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点赞:25583 浏览:1187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改革.通识教育作为西方高等教育的主流教育观逐渐被引入中国,以克服我国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同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基于布鲁贝克主张的高等教育哲学观,文章解析了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如何实施通识教育理念,重视通识教育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以及发展校外短期培训的作用.

【关 键 词 】高等教育 哲学观 认识论 通识教育 自由教育

“尽管高等教育单位和系统内部会产生出阻挠革新的重重障碍,它们自己却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其适应能力往往令人惊讶.”①高等教育是一个体系,细化了讲,一所高校也是一个有序的组织.高等教育系统和外部诸如社会和经济组织并不是完全独立的,高等教育已经在为社会怎么写作,只是怎么写作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在未来也不会改变,因为不断增长的教育经费越来越多地来自于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国际化竞争也强化了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监督和管理.高等教育系统外部还会发生种种改变,并且这种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继续影响高等教育系统.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现在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保持高等教育体系的稳定性,保证高等教育的核心不变,然后以不变应万变.学术自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学来培养人,这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功能.“育人”这一功能的实现在当前社会中只能借助于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既立足于人的本质特征,以人为核心,也着眼于当前社会现状.

一、通识教育理念介绍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来源于自由教育,是对所有人的教育,是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19世纪初,美国少数大学开始逐渐打破传统的大学培养模式,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界全面开展通识教育的讨论,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卷入了这场大讨论,关于通识教育内涵界定的表述就多达50多种.

20世纪中叶,美国哈佛大学针对本科教育的过分专业化,发布了著名的通识教育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提出在本科生教育的课程必须加入通识教育课程且必须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通识教育本质在于促进人“全面”的发展,通识教育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知识涵养,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

二、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

(一)哲学基础――人的非特定化

人的生理结构逐渐进化而来,又远远高于普通生物,具备“意识”才有了属于人的特性.“动物的器官适应特定的生活条件,每一个物种的必需器官犹如一把钥匙适合于一把锁.”②而人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万事万物来适应并改造环境,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1.人的开放性

相对于人类丰富的感觉器官来说,动物的感觉器官是有限的,只能获取少量对其有用的信息.例如,雌性扁虱只具有感受光、气味和温度的能力,而人不同.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来讲,人的器官的“过滤”作用都要远远大于动物.人可以获取广博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与自己无关的;人获取信息的动力也不同于动物,动物获取外界信息的动机都来源于本能,而人除了本能之外,很多时候也处于兴趣和关爱的需要.

2.人的自由性

“非特定化”使人有普遍适应一切环境的潜能和素质.不像某些动物天生就有“夜行镜”,有些鸟类有“放大镜”,可以从遥远的天空俯视地下的食物.人的这种特点使“人必须靠自己完成自己,必须决定自己要成为某种特定的东西,必须力求解决他要靠自己的努力对自己解决的问题.他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是创造性的.创造性等作为一种必然性,根植于人本身存在的结构之中”.③

人是非特定性的存在,人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人的这种非特定性要求教育应该是自由的.因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及受苏联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有先天的不足,高校专业设置越来越精细.这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教育走入了死胡同,必须变革.人的自由性使人能在现实基础上做出调整,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现实基础

1.“自由教育”的社会基础发生改变

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自由教育的社会基础有两个:有钱和有闲.享受自由教育是有闲阶级的特权,他们在经济上也是无忧的.自由教育的对象是自由的公民,自由教育的教育内容注重理论性和基础性,探求事物的普遍性和本质.

经过了几次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社会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在今天,当绝大多数人都参加工作(如在一个社会中所表现的那样),高等教育如果排斥那些为谋生所需的专门训练的话,就会导致某种不适应.”④所以,传统的自由教育需要做出某些转变,转变的原因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教育自身的原因也很重要.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有一些核心的东西,围绕这个核心,社会需要赋予其一些新的功能和内容.普通教育在保障自由教育的本质特征(如自由性、普遍性等)时,可以赋予自由教育以新的含义.

