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振邦\雷蕾与大众心中的两代经典

点赞:4929 浏览:149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父亲雷振邦是中国作曲界的一代宗师,留下经典无数:《五朵》《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蝴蝶泉边》《世上哪有树缠藤》《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

雷振邦\雷蕾与大众心中的两代经典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流行音乐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女儿雷蕾大器晚成,继承父业,先后为《》《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笑傲江湖》《水浒传》《大宅门》等影视剧谱曲,许多作品都成为家喻户晓的绝唱.

这对作曲家父女走过的人生路,正像他们笔下的一段段曲谱,以他们独特的音符,演绎着不同的精彩乐章.

一段往事

雷振邦,1916年5月生于北京,满族,家里相当富有.生活无忧,长辈自然就想让他多学些东西.话还说不太清楚呢,他就开始去学习京剧和民歌小调,到七八岁时,他已经能像模像样地唱京剧段子了,而且拉胡琴的水平也不错,能拉不少京剧和歌曲,成了当地闻名的一个小才子.

1928年9月,雷振邦来到沈阳奉天公立学校读小学,后入南满中学.在音乐老师的熏陶下,雷振邦吹得一口动听的口琴,加入学校口琴队,并成为该队的指挥.他常把一些歌曲改成口琴合奏,并指挥演出.

1939年1月雷振邦去日本求学.在,他进了日本高等音乐学校作曲系预科.不到半年的时光,雷振邦便完成了预科专业,校长允许他跳级,转年便成为作曲系本科学生.1943年雷振邦回到祖国,先后在北平女子中学和惠中女子中学做音乐教员.

雷振邦曾把中国古曲《悲歌》改编成管弦乐的曲子,供业余交响乐团演出,这是公开演出的雷振邦的第一部作品.

1949年,雷振邦被调到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当时还叫北平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正式踏入电影乐坛.在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里,雷振邦佳作不断,六年时间,他为十七部纪录片创作了音乐,像《军旗》《烟花女儿翻身记》《抗美援朝》(第一辑)等,都颇有影响.

六年后,他又被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雷振邦为了做好曲子,常常到各地去采风和学习.为搜集云南民歌,他十下云南,六进西双版纳.为搜集景颇族民歌,他四上景颇山,每次步行七十余公里.十一年的时间,他先后又为十七部影片创作了音乐,像《五朵》《冰山上的来客》《刘三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作品.

一段经典

1959年,文艺界掀起了向新中国十周年国庆献礼的热潮.周总理看了一些作品后,对那些政治口号太多,缺少美感和轻松感的电影相当不满,想让时任部长的夏衍拍一部以大理为背景,反映边疆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喜剧影片.这便是电影《五朵》.

准备拍摄时,导演王家乙与编剧季康及作曲雷振邦来到了大理,但一连待了四五天,导演和编剧都没有找到拍电影的感觉.而作为作曲者的雷振邦,因为曾跑遍全国各地去采风,他想起不少少数民族都有对山歌的风俗,觉得若用这种形式,肯定有感染力,而且形式独特.于是,他向导演和编剧提议,把对话改成对歌.这一提议引得大伙拍手叫好,导演当即采纳这个建议.而编剧季康也在雷振邦的启发下,一口气写完了《五朵》里所有的歌词.

雷振邦不但很快为歌词谱好了曲,而且根据自己对云南民歌的了解,对歌词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季康看到改后的歌曲,不由佩服得五体投地,说道:“只知道雷大哥是作曲大家,没想到作词也是一个高手!如果你也写歌词,我恐怕就没饭吃了.”说得众人哈哈大笑.

就这样,一部几乎拍不下去的《五朵》,顺利完成.周总理看到《五朵》的小样后,非常高兴,称赞道:“《五朵》为我们的电影开创了一种能反映伟大时代的新风格.”还亲切地接见了主要演职人员.

影片公映后,反响强烈,并先后走进了四十六个国家,深受观众喜爱,被赞为“编导好、演员好、音乐好、风景好、色彩好”的“五好”影片.而雷振邦也因该片获得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小百花奖.

《五朵》的成功给了雷振邦启发,他在为《刘三姐》作曲时,有了全部用对歌形式创作的想法.这一想法又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乔羽一口气为《刘三姐》创作了数百句动人的歌词.这部影片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音乐风光艺术片,其中动人的音乐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烈称赞.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也是雷振邦的代表作品,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深受欢迎,传唱不衰.但创作这首歌曲时,雷振邦却险些丧命.

