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的教育观

点赞:9245 浏览:415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钱穆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和教育家,曾经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里教书育人,而且在祖国的大陆以及香港和国外都进行过教学,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教育经验,也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钱穆认为各阶段教育有着各自独特的任务,小学教育就是生活教育,中学的教育一定要重视文化和人才教育,而大学则需要关注通识教育德性教育和学术研究.

【关 键 词 】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

一、钱穆的小学教育观

钱穆在中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辍学,开始了教书生涯.1919年当年仅26岁的钱穆在听完杜威来华的演讲后,认为他的思想与中国古人的教育思想有很大差别,就产生在中国国内的小学教育领域内进行改革的念头.当时的中国小学的教材也都已经改用了白话文体,穆在1918年出版了《论语文解》一书,目的是通过指导学生作文以便考察白话文对于幼童初次接触学习的利弊.

钱穆于1919年担任了无锡后宅初级小学的校长一职,开始推行自己的教学理念.他改变传统的教条式课程,把体育课和唱歌课转变成生活里的场景,后宅小学不设体育和唱歌课,而是每天让师生都要在一起唱歌锻炼.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唱歌、锻炼是生活的一部分,极大的改善了师生关系.钱穆说:“欲使学校章则生活化,此事较复杂.首先,余意欲废止体罚,勿使学生视学校章制如法律,误认为一切规矩皆是外面加上之束缚.使规矩能生活化,岂不是教育上一大目标乎.”对于那些教师眼中的顽皮学生,钱穆都是力求与他们的父母沟通,让学生慢慢的被教化从而改变不好的习惯.一般来说,小学生都害怕写论文.钱穆在课堂教学时是让学生相互讨论将要写的材料,然后再让他们把所想到的以及听到的结合自己的感受运用到作文的写作当中.大多数孩子都喜好玩耍,钱穆就因势利导的让他们在玩中去学,这就是钱穆的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正如他所说:“而作文课亦令生活化,令诸生不啻如自其口出.此为余半年中所得一大语文教学经验.”

二、钱穆的中学教育观

在1922年到1930年这九年间,钱穆在厦门集美学校、无锡三师、苏州中学等校进行中学教学工作,认为普通中等教育是在以文化教育为手段的同时要以人才教育为目标.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教育界里开始受到各种外来教育思潮的侵入,郑世兴在《中国现代教育史》里这样评价:“主义弥漫全国,对于教育宗旨的争议不下,意见不一,迄未建立中心思想,教育政策也随之纷更不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钱穆的中等教育思想立足国家教育并且还提出了文化教育与人才教育两大口号,并提出宗旨是培养“以国家民族传统文化来陶冶真切爱护国家民族及能真切为国家民族怎么写作之人才”.

钱穆的教育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钱穆认为中等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是国家教育的中间一环.他高举文化教育和人才教育两大旗帜,前者以本国教育为主,后者则包括自然科学,政治、经济、文哲、历史、艺术诸门等等.他认为中等教育首先要以本国语言文字为中心,给中学生打下扎实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还能培养学生们爱国,更对学生们自身文化素质的积淀大有好处.此外,钱穆还为中学国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很多建议,并且他还认为中学阶段教育所学的知识在一个人的受教育生涯里并应该占据最高的地位.在钱穆看来 “中等教育本与大学有别.知识学业之传授,并不当占最高之地位.青年期之教育,大要言之,应锻炼体魄,陶冶意志,培养情操,开发智能为主,而传授知识与技能次之”.

三、钱穆的大学教育观

钱穆和大学结缘长达半世纪之久,他的大学教育理念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更是他对学问以及学术的不懈追求.

首先,他认为当时的大学应该是以“通人尤重于专家”的通识教育为主.当时中国的大学都深受美国大学的影响,尤其重视专门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且大多数人都认为文科是无用的学科.而在钱穆看来,大学的本科阶段教育应该重视各科文化知识的教学,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则可以偏向专门化的选课.他认为大学本科教育实行选课制会遭遇到以下情况:“今使二十左右之青年.初入大学,茫无准则,先从事各人之选科.若者习文学,若者习历史,若者习哲学,若者习政治、经济、教育.各筑垣墙,自为疆境.学者不察,以谓治文学者可以不修历史,治历史者可以不知哲学.治哲学者可以不问政治.如此以往,在彼目以为专门之绝业,而在世则实增一不通之愚人.”

其次,他提倡大学的学术研究并认为“首先应该培养一种优良的学风.而求在学业上有创辟,有贡献.否则大学教育便失却了灵魂.”钱穆心目中的好学生要重视科学研究,并认为大学教师的责任就是带领打学生进行大学研究.在教学实践中,钱穆在创办新亚书院的同时也创办了新亚研究所,主要是从事历史文化研究以及南洋史地研究等等.在人才培养方面,钱穆创办的新亚研究所培养了余英时、逯耀东等著名的史学家.钱穆认为学风的笃实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必须的体现,也是进行学术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因此他告诫学生要脚踏实地以及货真价实. 最后,钱穆倡导“为学与做人融通为一”的德性教育.钱穆亲自修订的《新亚学规》里写道:“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做人的最高基础在求学,求学的最高旨趣在做人.”他强调教师不仅要为学与做人并重,更要教会学生做人,“我们的教育理想,不仅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求知识,同时也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好让他们懂得如何凭籍他们的知识,来为社会怎么写作.我们希望指导学生,做人更重于读书,事业更重于职业.”

四、总结

钱穆把一生都奉献在教师岗位上,在有限的生命里就执教了75年,执教过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等多所学校,培育出了无数杰出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钱穆对各阶段的教育做了充分论述,他心中的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这事关着国家乃至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钱穆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的工作着,其弟子余英时评价钱穆是“一生为故国招魂.”

【参考文献】

[1] 钱穆. 新亚遗铎[M]. 北京: 三联书店, 2004.

[2] 钱穆.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M]. 北京: 三联书店, l998.

[3] 钱穆. 文化与教育[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