2.知识经济社会呼吁通识教育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有两个重要特征:“知识爆炸”和知识的专门化.一方面,“知识爆炸”,知识更新加快,一个人穷尽一生也不会通晓所有的知识,且一个人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这时,自我学习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必要能力.另一方面,知识的专门化.知识的专门化既是知识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的产物.以专门化高深知识为重要特征的高等教育势必开始划分系科,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被分门别类地“圈”在某一学院,研习某一专门知识,注重技能的训练,放弃了“人性”的教育.这种情况在高等职业院校特别突出,因为这类院校与劳动力市场的衔接更紧密,注重技能操作,轻视理论学习.这种封闭性的学习情况势必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无论是知识的专门化,还是“知识爆炸”都呼吁实施通识教育. 3.弥补应试教育的伤害

我国应试教育以升学为目标,具体到教育过程中就表现为:教育内容被简化,以教材为中心,不考的不学,不是重点的不重视;教育手段重灌输,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等.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的知识面很窄,学生的发展被限制.当进入大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增加,学习的资源大大增加,并且学习压力比高中阶段大大减少.既然在高考下的应试教育短期内不会被取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做些弥补.

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通识教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如何实施通识教育理念

自通识教育理念从国外传入我国,我国很多大学采取很多措施来实施通识教育,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并没有达到通识教育的预期效果.例如,通过开设选修课来实施通识教育时,存在选修课教师不重视、学生不认真对待等问题.

(一)发挥专业教育课程的通识教育作用

当下高等教育的高深知识表现为专门化和自主性特征,这种特征势必会阻碍不同专业知识之间的交流.专门化的知识发展的势头还会持续增高.虽然有学科交融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只存在于部分高校的部分学科,并且参与交流的学生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专业教育课程的通识教育作用可以作为一种尝试.例如,教育学很多理论和研究方法都来自于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那么在研习教育学课程时,可以“追踪”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来源,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既扩展了知识面,也提高了对本专业的认识.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是指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养形成的并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其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加强非课堂教育(即隐性课程),从而促进课堂教育(显性课程),把课堂教育和非课堂的实践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促进通识教育理念的实现.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几个学院共用一栋楼房或共享某项设备,加强各个学院师生员工的沟通,特别是文理结合,打破各个学院局限于自己的文化圈子而难于实现专业知识的沟通和融合.通识教育理念下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就在于通过一些建筑和设备,非强制性地、自由地让学生置身其中,把一种博雅、厚实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2.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指学校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其包括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教师日常的教学科研活动、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后勤保障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系风、班风,其核心是教风和学风.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创办各种各样的社团,开办社团活动来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参与.专业教育使具有巨大差异的个体在可以在力量和知识面前日益趋同,而通识教育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展现更多的自我和个性.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指校园主体进行文化活动时形成的各种行为规则,是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实践中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的检验评判的标准.我国高校分类不合理,很多学校不能做到正确、合理地定位,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工作重心放到研究上,越来越忽视教学,这会增加教师的离心力,不利于学生交流.所以校园制度的建设要做好领导制度建设,在高校正确定位的基础上明确各个院系的教学研究责任,相应地做好学生工作.随着做好教育目标岗位责任制度,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做好课程设置,加强与企业和农村、部队的联系,锻炼学生各种能力;做好教育评价制度建设,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普通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应该增加教学的评价比重,高校应该重视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评估.

4.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其内容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大学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学校形象等.爱因斯坦认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和鲜明的辨别力等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⑤高校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都蕴含着一所高校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以育人为根本职能,包括知、美和善的教育.

(三)发展校外短期培训

布鲁贝克认为,“在实践环境里――即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技艺能够学得最好”⑥学校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这应该是一个广义的“人”,而不是拘于某一狭隘知识下的被“驯化”的人.先是一个人,之后才是一名商人或者律师.有时这种从教育自身出发的培养人的理念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是矛盾的,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工作人员具备适合工作种类的实践工作经验.高等教育既需要保持自身的培养理念,也不能忽视社会的需求,在今天,这种情况显得尤为突出.发展校外短期培训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项举措.培训的参与方既包括高校,也包括社会企事业单位,一方提供理论指导,一方提供实践训练.培训的时间最好是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因为过早地培训容易把人狭隘化.

注释:

①伯顿R.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7.

②③米契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28―229.

④⑥布鲁巴克,承绪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94,89.

⑤许良英,李宝恒,赵中立.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作者单位:卢立波,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