当时,他接到创作任务后立即赶到新疆体验生活.有一次,他不理会众人的劝告,执意要到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山哨所上去.这里风大雪厚路险,经常发生雪崩.这一天,他刚到达其中的一个哨所上,还没来得及进屋,身后一声巨响,离他不远的地方发生了雪崩,吓得在场的众人都出了一身冷汗.但正是在这个哨所里,他从一个塔吉克族战士讲的凄美爱情故事里,找到了灵感.雷振邦万丈,立即动手谱完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曲子,并写出了另有一首传唱至今的歌曲《怀念战友》,当画上最后一个音符后,连雷振邦自己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一种忧伤

“文化大革命”时期,雷振邦带着全家人下乡锻炼.后来当地文化局创作了一台大型京剧《红松岭》,于是又把他从公社抽调到了县文工团参与创作.

因为成分不好,雷振邦在团里虽然很受尊重,但仍然小心翼翼.他为文工团创作了很多作品,还教团里的乐队及创编人员很多知识.条件很艰苦,但雷振邦觉得能做自己的本行,还是很感欣慰,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女儿雷蕾.

雷蕾生于1952年,她最初对音乐的兴趣并不大.虽然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安排她学习钢琴,但她的梦想却是做一个花样滑冰的运动员.

年龄稍大些后,雷蕾终于鼓起勇气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一直想把她培养成音乐天才的父亲顿时呆住.经过深思熟虑雷振邦尊重了女儿的决定.

接下来,蕾蕾很顺利地考入了吉林体校,在校园里刻苦锻炼,成绩一直优秀.成为一名花样滑冰运动员,似乎只是时间问题.然而,时代的转折一下子打破了雷蕾的梦想.

十六岁那年,雷蕾成了小小的下乡知青.正值豆蔻年华的她开始还很兴奋,也很能吃苦,无论多脏多重的活,她从不叫累.一双曾经弹钢琴的手因为刨玉米茬子磨出了一层层的血泡,甚至有一次,被磨得大面积脱皮,不得不去医院做手术.

知青的生活是苦的,但雷蕾却很能苦中作乐,父亲的遗传基因使她走到哪里都能成为文艺骨干.艰苦劳动之余,总有一围着她让她表演,她也不推辞,一张口就是一段《红灯记》,有模有样,围观的人啧啧称赞.

慢慢地,这种没有目标的生活越来越让她感到忧伤,雷蕾总是抱着一架破旧的手风琴唱一些比较忧郁的歌.她还从家里带了一本《外国民歌两百首》,不光她看,还在知青圈里不断地传看着.音乐在这个时候成了大伙心中的慰藉.而雷蕾对音乐的那种发自骨子里的喜爱,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慢慢培养出来的.

一段奋斗

1977年的恢复高考对于雷蕾来说是人生春天的来临,“那个时候我只想上学,不管什么大学,只要我能上学.那个时候我妈妈说你报音乐学院,我说我不敢报,最后我报了沈阳音乐学院.”

初中的学历和农矿工的日子,消磨了雷蕾原本就不厚实的音乐底子,却磨砺了她的人生毅力.“那个时候白天正常上班,下班之后回到长影厂楼梯间的储藏室练琴”.代价是短短几月间眼镜度数从200度到400度的极度上升,换来的是寄到家中的录取通知书.

走进大学校园里的雷蕾开始了新的生活.作为著名作曲家的女儿,她很受老师的关注,老师们都以为她的功底很厚.有一次,老师布置作业,特别提醒她:“你父亲那么有名,你可不能给他丢脸,一定要创作出好作品.”雷蕾无奈地笑着对老师说:“可我父亲并没有怎么管过我的音乐啊.”老师自然不信.等雷蕾交上了自己的作品后,老师看罢直摇头:“看来,你父亲真的没怎么管过你啊.”说得雷蕾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但雷蕾并不服输,她万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白天认真地听课,晚上和同学们跑到琴房里疯狂练琴.琴房的楼道门关了他们也不走,一直练,精神抖擞.外面夜深人静,琴房里却琴声震天.到了凌晨两三点,大伙儿才肯回去休息.楼道门过不去了,便顺着下水管道往楼下爬.

