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动机教育

点赞:5917 浏览:194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进入21世纪的教育,搞好中学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单方面的谈教育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要综合深入到心理素质方面来考虑物理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这也是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下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根据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本文章从心理动机的三个方面来阐述中学物理教学.

关 键 词 :心理素质,教育过程,素质教育,心理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9-0000-01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而动机又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在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心理动机可分为与学生直接相关的需要行为、物理学习动机的激发行为和学习物理知识的价值观取向及意志坚持行为.

一、 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感受到被需要的认可

1.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思想的渗透,引导学习物理的需要

在心理学中,需要是指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需求可能是有机体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日常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物理现象,结合生活实例不断引导学生意识到物理现象的存在,思想中相关的渗透关于物理知识的引导,从而在心里产生对未知事物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进一步对知识的认同和整合,达到对知识的认可,同时也就打开了通往学习物理知识的大门.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下,物理教材充满了趣味性,各种生活中不同的物理实验、物理现象,物理故事,都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创造条件,多做相关的实验,使学生在心里产生对物理知识的需要.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创设各种有趣物理情景,启发学生产生好奇和疑问,以保证学习物理的持久兴趣.在此注意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例如:“哪些是物理现象哪些是物理概念哪些是物理规律概念是怎样形成起来的它的含义是什么规律是怎样得出来的过程又是怎么去探究的为什么产生这个物理规律等等.”经常引导学生主动问自己为什么、怎么做,养成了这种习惯,就会促进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明显提高,这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物理知识被需要的认可,能力也达到了提升.

中学物理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动机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熟悉物理知识行为的激发与维持

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活学习物理知识的潜在动机行为

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潜在动机的行为,对相同知识进行不同方法的探讨,最后得到相似的结果,给予相应的肯定与认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心、激励、唤醒、鼓舞”.最成功的教学是唤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动机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巨大的作用.因为动机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起点,是他们学习的内部起点,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推动学生成长发展的内部动力.如果一个学生对某一领域似懂非懂,从而产生心里不平衡的需要,激活潜在学习知识的动机,他就会去喜欢它、去钻研它,总是会心情愉快的学习,而且很容易学会、学懂.因此,课堂教学应以激活动机为中心,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渗透激趣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处于动手动脑和积极思维活动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维持深化知识的行为

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学生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就必须蓄意运筹师生情感交流的能力和途径,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充满信心和,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渴求知识的学生的热爱,对所教物理学科知识的热爱,创造有个性情感的学习氛围,要取得师生情感的良好效应,还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懂其想,释其疑,一切从学生出发,平时善于用鼓励性的词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求知,对其闪光点要充分的认可,鼓励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自然而然地思维的创新性和发散性得到培养和发挥.师生之间能在教学中产生共鸣,增进感情交流,由喜欢物理教师,转而逐渐喜欢物理学科,从而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动机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一直维持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是关键.创新是首要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的,而疑问也最容易诱发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求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旧引新,精心设疑,诱发思维,点拨思路,提问不断创新,方法不断更新,变化多样,层次不穷,“新”在关键处,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获取新知识.不断地激活学生求知的需要,从而能良好的维持学生的高涨的学习热情,达到教与学的双收结果.

三、 在知识应用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价值观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1.在知识应用过程中注意价值观的选择

在心理学中,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 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热议背景下,高考成了炙手可热的大事.学生同样面临着更大的困惑,学到的知识是不是只为上大学,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盲目跟风,失去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价值观对学习动机的调节和控制有直接影响,个体把目标价值看得越高,激发的动机越强,在活动中发挥的力量就越大,相反,个体认为目标的价值不大,由此激发的力量就很小,其过程,价值观是核心问题.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更正错误的价值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如:(1)在学《密度知识的应用》时,老师拿出一条金项链,问学生这是不是纯金的?18K金或24K金到底是什么意思?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方法有多种,但有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就是学好本节课的内容.(2)教《密度和浮力》时,可用“辨别真检测”故事.(3)讲“摩擦”时,把一只大约一吨重的石球放在地上,一只蚂蚁能否推动它?通过每天积累生活中不同的例子来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活而学,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对于不同水准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引导,成绩优异的学生要适当激活更深层次的动力为以后得到更好的发展,成绩不理想不能有过多阻力,否则适得其反,正确引导兴趣所在、人生价值观的所在.

2. 不同价值观的选择,需要更多的意志去坚持.

学习过程中、知识应用过程中都需要面临外界各种困难,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必须克服外界环境的引诱和干扰,集中精力、坚持学习,通过重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艰辛心理过程.

总之,物理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培养学

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索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育过程中 ,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更要关注学生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只有各方面教育的结合,才能使教育教学精神达到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