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平:啃了窝头有了“心气儿”

点赞:28802 浏览:1328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外界普遍认为,《窝头会馆》演出成功,更是重拾理想主义话剧年代戏剧风貌的一部标志性作品.张和平也认为,通过这部戏,人艺的“复兴”,“起码是有可能的”

无论从哪方面看,正在首都剧场上演的《窝头会馆》都算得上是一出赚尽眼球的话剧――它不仅集合了在主旋律作品“长袖善舞”的编剧刘恒、著名戏剧导演林兆华,还囊括了何冰、濮存昕、杨立新、宋丹丹、徐帆、曾力、易立明等一批最好的人艺演职员.

亲手把这些“大人物”拉到一起来的人,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现任院长张和平.

张和平早就是一个传奇的幕后推手角色:80年始陆续策划、制作《爱你没商量》《宰相刘罗锅》《过把瘾》《东边日出西边雨》等热播剧,90年代末首推“贺岁片”概念,与北影厂合作连续出品《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一手打造出冯小刚和紫禁城影业公司两个品牌,《离开雷锋的日子》《张思德》《云水谣》等几部近年来受到市场好评的主旋律影片几乎都是他参与策划的.

张和平:啃了窝头有了“心气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艺术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中国影视剧发展的几个小被他一一见证.

最近这两年,张和平还是很忙――他既是去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影片《建国大业》的总策划,又是国庆60周年天安门联欢晚会的副指挥兼艺术总监.

而在他看来,这些工作都是“任务”,其本职岗位毕竟在北京人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艺的《窝头会馆》才是我毕生想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我实现梦想的一个归宿,”张和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如此描述此剧于他的重要性.

熟悉话剧的人都知道北京人艺的地位.就在2007年底,学话剧表演出身、曾任北京市文化局局长、时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的张和平入主了这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剧院.而在他之前,这里仅有过曹禺、刘锦云两任院长.

上任之际,张和平面对的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人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除了一遍遍复排经典,人艺的新剧目一直难以让人满意,很多老戏迷都用“丢了魂儿”来形容人艺的创作状态.上任近2年,张和平带着人艺端出《窝头会馆》,很有想一崛人艺往日光辉的决心.

《窝头会馆》的演出已获人艺近年难见的高票房,期间,这位人艺“新”院长首次向媒体坦述了他对人艺的“野心”,及他与人艺的40年渊源.

目标:继承和创新

我跟人艺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67年.我刚从北京戏剧专科学校表演系专业毕业,就做了期间北京市文化局系统的“大联合筹备”的头儿,给人艺办过学习班.那时人艺还归文化局管,人家都叫我“局长”.后来在文化局和政协任职时,我跟林兆华、任鸣、李六乙都合作过,人艺的戏我都看,人艺的事我都特别清楚.

对于人艺的发展,我觉得首先应该继承――得把家给守住,不能让人才和剧目流失.要把好演员都吸引回来,回归舞台,经典剧目也要传承下去,别狗熊掰棒子.其次,新剧目也要上,但是要高标准要求,没有合适的,我们宁可不上.

继承和创新,这就是我任内的目标.

我刚上任的时候,这里是有很多方面的问题:从80年始,社会上普遍认为人艺没拿出来过真正有“人艺水准”的戏.首先,团结就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家和万事兴.家里要打架、撤伙,就肯定不可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艺术生产上.

因此,我只有多做团结工作――自我表扬一下,我合适干这个.我胆子挺小的,所以处理事情特别谨慎.

一上任,我就先后走访了于是之、郑榕、林连昆、欧阳山尊等20余位老艺术家,听听他们对剧院建设有什么建议,又把濮存昕、林兆华、任鸣等演职人员一个个找来谈心.只有这样,我才能了解他们的想法.

另一方面,一个剧院就得靠剧目说话.从2008年起,我开始做一年一度的“北京人艺经典剧目演出季”,后年,我会争取把它变成一个固定的“经典剧场”.我上任后,舒乙先生来了封信跟我提出复排《龙须沟》,人艺做了,明年是曹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们还准备再排《原野》,将老舍先生和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都做齐做好.

