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经典,关注前沿,走近社会认知

点赞:11243 浏览:462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人类一来到这个世界,就面临着认识人、物和事的任务.面对现实世界,人们如何开展思考?身处社会环境,人们如何开始知觉、如何形成印象、如何进行判断和决定?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机制呢?这些问题都涉及到社会认知心理学这门新的学科.社会认知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研究者也正面临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在2012年春寒料峭之时,钟毅平教授所著的《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是中国社会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

钟毅平教授长年致力于社会认知研究,成果显著.《社会认知心理学》是他继《社会行为研究——现代社会认知理论与实践社会行为》(1999)和《听障学生社会认知及其发展研究》(2007)两部著作后的又一部有关社会认知的力作.该书旨在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社会性知识如何在人们的大脑中进行构建,人们怎样理解他人,对社会信息如何进行推论并形成判断,如何预测他人的行为以及我们该如何反应.在本书的前三章,作者从整体上阐述了社会认知的概念和相关,并着重解析社会认知、社会认同、社会表征和话语心理学的内涵.除此之外,还介绍了社会认知的神经基础以及自动与控制加工、内部聚焦于外部聚焦加工.本书的后七章,作者对社会认知的中心议题,即社会知觉、态度、归因及归因理论、自我和社会认知、偏见、社会判断、情绪和社会认知,进行了详尽论述.纵览全书,钟毅平教授的《社会认知心理学》有着如下的特点和特色.

回顾经典,关注前沿,走近社会认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通俗易懂,流畅自然

心理学既古老又年轻.两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从西方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中国科学心理学的起步和发展比西方要晚、要慢,因此,很多心理学书籍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心理学内容,或对西方心理学著作进行翻译.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或其他原因,国内一些心理学著作有着严重的翻译痕迹,常让读者如同嚼蜡;另外,也有一些心理学著作,概念和条条框框过多,没有将内容阐述详尽,让读者深陷云里雾里.然而,在《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中,作者克服了以上两个问题,做到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譬如,作者在解释什么是“社会脑检测说”时,毫无深奥难懂之言语,寥寥几句便表述清晰:“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大脑内肯定存在着一个旨在认识和理解他人表情的神经机制,在社会交往中人会通过该中枢迅速处理与他人相互作用的各种信息等”作者在阐述“自我”的概念时,超越了抽象和晦涩,而使得“自我”的概念通俗易懂.在阐述图式及其对信息加工的作用、自我及自我表征、社会认知中的判断启发式、记忆中情绪的认知表征等章节中,无一不让读者感受到这种平实的表述和流畅的行文,从而更近一步走近并理解社会认知心理学.

2.旁博引证,结合自我

对于每个研究主题,作者介绍了大量经典的研究和实验.譬如,在论及“对应偏差”时,作者通过多个详实生动的实验例子来阐述三种对应偏差的经典研究范式,即琼斯和哈里斯的态度归因范式、罗斯等人的智力问答游戏实验以及行为者——观察者效应.当论及“刻板印象”时,作者引证了更多的实验范式,如泰勒的刻板印象激活扩散实验、泰弗尔的刻板印象经典实验等.除此之外,作者还介绍了大量新近的理论和研究.作者在旁博引证的同时,并没有机械地照搬他人观点和相关研究,而是在理解他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譬如,在阐述矛盾态度时,作者结合了自己“对乙肝患者群体认知的矛盾态度”的研究,提出个体对乙肝患者存在矛盾态度,即个体对某一客体同时持有的积极和消极态度,矛盾态度的加工是个体根据背景对预存性评价予以修正的过程.在阐述单纯接触效应时,结合了自己有关“刺激呈现次数和位置对纯粹接触效应的影响研究”,提出纯粹接触效应的获得是一个内隐学习的过程,被试在进行偏好选择时通常都是依据自己的第一感觉进行的选择.在社会认知的神经基础这章中,作者在引证前沿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认知心理学在对两对加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了自己的总结.


1903年,Gee Gissing就说过,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心灵创造的;即使我们并肩站在同一块草地上,我看到的绝不会和你看到的相同.也就是说,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和对社会的认识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近年来,自我与社会认知已成为当前社会认知领域的热门研究主题之一,也是我国众多知名学者研究的主题之一.在这期间,钟毅平教授关注于自我正面偏见、自我参照加工、自我的程度效应等方向,成果斐然,在国内外知名刊物《Neuroscience Letters》、《心理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中,与当代大多数社会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一致,作者认为自我具有个体自我与集体自我,身体自我与心理自我,内隐的自我与外显的自我等多重形式,即自我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概念,而是一个多重的概念.随后,作者就自我的结构和在记忆中的存储和提取方式,对多种相关网络模型、自我库模型、多重个样本模型、平行分配加工该模型等认知模型进行了细致阐述.娓娓道来之中,作者结合自己对自我研究的经验和理解,向读者呈现了自我研究的发展历程图和研究方向.

3.与时俱进,关注前沿

该书中,作者除了结合自我研究向读者呈现经典研究之外,还呈现了大量的社会认知前沿研究.当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社会认知的发展离不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时,社会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结晶——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也孕育而生.该书对社会认知前沿问题的第一个聚焦点在于对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关注.作者在著作中,用相当比例的篇幅详细地阐释了“社会脑与社会认知”、“镜像神经元与社会认知”、“内外部聚焦加工的神经机制”等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读者深人了解社会认知科学的新近发展,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社会认知心理学这门学科.此外,当代社会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该书的各个主题均吸取了这些新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知觉”一章中的“类和归类”,“态度”一章中的“矛盾态度”、“归因及归因理论”一章中的“社会表征和归因”、“自我与社会认知”一章中的“自我的社会认同途径”,偏见一章中的“内隐刻板印象”等等.

总之,钟毅平教授的《社会认知心理学》集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即展现了社会认知的经典问题,又展现了社会认知的前沿研究,让入门者和专业者都能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