各类资格考试证书统统写入自己简历,伪造虚检测证书,虚构教育背景等.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一些用人单位在整理学生投递简历时发现,某学校同专业两个班的毕业生中有15个班长、数10名学生会主席参加应聘;在应聘者简历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毕业生均获得过各类奖学金.诸如此类,就业求职过程中失信现象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恶意欠费,拒还贷款现象层出不穷

大学生恶意拖欠学费、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更是近些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从社会成员来看,学生是最单纯的,助学贷款似乎不会出现诚信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据调查统计,某银行到期应还贷款的800多名学生中,逾期还款的竟占到400多人,甚至有些学生从未还过款,到期还款率只有50%左右.据浙江《今日早报》记者报道,在追踪寻访浙江省24名助学贷款违约大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在填写助贷材料时就伪造了个人信息,他们普遍认为贷款毕业后,银行根本无法追查他们下落,因此就采取了各类办法,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大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的诚信危机,如果不及时有效的开展诚信教育,这一诚信失范趋势就将会更加蔓延扩展开来,从而进一步恶化校园诚信环境和社会道德风尚,影响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的目标.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诚信教育,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若干思路

如何行之有效的开展诚信教育,笔者认为应该以个体影响、师德感化、校园氛围、制度规范四个方面为抓手开展工作.

(一)通过树立典型,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青年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之间由于心理与感情上的相似,更加容易相互的影响与触动.青年学生在确立价值观念及生活目标上,周边同伴的事迹占据了主导的地位.青年学生的个体往往会不自觉地按照群体所共有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于是群体中主导的价值观就影响到了青年学生个体.正是由于青年学生普遍比较在乎群体对他的评价,希望得到群体肯定与接纳,并从中得到满足感与成就感,所以他会主动去模仿青年学生群体中典型榜样.因此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如果树立起了诚信的典型形象,个体由于受到典型诚信事件和诚信榜样人物的感染,对诚信人物的诚信观念、行为方式和诚信事件的价值取向予以高度认同,就会相应地产生积极的模仿行为.通过树立榜样,逐步引导学生人性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以“人而无信不立”为出发点,深入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注入人文精神,促进大学生诚信品质从“他律”向“自律”转变.

(二)通过师德教育,打造诚信师生关系

当代大学生普遍具备自主意识、分辨能力较强的特点,他们的思想活跃.在学校里,教育者与学生朝夕相处,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俗语说教师是人生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大学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者的言行起着无法替代作用.教师的基本要求是诲人不倦,勇于创新.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诚信教育中,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努力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和渠道,通过师德影响广大青年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身首先要做到;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师德形象取信于民,在广大学生中树立起“诚实守信”的个人形象;在工作、生活中,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只有不搞双重道德标准,言传身教,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让青年学生感受到教育者的自身行为和对学生的要求是统一的,标准是一致的.

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诚信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通过制度规范,实现诚信校园体制

严谨治学的学校是社会所需要的,家长所盼望的.造成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对利益的片面追求,单从道德规范来讨论诚信问题,或靠青年学生自身行为规范的意义不大,必须大力加强诚信机制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诚信管理制度.大学校园诚信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的关键在于做好人与制度之间互动,以便于学生在自我约束的基础上,借助制度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诚信得不到利益的保障,欺诈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诚信势必会得不到大众的认可,尽管它富有道德、充满正义、展现崇高.所以,一定要从制度角度来增强诚信意识,预防诚信的进一步缺失.

对于类似不遵守信用以及不诚信、投机倒把的行为,学校要及时出台和修缮相关的学生管理条例、规定,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资源贯彻落实制度的执行,通过法律途指引学生树立一颗诚实善良、乐善好施的心,严格遵守合同,引导学生积极遵守就业协议、贷款协议.要紧紧围绕入学教育、两课这两方面,教导学生懂法、遵法、用法,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做一个诚信的人.

通过认真填写诚信承诺书,构建大学生诚信档案,把学生诚信基本情况纳入德育分管理中来,使他们逐步树立起诚信的观念.通过诚信档案中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来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估情况划分等级,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从而促进大学生诚信行为的养成.

(四)通过舆论宣传,营造诚信校园氛围

高校要把诚信教育融入宣传教育的各个环节,在全校开展诚信教育,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就校园存在的许许多多不诚实、不守信的现象,校园内应大力倡导诚信观,以培养“诚信大学生”为主要目标,坚持“诚信教育、诚信管理、诚信怎么写作”,坚持“诚信行为、诚信制度、诚信文化”,以创建“诚信校园”为动力,深入开展诚信宣传活动,如诚信辩论赛、诚信考试、诚信银行,邀请毕业学生回母校交流诚信对求职重要性的相关经验,开展诚信论谈,彰显创新诚信的学生个性和诚信争先的教师特色.在校园内构建“诚信光荣、欺诈可耻”的和谐氛围,让学生自觉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意识,主动把诚信理念变为诚信行为,以诚信为立身之本,最终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加强社会进步思想的影响力,要巧借社会的力量,大力倡导真、善、美,坚决批判检测、恶、丑,善于和各种弄虚作检测、不守信用的行为作斗争,并敢于让欺诈行为公布于众,建立正确的诚信导向,创造“讲诚信光荣,行骗术可耻;讲诚信得益,设骗局受损”的校园主旋律.在这样一种社会言论的影响下,自然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让他们感受到诚信品质的重要性.

诚信教育是一个养成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就能见效,单单某一个体有这一理念,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诚信理念和氛围的形成需全社会所有管理机构、职能部门和个体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显然,诚信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它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多渠道齐抓共管.同时,注意制度的建设性,执法的严肃性和管理的科学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注释:

吴继霞.诚信品格的养成.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336.

徐柏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