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文教育的现状

点赞:4917 浏览:184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推行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时间相对减少,因此,清醒地认识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同时对其学科特点和学习目的要有准确、全面的认识,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改变语文教学费时但收效不佳的形象,这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界在语文教育教学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新的改革措施频频出台,对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造.但是,由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涉及面大,影响面广,种种惯性因素的作用又难于在短时期内消除,致使改革步履缓慢.

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对中小学语文现状的批评也因此不绝于耳.见年前,吕先生就在本报撰文,发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忧思,指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80年代后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开始正视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委托地方上组织实施“全国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抽样调查”,结果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总体成绩均未达到及格线.一时间语文教育界哗然,批评不断升温.1997年,由《北京文学》刊登的三篇署名文章引发的讨论再一次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敲响警钟:语文教学已到了“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的地步.随后,《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等一些抨击时弊、倡导反思、重在建设的书籍纷纷问世.

谈起目前语文教学的弊端,清醒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列出一长串,诸如语文已成为升学的工具,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再产生内在需求,忽视母语的文化特性,导致学生对母语缺乏感情,阅读量少,语言贫乏,教学程式化,从解词、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到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生硬刻板等等,不一而足.

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呢专家们认为首先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童庆炳先生说:必须从“人的建设”的高度定位语文教学,要通过语文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情感力、想象力、理解力,因为这些是一切创新精神的基础.

以撰写《语文教育学导论》而闻名的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先生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且是人的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培养人本身.他把语文教育同人文精神联系起来,认为现有的“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的观点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厌学情绪的根本原因.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说,教育观念的问题不仅是中小学的问题,而且是整个国家教育的大问题.应试教育的本质是急功近利,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它属于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的范畴,应该为孩子的一生打好“精神底色”.

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到底怎么改有关专家认为,语文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改革:首先要重新讨论制定课程标准,其次是要重新编选教材,第三是改革现存的教学过程,第四是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关于教材编写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教材选文要根据儿童的特点设置教材,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应增加充满幻想和童趣的课文,开拓儿童的思维空间.小学侧重提高幻想能力,教材多设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古诗、通俗有趣的小故事等.中学主要是培养文学想象能力,教材应该以文学为主.教材要多提供一些名篇佳作,让学生能够感知、体验比较高的精神境界.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郑敏教授建议提供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原文,可以和译文对照,有助于使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等多重属性的基础学科,它以语文知识的传授为载体,学生通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的学习,培养和优化自己的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和母语的社会交际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领悟作品丰富内涵,发展自己的想像力和审美力,陶冶性情,提升审美境界,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同时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语文在学生的增智和人格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语文积累,首先是一定量的语言材料的识记,强化包括词语、格言警句、精彩句段、生活素材、文学和文化知识等语言材料的背诵和摘抄.“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一定数量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自然就能做到厚积薄发,提高应试能力.但语言积累不等于语言材料的叠加,因为积累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记忆的同时要让学生沉浸到语言环境中去,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记诵,使书本报刊上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所谓教学,应在于当学生在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而留下的那部分东西.”无论是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能力的形成,还是个体素质的养成,只能靠学生个体主动习得和内化才能获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能沉入文本,感受内容,感受语言,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控制课堂的局面,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提问、讨论、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总结、概括,懂得如何获取需要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获得多种信息的办法,从而促进学生多样性的、有差异性的发展.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成为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的促进者,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

中国语文教育的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