然后我想,每年得再有一两个新剧.我们的新剧应该要成为经典,因为人艺的目标不是精彩,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精品,而是应该朝着经典的方向努力.毕竟,前面已经有《雷雨》《茶馆》等,社会对人艺的标准和对其他院团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集多位明星、以“献礼剧”造经典

打造经典绝非易事.对北京人艺先后在“非典”和地震时期推出的《南街北院》及《生活》,观众的评价都参差不齐.

而从事多年影视剧出品、深谙市场之道的张和平有自己的办法.话剧理论家童道明对他的评价不仅有“为人和善、能团结人”,还有“精明、实干”.

2007年我上任之后,就觉得是时候准备国庆献礼剧了.人艺有这样一个传统――每到国庆都会出新剧目,而每一次还都落下一些经典.这绝不是上头给的任务,而是我和我的剧院要做.

从1985年到1995年,我做了10年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的总编辑,那是自收自支的单位,但我们做出了像《过把瘾》这样卖座的电视剧.从那时起,我脑子里形成的市场意识就是根深蒂固的:要做出一个好东西,包装、选演员、市场口味、甚至街头广告牌等很多一点一滴的小事,方方面面都要考虑,是一个综合的工作.

另外,这种献礼的主旋律必须动听――在观众的脑海里,主旋律基本上就等于不好看,就等于缺乏娱乐性.我觉得正是有大量不好看的主旋律作品,才败坏了它的声望.那时我就总结出来三点:主旋律必须思想性上有亮点,艺术性上有特点,观赏性上有卖点.

2007年,我一边开始看手头的剧本,一边就瞄上刘恒了.80年代我就认识他,之前也合作过《张思德》和《美丽的家》.其实还没来人艺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到要跟他合作一部话剧,当时也没想到是献礼剧,就是想拉他过来写写.他特别擅长写小人物和台词,看上他,是因为有保险系数.

此外,我很看重他的第一次.如果找个普通的话剧编剧,大概的风格和走向我自己都能想象出来,而刘恒写出来的效果也许会出其不意.你看,曹禺的《雷雨》也是他的第一个作品,但他后来的作品未必都超得过它.

定下编剧以后,我开始给他出题.原来我们商量的是要写清末明初的事情,到最后改到1948年,与建国60周年更贴近,年代近了,观众也更容易产生共鸣.

今年年初,《窝头会馆》的剧本一出来,我就开始找导演和演员.人艺的演员遇到重要的事情都挺顾全大局的.排话剧很熬人,收入跟拍影视剧相比也很悬殊,其实宋丹丹他们都是本着对话剧的热爱,也是看上了这个好剧本.

通过《窝头会馆》,我和剧院其他领导也尝试着改变演出费标准(那标准已经沿用多年),把大家的费用都提高了50%,主角何冰一场戏可以拿1500元,濮存昕他们1200元.虽然不多,但我想对这些演员应该有一个激励机制,能留在舞台上,毕竟不容易.

我还跟导演林兆华提出,能不能让何冰、宋丹丹、杨立新做一下这个三幕话剧的分场导演这个经验我是从奥运会开幕式得出的――每个段落都有分场导演,独立成章,而总导演则掌握大方向.以前排话剧从没有过这样的安排.而实际的效果也不错,他们三人有了积极性和参与感(正好他们分别都跟我说过想在导演的位置上有发展),总导演也可以轻松一些.

就这样,排练场里又重新挂上了“戏比天大”的标语,《窝头会馆》经过紧张排练,终于在9月25日首演.到现在,该剧的首轮票房已经突破800万.


外界普遍认为,《窝头会馆》演出成功,更是重拾理想主义话剧年代戏剧风貌的一部标志性作品.张和平也认为,对现在的北京人艺来说,《窝头会馆》意味着大家有“心气儿了”.

通过这部戏,人艺正在“复兴”吗他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努力吧,起码应该是有可能的.” ★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