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置换与经典小《蝇王》叙事改编

点赞:29133 浏览:1335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拟从叙事改编角度探讨导演哈里·胡克对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从文本到影像的置换.影片基本遵照了原著的叙事脉络以及对人性恶揭示与批判的主题.基于影片与文学分属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学文本用影视语言进行解码的过程必然与原著发生一定偏离.

[关 键 词 ] 影像;《蝇王》;叙事改编;文本

20世纪50年代,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历经多个出版社数次拒绝后,终得与读者见面.这部别具一格的作品一经问世便受到评论界广泛重视与好评,学界对作品探讨依然方兴未艾.1983年,戈尔丁赢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文学院声称,这是“因为他的小说用明晰的现实主义的叙述艺术和多样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神化,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①.被誉为“英国当代文学的典范”的作品《蝇王》,无疑是其中最重要最具影响的代表作.

作为人类对叙事的不同表达手段,影视改编使经典文字从抽象回到具象.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导演哈里·胡克将这部作品搬上了大银幕.哈里改编的版本中,其内容与灵魂都与文本原著保持高度统一.于作品情节,影片也基本遵照了原著故事的发展脉络.在揭示人性弱点的主题上,影片与小说的宗旨保持了同一性.由于飞机失事,善恶斗争,童年结束,梦魇继续.虽然影片基本遵照了原著的叙事脉络,但由于文学与影视在表达符号上的巨大差异,加之导演个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对艺术效果的特定追求以及影视观众的接受心理与习惯的影响,当文学文本用影视语言进行解码的过程中,必然在很多方面与原著发生一定的偏离.本文从导演对原著情节的改编角度出发,探讨《蝇王》从文学文本向影像置换的过程与特点.

一、

综观影片可以发现,在许多具体情节处理上,对原著的改动还是很多的.这种改动所带来的最引人注意的结果是文学文本展开过程中鲜明的逐层递进的情节逻辑被极大淡化了.首先,这种淡化效果表现在整个叙事基调上.影片开篇,最先出现在银幕上的是海水中机长班森的一双脚,犹如一幕可怕的黑影,紧接着镜头慢慢上移.班森的全身出现在镜头中,口吐鲜血,红色在水中晕染.这些镜头令观者看到不寒而栗.从坠入海中的孩子们挣扎求生的纷乱、恐惧、嚣嚷的场面,到孩子们带着人事不省的班森,乘坐救生艇,登上荒岛.这一系列画面凸显着浓厚的不安与悲凉的气氛,除了挣扎的喊叫,没有任何对白.加之影片中黯淡、清冷的色调,孩子们严肃而忧郁的表情,预示着这不是一个美好故事的开端.事实果然如此,这种情绪氛围一直作为影片的主基调保持着,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与影片不同,文学文本所营造的基调经历了从明朗、快乐,到黯淡、争执与残酷的变化,各阶段分野十分明晰.这个岛最初对拉尔夫和其他孩子们(除了胖男孩皮吉)来说,犹如伊甸园一般可爱.他们在这里找到一种“占有”的快乐.开篇亦并没有那段灾难图景的描述,而是金发少年拉尔夫攀下小岛岩石,探索周围环境的场面.当拉尔夫与皮吉交谈过后,意识到岛上没有大人时,“一阵像已实现了理想般的高兴劲儿使他喜不自胜”.与满心忧虑的皮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拉尔夫所显露出来的正是孩童无忧无虑,渴望自由自在的天性.直到拉尔夫拿到海螺,被孩子们推选为头儿时,他的责任感和理性才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影像置换与经典小《蝇王》叙事改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其次,原著中主体间关系的确立与变化,也都体现为一种逐渐发展的复杂的递进过程.确切地说,虽然在谁做首领的问题上,拉尔夫与唱诗班领队杰克之间的关系被埋下矛盾的阴影,但拉尔夫最初的朋友并不是思想成熟但体貌欠佳的皮吉,而是与他一起探索小岛的杰克.直到杰克在杀野猪的过程中,其原始的野性逐渐显露出来,破坏了组织秩序,对拉尔夫的理性观念进行了公然的挑战后,两者的关系才逐渐走向恶化,直至以长矛相向.情节至此,拉尔夫才发现一直站在自己一边的并不那么讨人喜欢的皮吉才是他忠实的、可以信任和依赖的伙伴.在影片中,主体间的关系与人物的立场开篇就很明朗.并且拉尔夫与杰克之间的矛盾在第一次杰克与其他孩子因为杀猪而忽视照看火堆,结果错过获得营救机会的事件中,便被激化了.这直接导致了团体被分成敌对的两派.在原著中两者的关系是在不断的摩擦与谅解之中曲折发展,直至最终决裂的.

最后,在对人性弱点的展现上,戈尔丁采取的也是一种递进的形式.如人性中的恐惧.影片开篇便用直观的、多角度画面将不寒而栗的恐惧气氛诠释得淋漓尽致,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捉住了观众心理上的兴奋点.在影片中,第一个出现在镜头中的班森便是孩子们内心恐惧的外化,而非文学文本中那个坠落在山顶而亡的伞兵.导演在一开始就点明了这个问题.机长在影片中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令人极其不安和恐惧的因素.刚到岛上的时候,他神志不清,躺在白色的纱帐之下蠕动,不时发出,已失去了常人的样子,颇有几分恐怖.一次他犹如爬行动物般出现在树丛中,险些被孩子们视作野猪刺戳,这种画面不但给观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也暗示了班森后来被刺死的恶结局.班森跑进山洞后,便消失在孩子们的视野中,成了“怪兽”.第一个发现他的男孩在黑暗中慌乱地用长矛将其刺死.不知情的孩子以为自己遇到了可怕的野兽,恐惧一下子蔓延开来.在文学文本中,作者想表达的是:恐惧感是源自人的本性中的弱点,是一种客观性、固有的存在,这一弱点在适当的环境下会被激发出来.对野兽的恐惧经历了一个在内心中逐渐滋生、放大的过程.开始的恐惧心理来自年龄小的孩子们对陌生环境、未知事物的本能反应.在丰富想象力的加工之下,野兽的雏形首先出现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虽然那些年长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不相信这样的说法,但其本性中的恐惧已经不知不觉地滋长起来,直到山顶的阴影,给了他们确凿“证据”,这种恐惧便被无限放大了.


