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浪费是重复自己

点赞:25392 浏览:1174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以下简称“奠基工程“)于2008年12月启动,是天津市培养基础教育领军人才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市政府投入两千万,历时四年分两期实施.学员中校长和教师的比例为3:7,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学段.2012年6月,首期92位学员已经圆满结业.我作为该工程的专家组成员以及首期学员的两位班主任之一,全程参与了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亲身观察与见证了学员们的成长.今年,重庆市也启动了“未来教育家”工程,特把我对天津“奠基工程”学员成长情况的观察与思考与大家分享.


陈雨亭

教育学博士,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一、教育情怀最为重要

在影响教师和校长成长的众多元素中,情怀最为重要.情怀决定了他们如何利用业余时间;决定了在十字路口选择怎样的道路;决定了逆境中如何积蓄东山再起的能量;决定了顺境时如何超越自我.

情怀决定着校长和教师们选择何种探索教育创新的道路.在雾中进行教育创新探索的校长和教师们,如何判断自己的未来?下一步道路到底怎样走?很多人在进行即时选择时遵循的是内心的指引.但是为什么在同样的历史情境中的人们,选择的道路差异会如此巨大?根本的原因,在于个人的情怀.

拥有怎样的情怀才能够成长为教育家?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中,各地涌现出了很多各式各样、热闹非凡的改革经验.作为主体的校长和教师,如何追随或者质疑这些改革措施?如何既与团队成员协同攻关,又能保持或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察那些堪称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的成长经历,答案是首先要拥有既敬畏教育规律,又热情帮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情怀.

拥有这样教育情怀的校长和教师,会持续地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状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自己的情境中创造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个性化经验.

二、努力总结、提炼自己的办学/教学思想

天津的“奠基工程”是高端的校长和教师培养工程,其主要目标是培养未来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师名校长,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学校或者教好自己的班级,要有“自觉”的专业精神,而且要把自己的成功经验表达出来,供同行学习与借鉴,要有“觉他”的奉献精神.对名师名校长的成长来说,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人生最大的浪费是重复自己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基础教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我们为首期学员量身设计了博客写作、论文发表、结业论文写作等促进研究与写作能力提升的研修内容.学员们几乎都有一定的写作功底,但是研究性不够.

参加“奠基工程”,是学员们超越自我的机会.这意味着大家需要从已经习惯了的轨道飞跃起来,换一个视角来重新观察自己走过的路.这意味着要修炼自己的比较视角和理论视角,需要大家开放心态,持续地关注全国同类名校或学科内其他名师,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他们有什么创新性的东西?我的这些理念和实践跟优秀同行相比,到底有哪几项是可以排在前列的?是什么原因使得我取得了这样的成就?如此追问下去,一点点总结下去,就会渐渐接近自己所擅长领域的前沿,在此基础上,再总结、提炼自己的经验,就会有一个新的高度.

关于理论视角,也十分重要.任何一位优秀校长的管理经验,一位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都有着浓烈的个性色彩.这种个性色彩是无法复制的,不仅因为不同品种的花儿之间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而且还因为自己扎根的土壤不同.地域、生源、师资等等因素决定了每一所学校都是一朵独特的花儿.这就是为什么其他学校的成功“配方”经常解决不了另一所学校的问题.

要解决实践学习的难题,大概唯一的办法是提取出实践经验的“成功基因”,就是把个性化的经验加以理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绝不是简单地套用某种理论来解释自己的经验,而是带着个体的具体实践与多学科的理论进行对话.与理论的对话过程,是校长和教师的个性化实践不断得以澄明的过程.理论帮助我们解释和修复实践,帮助我们超越已有实践.

比较的视角和理论的视角绝非静止、“在那里”等待我们发现的真理,而是一种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是把事情做正确的秘笈.有时候,靠我们自己个人的努力很难获得突破.所以,我们需要对话:与理论研究者对话,与全国同行对话,与校内师生对话.对话是弥补自身不足、激发灵感、实现超越的法宝.

三、用心选好研究主题

天津市的“奠基工程”,要求每期学员们都要写出二万字的结业论文.结业论文的主题是总结、提炼自己的实践经验.从首期学员的研究和写作历程来看,要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使自己的专业成长更上一个台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同时也应该是设计培训课程时应该加以考虑的.

一是要从自己的研究基础出发.每一位学员过去都做过一些理论或者实践研究.结业论文的选题应该从这些研究基础入手,进行提炼和扩展.

二是要选择实践性的研究主题.实践性的东西才可能有个人长期探索的烙印,也才能有助于将来自己的发展.切忌空对空的“研究”,特别是千万不要找几篇某个主题的论文,仓促地“合成”一篇,那样的话,非但没有价值,而且还不符合学术规范.

三是要选准自己的生长点.任何教师,都不是天生的名师.名师们都是经过若干年坚持不懈的探索而成.如果学员选定的题目,既是已经探索多年,又是打算以后继续深入研究的,那么结业论文写作就会具有生长性.

四是一定要注意学术规范.要区分抄袭和引用的差别.我们引用别人的东西是为了论证自己的.引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标注出来.

五是一定要多查阅资料.对一个研究主题,如果没有查阅过研究者或同行在最近几年都做过什么,都说过什么,就很难写出创新性的论文.这是学员普遍的软肋.帮助学员学会查找资料十分重要.

把自己零星散乱的创新实践串联起来,用被同行认可的通用书面话语表达出来,是对学员们真正的挑战.很长时间以来,学员们习惯于安慰自己:“我是教育实践者,擅长于教学,不擅长写作.”其实,写作(尤其是挖掘自己教学思想、教学特色的写作)是对自己和对同行说清楚自己的教学思想或特色是什么.因为很多的教育实践,我们是凭直觉去做的,并没有从理论上深思那些卓有成效的实践到底符合什么道理,也没有想过如果介绍给全国的同行,让同行有所借鉴,该如何说起?写出来的过程其实首先是一个“自明”的过程,自己说明白了的过程就是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过程.

有人说:“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持续;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徘徊!”在专业成长的路途上,我们不必问自己到底能够到达哪座顶峰,也不必太纠结于自己爬山的过程中会与哪些人、哪些景色相遇.我们只管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循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指引.人生最大的浪费是重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