经过苦学,她终于从同学们中间脱颖而出,再有人看到她的作品,都会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真不愧是雷振邦的女儿!”雷蕾从未想到借父亲的光环来抬高自己,但能不给父亲丢脸,她感到开心极了.

一段辉煌

雷蕾毕业两年后,机会来了.

导演林汝为要拍《四世同堂》,想到了雷振邦.但当时雷振邦年岁已大,好多细活做起来不再得心应手,于是对导演说:“我女儿也是作曲的,我带着她一起写吧.”导演答应了.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对她在音乐方面的发展抱有期望,结果她自已换了专业,现在终于能带着女儿一起创作了,这位音乐大师心里充满了事业后继有人的欢喜.

雷蕾和父亲来到了北京,父亲做音乐总体的设计,雷蕾和父亲的助手谱写曲子.为写好曲子,雷蕾带着录音机去现场听骆玉笙的京韵大鼓,回来后在录音机旁反复听.后来她建议由骆玉笙来演唱《四世同堂》的主题曲《重整山河待后生》.《四世同堂》最后一炮走红,而主题曲《重整山河待后生》也成了骆玉笙的代表作之一.

《四世同堂》成功后不久,导演林汝为主动找到雷蕾,邀请她独立为《》作曲.当时雷蕾已有孕在身,准备生孩子.林导见此,忙说道:“没关系,你生吧,我等你!”

1987年4月,雷蕾生下宝贝儿子后没多长时间,就狠心将儿子放到北京的婆婆家,跑到长春创作,常常一走就是一两个月.

《》的主题曲,导演要的是合唱,但有一天,丈夫去上班了,雷蕾一个人在家里弹钢琴,弹着弹着,忽然一下子找到了感觉,她很快就创作出了《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曲子.丈夫回来后,看到雷蕾一边动情地弹着这首曲子,一边泪流满面.丈夫听了一会儿,也很激动,叫道:“这次你成功了!”后来,这支曲子一个音符都没改动,直接做了主题曲.这首曲子借鉴了当时的流行音乐元素,由刘欢演唱后一下子蹿红全国,传唱大江南北,甚至还引领了当时影视歌曲开始通俗化的趋势.

后来,《人民日报》举办了“十年金曲88新星”选举活动,《少年壮志不言愁》比第二名整整高出了五千张选票而名列十年金曲榜首.接着,《少年壮志不言愁》又获得首次给音乐作品设置的“金盾奖”.雷蕾从不喝酒,但在“金盾奖”颁奖会后,她和们一起喝醉了.

很快,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又找到雷蕾,说有一部50集的电视剧要她作曲,希望她能拿个三连冠,再次成功.这便是电视剧《渴望》,而作词的,正是雷蕾的丈夫易茗.

当时孩子还小,在家里吵个不停,没办法,雷蕾只得又离开北京,跑到长春创作去了.因为前两次成绩太好,这一次雷蕾有了压力,她在长春憋了一个多月也没有创作出来,愁闷不已,她甚至怀疑自己江郎才尽,是不是该转行了.当她把一腔愁闷告诉了父亲,父亲淡淡一笑,对她说:“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憋,也许憋出来的是好东西.”这正是父亲一辈子的经验之谈.又过了半个月,丈夫已经把《渴望》主题曲《好人一生平安》的词写好了,雷蕾还是没灵感.

一天,雷蕾拿着《好人一生平安》的词看来看去,当她看到“谁能与我同醉”这一句时,忽然一下子就唱出来了,并迅速将一整段曲都创作出来了.

朗朗上口的音乐再次获得成功,主唱李娜唱歌的时候,感动得哭了,说这旋律唱出了她的心声.电视剧才播放十集左右,大街小巷就已经将主题曲传唱开了.


1997年9月,将雷蕾引进音乐之门的父亲雷振邦去世了.但他的作品还在流传着,继承他事业的女儿还在继续创造着更多的经典.

一晃又是数年.

2009年岁末,雷蕾的新作――原创歌剧《西施》的旋律尚在国家大院剧里回响,而以乔羽作词、雷振邦作曲的“感动中国:乔羽――雷振邦作品2010新年演唱会”又在中山音乐堂举行.

父女两人的音乐,几十年来一直都在人们身边回荡着,都在被人们传唱着.

(摘自《名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