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就业的错位

点赞:2948 浏览:91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黄亚生,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和国际管理教授.著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他即将开始进行一项大规模的中国大学毕业生调查.

据中国国家发改委统计,与2006年相比,2007年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工作岗位数量下降了22%.

有人预测中国工程专业的学生中会有30%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在向农民工的工资水平靠拢.与此同时,广东的工厂却在闹民工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国缺少非技术工人的说法纯属捏造.新闻集中报道广东,将之树为典型,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整体上缺少非技术工人.以前,农村几乎没有经济发展的机会,然而过去六年农村政策的变化使他们如今有了选择:可以留在家乡,也可以去广州打工.于是很多人选择了留下.广东的“用工荒”只能说明那些工厂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建在那里.


但是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来说的确是一个问题――就业机会被设置在了错误的地点.大学教育学生,然而,它们也在形式上给予了年轻人迁居大城市的权利.

教育和就业的错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发展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你没办法告诉一个大学毕业生:“你为上大学而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你工作前景就是家乡的小村庄.”这就是工作地点和毕业生所在地不匹配的问题.

此外,还存在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在我与中国的经理人和企业家沟通时,他们总是在抱怨缺少有专业技术、能力和爱好的人.中国缺少的是市场需要的人力资本,类似“人才战争”这类标题的书在中国市场上卖得最好.

中国教育体制的糟糕之处在于无法为中国经济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技能的人才.它培养出来的人只会死记硬背,而不善于创新,只会遵循现有的解决方案,而不善于寻找新的方案,只会执行命令,而不善于开辟新的路径.换句话说,他们无法为雇主解决问题.

把这种技能不匹配的问题乘以从1997年到2008年翻了6倍的大学生数量,就可以了解这个问题的规模有多么庞大.尽管中国不乏优秀的大学,但是他们费尽心机培养出来的却是眼高手低的人.这对任何国家都必然有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