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点赞:7679 浏览:313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形势下,要想保持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就必须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因此,针对目前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综合对策,对推动高职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高职教育真正蓬勃兴起于8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直接刺激了高职教育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使高职教育办学经验,实验条件等方面具有了丰富资源.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畴最重要的经济现象,这对社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高职教育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它要求高职培养的人才必须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个尊师重教的国度,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在高等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目的在于它能够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高职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促进、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反映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综合实力,使他们能立位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职教师是高职教育的灵魂,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在于有利于促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利于高职教育稳健发展,有助于高职院校的和谐校园建设,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储备.对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和谐校园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区域企业的转型提供信息帮助.

二我国高职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现阶段是个统称,而关于高职的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但不管怎么定义,它应该包含两部分含义:它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

1高职教育的历史变革及发展现状

我国的高职教育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其开始的时间到现在已有100多年了.我国高职教育的产生发展其实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末和近代的实业教育.据史料记载其中实业教育以振兴农工商为目的;第二阶段:民国时期的近现代学校教育.在这个阶段,在高等实业教育方面设有专门学校,中国的教育家和实业家们为此做出了很多贡献,大力推动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而后,在新中国成立后,就进入了第三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当代高职教育.国家经过各种途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及完善,国家把高职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并因地制宜,不断推出发展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感召下,使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虽然经历了跨越式发展,高职教育的进步虽然有目共睹,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不足.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的问题仍然存在,这是由于社会上有很多人都认为个人成才的观念是初中升普高,再升普通大学,家长和考生们往往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为了上学不得以才报考职业学院.而我们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也确实是先由普通高校按分数录取,接下来才轮到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录取,这就造成了大家认为只有成绩差、素质低的学生才读高职.而我国的人事制度更是把学历作为录用人才的主要标准.

其次、高职院校的办学设施大都显得简陋,而且其教育经费表现紧张.虽然我国各级政策加大力度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但仍然满足不了高职教育日益发展的需求.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和实训设备严重缺乏,而且与企业资助联系不紧密,导致职业教育发展速度与突飞猛进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差距.

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职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最后,就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众所周知,教师在高职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教师缺编、队伍结构不合理、几乎没有高职院校要求的“双师型”教师,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整体素质与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高职教师数量不足,高职教师学历普遍偏低.高职院校学生数量急剧扩大,使师生比有上升的趋势.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较少,高职院校师资的骨干仍平均不足15%,这些都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持续发展.


高职师资结构不合理,部分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较差.这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梯队结构都比较突出,高职师资大都是普通本科院校教师转岗而来,而且经学校专业大幅度调整后,一些传统专业萎缩严重,教师缺乏与企业的合作经历和阅历,使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理论教学型教师比例大,虽然专业理论教得很好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从事实践教学的仅有50%左右,与社会需求的“双师型”教师要求有很大的距离.

另外,高质量的教师数量较少,这使得应符合实践要求的长线课程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这种情况使得高职教育不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不理想.

2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尽管高职院校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但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与高职教育要求的目标表现得不尽人意.原因在于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有待更新.高职高专院校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但教师还停留在原有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水平上,总体情况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产学合作、产学研相结合还处于初级阶段,无力承担教师知识更新的任务,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到生产一线锻炼和提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专业的要求.

教师聘任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教师培训机制尚未形成.建立完善教师队伍是高职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教师现实水准整体偏低的现实,教学秩序难以保证.师资队伍建设不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因此根本谈不上教学改革、教育方法,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也无法形成.

三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1国外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

经济发达国家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共同特点具体表现为: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的特征.在德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建立企业和高职院校两个培训场所,通过这种方式把学习和企业实践进行捆绑,真正实行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澳大利亚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又叫TAFE教育,提供数以千计的职业和非职业课程,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它要求专职教师在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外,还具有从事跨学科的教学和指导实践能力.

美国的社区教育.要求专职教师的学历至少是硕士,加强岗前培训,专职教师要有企业中的最新经验,积极开展高职教师的在职进修.教师必须具备讲授技术的专业实践,即我们所说的“双师型”要求.

英国的高职教育.其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求讲授专业的专职教师必须有教师证.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要有企业工作经验,多来自全国的各行业,鼓励高职教师到工厂、企业进行学习、实践.

2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要转变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转变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不再表现在一次性上,要求教师培养的概念要与时俱进,提倡有能力的高等院校发展高等职业师资教育,以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要充分利用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和怎么写作属性,即教育怎么写作就是商品,要服从于市场价值规律的约束,开发自己的产品参与市场交换,促进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高职师资教育应成为终身教育,通过连续不断的学习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社会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人才资源配置规律.

3制定科学的培养培训制度

对教师进行教师教育和实际技术技能实践训练,并用适当的表现规则把它的主要特征进行描绘,制定可行的高职教师培训制度,针对高职师资队伍中没有实践经验的老师,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通过制定科学的培训,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

可以设立师资培养专项基金,积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进修条件,留住优秀人才可采取院校与教师签订培养合同,并将奖励机制要贯穿于培养、培训制度的始终.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培养,既给教师以压力更重要的要给予动力,必须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吸引青年教师投入工作的热情.

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根据相关的专业情况扩大引进专业教师.改革高职师资的职称评聘制度,真正实现社会人力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任人唯才的良好评聘制度,提高高职教育水平,建立较为科学的高职职称评价体系,加强聘任后的动态管理,完善评聘结合制度.尤其要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分类指导,并将平时的教学工作业绩作为评定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高职教师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4教育主管部门的对策

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各方面的保障性怎么写作,教育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规范高职教育的社会舆论工作,推行ISO9000:2000标准下的质量管理体系,能适用于各种组织的管理和运作,成为保障教育怎么写作质量的支持怎么写作主力军,从高职教师的培养基地抓起,从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抓起,对培养院校或机构的发展规划和办学宗旨开始,建立高职师资建设组织机构,编制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动员全校全体师生、职工等参与培训,并通过良好的反馈系统进行持续的改进,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质量体系的评价,从而保证高职教师培养基地目标的实现,并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改进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