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教育

点赞:11728 浏览:54223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017-01 摘 要 :如何拥有一个完整的人生,如何拥有此时此地的生命是每个人都关心的大事.教育对于启迪人生起着重要的地位.教育与人生本是密不可分的.从教育诞生之日起,就怎么写作于人生.而今天的教育却缺少了对人生的关注,本文就此作了一些探讨. 关 键 词 :教育 人生 生命 当今的教育受到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影响,更多追求知识和实用的技术,追求高升学率和高就业率,丢弃了教育的根本,即对人生、生命等方面的教育,使得很多学生对人生和生命充满了迷茫. 1 人生教育的缺失 每个人到了一定年纪,都会追问自己是谁,追问自身的存在这个斯芬克斯之谜.苏格拉底曾说:“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这是一个种自我认识的需求,其实也是一种成长.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问题.有时候,我们需要他人的帮助来解惑,而对学生来说,教师就是帮助他们的解惑者.但现在的教育更多关注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解决学生心里对存在、人生以及生命的困惑. 谈及人生的意义,不得不说说毕淑敏的故事了.作家毕淑敏在北大讲座时曾被问及人生的意义.她的“人生本没有意义”让人诧异,但接下来的话又让人陷入思索当中:“没有人会替你确定人生的意义,但如果你无法确定人生的意义,你将一辈子活在无意义状态里面.大到每一天,小到每做一件事,你都会感到无名的痛苦,因为你不知道往什么地方走.所以,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确定意义.”“人生本没有意义,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确定意义.”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法国“新小说”流派的创始人、理论家和代表作家罗伯格里耶曾说:“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诞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大抵也是如此,人生只是存在着,没有意义.很多时候,我们都被“人生的意义”这简单的五个字给骗了.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人生的意义,却忽略了自己去创造人生的意义. 2 死亡教育的缺失 死亡问题作为存在问题之一,为学生们所关注,却在教育中被避而不谈.毕淑敏被问及为什么要和大学生讨论死亡问题时,她这样说道:“因为人的生存就是一个走向死亡的过程.无论你有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奇异的幻想;无论人类怎样通过神话,甚至现代的克隆技术去追求不死,人的生命终究有一个限度.当我们思索这个向着死亡的存在时,便会感到与生俱来的焦灼和恐惧.不论你是年轻还是年老,每活一天,就是向死亡逼近一天.我们要面对这个现实,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存在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由此可见死亡问题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死亡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理性的死亡观,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处理身边的人的死亡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因此,教育应当多关注死亡问题这方面的教育,而不是当它是个禁忌话题. 在儒家文化中,当孔子被问及生死问题,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我以为,这是对死亡的一种恐惧和逃避.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教育更是忽视了死亡教育这一环节.2008年我国发生了四川汶川大地震更是直迫我们体验死亡在眼前的感觉,直迫我们直面生死问题,凸显了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一切都说明了死亡教育是必须的. 毕淑敏告诉大学生,台湾学者杨国枢1994年在大学首开死亡学课程,他想可能没人来听,所以贴出海报说有100人就开课,没想到来了300人.杨国枢总结了人们越来越关注死亡的四点原因:一是人类永远对死亡充满了好奇;二是现代人的苦闷;三是现代社会压力太大;四是许多人探索死亡是为了探索生命的意义. 美国是死亡教育的发源地.在死亡课上,曾受过教育部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会和孩子们认真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让他们通过表演来体验.而美国家长对孩子提出的有关死亡的问题并不逃避,他们会直截了当地回答孩子们.在英国,“死亡与悲哀”等学习项目被规定在教育改革方案中,“死亡与丧失”也包括在健康教育标准中.他们建立了死亡教育机构,开设远程教育课程来加强死亡教育.德国也实施了“死的准备教育”,并且出版专门的教材来引导人们坦然面对死亡.在其他发达国家中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进行死亡教育.而在今年三月份日本民众面对地震、核辐射灾难时从容的态度和有序的状况更是彰显了日本死亡教育呈现的良好的效果. 3 生命教育的缺失 在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一文中,提到有一个小女孩说到,儒家的道德命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充满主动态的九个字令她好生恐惧,觉得像她这样生性弱小的人的生活希望被剥夺了.儒家文化作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小我们就接受这方面的熏陶和教育,沉重的道德观念压在瘦弱的肩膀上,自身力量的弱小与任务的艰巨难免让小孩感到能力有限的无奈,产生无望之感.在我们小的时候,没有教我们享受生命,教会我们“在挚爱、忍耐和温情中拥有我此时此地的生命”,教会我们生活在当下,而是让我们去肩负尚未能肩负起的未来,这样高的要求让人挫败.这其实也给教育敲了一个警钟.如今,在培养学生个体存在感方面削弱,很少解释学生对生命、人生的困惑,而更多地是灌输一些理论知识.同时过多要求一些高远的目标,导致学生信心丧失,致使他们忽略现在,忽略当下,目光集中于未来,但对未来的困惑又没有得到解决. 这种教育会使孩子失去他们对未来的建构的信心.过早教育小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会让他们认为生活在此刻,是为了献身给“建设人间天堂的道德事业”等,反而让孩子失去自己的梦想.我并非说不应当教育孩子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是教育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明白自己存在价值,让学生生活得更好,享受热爱生命,在这基础上才是治国平天下.试想,倘若一个人都不懂得生活,又谈什么治国平天下. 4 结语 生命和人生对每个人是何等的偶然,又是何等的珍贵.如何使自己有限的人生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辉,创造无限的意义,是值得每个人去实践的,更需要每一个人用理性的态度去思索.作为教育者,真正的职责远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帮助他们了解自己,领悟人生,感悟生命的真谛,使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冯友兰. 觉解人生[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3] 李珂. 论教育与幸福人生[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 [4] 王瑞颖.论教育与人生境界的提升[J].江西教育.2008

人生与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命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