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点赞:4196 浏览:1205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高职学生作为新时期的接班人,未来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主导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其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丰富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关 键 词 : 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一、 加强职业院校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学生作为新时期的接班人,未来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主导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其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丰富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知识传授上,还应该为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承担起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中是一个新领域、新概念,但是它也是有理论依据的,其中“两课”、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就一脉相承,能够给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和借鉴.总之,对高职学生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一种新的要求,可以丰富和繁荣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二、 高职学生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意识教育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

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高职教育期间是学生完成从校园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完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的重要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存在着差异,对教学的内容也是有选择地接受.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无论是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往往是统一的,缺乏针对性、指向性.多数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并不能真正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育部重新编订了相关教材,加入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职业道德教育往往成为了泛泛而谈,不同专业的学生学到的是一样的职业道德规范;这样的教学内容既缺乏吸引力,又不能很好的贴近学生所学的专业实际,只是一些空洞的大道理.

(二)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有待多样化

职业教育除了强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外,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各种社会适应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加入与学生发展相关的企业动态和行业动态的信息,还要适时地开发新的教学内容.这既利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同时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已经与众多学科密切联系,是一门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涵盖范围广的特点,也就意味着大学生公民意识水平的高低不单单取决于某一学科某一部门的努力.所以,无论是从事那一学科教学或者管理的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要重视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各学科或管理工作中的公民意识教育素材,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方法,落实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

三、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导向主要集中在知识的掌握上,在教学中单纯强调理论的灌输,忽视了教学结合实践,对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教育还存在欠缺.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高职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个人价值的体现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为培养他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打好基础.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创新

把公民意识教育内容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把教学内容重点放在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让学生从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的角度去理解和领会教学内容,进而再循序地渗透相关的深层次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内容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增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提高高职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情况的认识.

(三)发挥思政课老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加强高职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包括教师、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在内的高职工作人员.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需要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出表率,以高尚的道德修养感化、影响学生.“尤其是高职辅导员,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密切,只有端正他们的教育指导思想,提高教书育人的理论素养和职业素养,增强他们从事高职思想工作的能力,才能为高职学生公民素养的提高作出模范表率作用,使高职公民意识教育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约束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建设校园文化.如通过培育大学精神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学校的校纪校规、院风、教风、学风、人际交往方式、与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广播站、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讲座等各种校园氛围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为了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学校要加强指导和引导,增强其育人的社会效应.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公民意识的培养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但客观的说,我国的公民教育还处在开创和起步阶段,总体的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作为职业院校的教育者,培养具有完整、健康的公民意识,拥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符合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规划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