二、

这种渐进式的发展脉络在影片中的淡化显然跟影片与文学分属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密切相关.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乔治·布鲁斯东认为,“最电影化的东西和最小说化的东西,除非各自遭到彻底的毁坏,是不可能彼此转换的”②.可见,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分属不同艺术形式,其创作要遵循其各自的艺术规律.两者间的转换几乎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不同主体的艺术再创造行为.通常,抽象的文字更容易展示一种渐进发展的故事逻辑.就信息量来看,文字在某一时刻提供给读者的信息是有限的,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不断地为自己的想象中的图景添枝加叶,从而将抽象文字一步步转化为头脑中的具体的动态的形象.这就给情感与认知的发生提供了充分而自由的空间.这样,阅读的过程,既有情感的融入,也会产生较深刻理性思索. 《蝇王》文本叙述过程本身,也恰恰体现的是这一逻辑过程.如对人性的恶的揭示上,其主题的诠释是逐步推进,层层深入的.以杰克为首的孩子们猎杀野猪一开始是为了生存以及借此展现自我、得到群体认可的需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嗜血带来的心理快感逐渐占据了上风.西蒙在孩子们对野兽捕风捉影的时候,便隐约认识到,“也许野兽,就是我们自己”.当孩子们分裂成两派后,戈尔丁更是用蝇王与西蒙的一段对白进一步揭示出了这个主题,这其实是西蒙与自己内心的对话.蝇王告诉西蒙“我便是你身体里的一部分”,即人性中的兽性与生俱来,人性的恶是人本质的一部分.野兽不在别处,正在人的内心之中.随后,戈尔丁用西蒙与皮吉的死,用拉尔夫被猎杀的可怕场景给了这个观点以佐证.因此,阅读的过程,便是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

与文字相比,电影也同样能够激发观众的认知和反思心理,但具有很大程度上的滞后性.影片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其首先是通过感官刺激的方式,令观众对其产生关注兴趣,获得对影片所述内容的整体印象,进而从情感的共鸣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与认知,但通常这种认知与思考都发生在影片尾声或结束之后.因为声像语言的全息性、并时性特点,观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思考的空间有限.但电影作为一种视觉文化,是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为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它以影像为中心,改变了以文字为核心的文化形态,是在高科技的支撑下回归到人类认知的童年,是最贴近自然又最富个性和创造性的文化.③因此,电影语言的优势又恰恰在于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所表现的内容进行综合的、高度的凝练,使其更具心灵震撼力和冲击力.

在揭示人性恶的主题上,影片导演正是充分利用了电影语言的这一优势.影片中有三处场面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一是开篇对水中恐怖的“野兽”班森的形象刻画.二是杀死西蒙的狂舞.熊熊的篝火之下,挥舞着长矛的儿童们疯狂喊叫、奔跑、翻滚,演绎着屠杀野猪的游戏.影片以慢镜头的形式展现,使其目睹者无不百感交集.这组慢镜头既强调这一乱象,也揭示出了人性邪恶被释放后的狰狞与恐怖.当西蒙从山洞里出来,跑下山时,手拿荧光棒(原著中没有这个道具)的他本想告诉大家野兽就是机长的真相.奔跑的西蒙形象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荧光棒与西蒙带来的真相,正象征着人类的科学与理性,即现代社会的文明.但遗憾的是,西蒙连一句话都未来得及说,便被狂乱的同伴置于死地.与人性的邪恶相比,人类所谓的文明是何等脆弱,便昭然若揭了.第三组令人为之震撼的镜头是影片尾声一群以猪血、泥巴涂脸的孩子,舞动着长矛,犹如野人一般咆哮着奔跑,追杀拉尔夫的场面.在恶的驱使下,孩子们成了令人胆寒的魔鬼一般,为了杀人,他们放火烧了整个小岛.浓烟、烈焰与长矛之中,拉尔夫犹如困兽一般被驱赶、追逐,一步步走向绝望的境地.令人为之震惊与胆寒.以上这三个场面充分运用了视听影像的语言优势,其信息所具有的爆发力与快节奏带给观众的冲击与震撼都是文字所难以企及的.

由于特定的历史时代以及参与二次世界大战的亲身经历,戈尔丁无奈痛苦地见证了人性的黑暗面及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蝇王》这部作品正可以看作是战后作家在回顾这段生命历程和其教师职业生涯的基础上,对人性的思索探究.导演哈里改编后的影片基本遵照原著的叙事脉络以及对人性恶揭示与批判的主题.但是,影视语言解码文学文本的过程必然使其与原著发生偏离,情节改动所带来的最重要结果是文学文本展开过程中情节逻辑被淡化以及作品基调、人物关系发展与对人性弱点展示等方面.这主要是由于影片与文学分属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也与时代变迁和导演创作思想有关.

注释:

① 龚志成:《蝇王》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② 《从小说到电影》,转引自《迅速发展 生机蓬勃——近20年来的中国电视文艺(三)》,《中国电视》,1998年第12期.

③ 刘洪:《视觉文化语境里的主旋律电视剧》,《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10期.

[作者简介] 周宏(曾用名周璇、周红)(1974— ),女,江苏盐城人,文艺学硕士,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影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