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传送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点赞:3479 浏览:95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和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合江路小学紧随时代步伐,既学经典又习书法,实现了“明理”“启智”和“学艺”的教学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好似一座大花园.2008年初,开设《经典诵读与习字》这一学校课程,拟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实施“校本课程——诵读+习字教学为载体,打造墨香校园”的策略,面向学校的每一位学生,以我国优秀的文化经典《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国学为内容,以临摹为起点、以修身为目的,倡导“师生结伴在墨香中成长”的理念,使校园生活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一、“悦读”经典,怡情养性

《经典诵读与习字》课程我们在全校1~4年级中开展,为了让阅读真正无压,采用“亲近经典”点击与“穿越文字”漫读相结合的形式.每周开展两次“晨诵—午读—暮省”三环节“悦读”活动,即:“晨诵15分”,进行品读经典、美文赏读、“新书发布”、感悟交流等;“午读20分”,学生自读、好书推荐、课前五分钟演讲等;“暮省1篇”根据晨诵、午读收获,做好读书笔记.

“诵读”,即为“有声有色”地读,通过长期的、轻松的朗读,达到“自然成诵”.因学生认知、年龄、个体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相同的,我们秉承“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生受益”的原则,将1~4年级学生按学段划分.形式上,低年级和着诵读内容的节奏,击掌而诵,增加趣味性.教师帮助学生正音时,运用开火车的形式,每位学生读一句,做到全员参与.这种形式的正音使得课堂节奏加快,效率提高,也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中年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设计各种诵读形式,如,“诵读二人组”“表演读”“配乐读”“诵读擂台赛”“我是大评委”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临写经典,悟道修身

书法练习要巧用方法,有效训练.

1.建立“察、行、思、行”四步习字教学模式.“察—行—思—行”四步习字法,即学生在观察、思考、调整中有效学习,螺旋提升.

2.巧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习字教学中,学生难以掌握的是字的结构及笔画的书写技巧,应采用多样方法,如,类比法、口诀记忆法、动态演示法、法肌肤感应法、比喻法、生生互教法等

(1)类比法,即将笔画类比作相近或相似的事物,把抽象知识具象化,复杂知识简单化.

(2)口诀记忆法,就是用简短的语言概述书写的技巧,易于识记.

(3)动态演示法,即用夸张演示,放大书写效果.尤其是书写的难点处进行分段式训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降低学习的难度.

3.少而精,重点突破;每天练习,持之以恒.练字不在于每天练很多,每天能写好一个字,甚至一个笔画都是一种很大的进步.每次临帖不多于2个字,每个字4~8遍.我们提出“每日一字”“每天静心10分钟”的倡议,让学生坚持每周用心练好n个字(n代表不限定数量).每天的练字作业分为A、B、C、D四等,连续三次被评为B等的就可以申请换一个新字,日积月累学生就可以明显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自我肯定是最好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可以获得持续的进步.

4.体验创作,内外兼收,分享收获.当一个“百日练字工程”结束后,学校会不失时机地组织一次书法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在比赛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当他们拿着自己在比赛中写出的字与自己以前的字对比时,都情不自禁地说:“我以前怎么能写出这么丑的字!”竞赛,使同学们发现自己的差距,促使他们继续努力.写得好的学生受到自己进步的鼓舞,已经对写字产生了兴趣.


三、多元评价,保驾护航

1.建立“1+N”主题课程评价方案.“1+N”,即,一条主线,以学校课程学习为主线;N个维度,诵读、习字、实践、坚持、拓展、展示等.主题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每一学期的总分为5分,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采用“考核”或“实践活动”两种方式.学生自主在N项内容中选取自己的优势,申请学分.建立积分卡会员制,即积累印章利用代币制的方式,通过“合小国学书法认证”成为会员.现在我校的小会员从起初的几十个,发展到普及全校.从最初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学习意识的转变,在积分卡会员制的激励评价带动下,学校课程普及学习从点到面,学生辐射式联动成长,不断提升.

雅言传送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运用即时评价引导学生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提高自己.鼓励学生和同学竞争、和自己竞争.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不满时,不要直接指出其缺点,而是让他们自己先把把脉,看看自己欠缺在哪,再同伴间找不足,同时适当地给他们一些提示.学生在教师一次次“很好,再试一试”这样恳切的激励、鼓舞中不断调整、吸纳等一步步迈向成功.

经典诵读与习字的融合,带学生走进了传统文化的圣殿,在体验“眼、口、心、手”合一的训练中,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获得了艺术的熏陶,文化素养也在不断地提升.一个人的素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养成,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沉淀,不断理解和深悟,不断提高和丰富的过程,愿学生能受益于传统文化的滋养,一路欢歌,走向明天等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北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