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主角性别转换带来的

点赞:13215 浏览:56518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莎士比亚戏剧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同时也是其他艺术门类严肃研究的范例.而如今的电影更是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改编乐此不疲,这种改编究竟是对原著的戏说、解构,还是将原著精髓赋予现代人的理解?文本以朱莉·泰莫导演的改编自莎士比亚同名作品的电影《暴风雨》为例,探讨电影改编的意义和改编剧中主角性别的转换带来的思考.

关 键 词 :莎士比亚 《暴风雨》 电影 改编 性别转换

引言

自电影产生开始,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受莎士比亚影响产生或是直接改编自莎翁戏剧的电影都层出不穷.从默片时代至有声时代再到特效普及的当今,改编莎翁戏剧或是在电影中加入莎士比亚元素的电影不胜枚举如,1948年劳伦斯·奥利佛执导的《哈姆雷特》、1971年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麦克白》、2008年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豪华版的《李尔王》等.在这些电影中我们能看到不同人眼中莎士比亚剧作的精髓,其中有导演的想法也有演员的自我感悟,同时观影过程中观众也产生自己的理解,正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戏剧本身的内涵就是变幻莫测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把这一千个哈姆雷特归纳起来或者拆开一个个分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乐之向之,人们总是对感兴趣的事物乐此不疲,大屏幕的映像就在创造者和欣赏者的唱和中轮回、交响.

一、莎士比亚剧作改编的意义

从1899年的默片《约翰王》开始,莎士比亚剧作的改编貌似与电影的出现并行且共同发展.“为什么会有人把陈旧的文本拿出来重新摆放到人们面前,而且这种改编从个例到小众,最终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蔚为壮观的电影艺术、文学、学术甚至是教育现象.”?譹?訛在当代,莎士比亚剧作改编电影不仅仅是娱乐业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改编它的意义何在?


学术界常常斥责艺术界的“过度改编”,甚至将此看成是“恶搞”和“亵渎”,牺牲了其深厚的文学价值,然而改编者又怀抱电影艺术的特殊性和商品性作为反击的辩词,“如果一味地以现代的美学观念改编、包装莎剧,就会丧失莎剧的价值与魅力”?譺?訛,强调电影作为视听艺术产品的特殊性.但是在这种问题上,莎士比亚电影的改编很少被两界人拿来做争论话题,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电影改编成为了一种调和,标示着经典文学改编的“度”.对莎翁戏剧的改编至少在初衷上是严肃和认真的,成功的改编后,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经典文学的大众化,也能使大众亲近经典,亲近其中的情感、意境和品味.

事实上,“经典文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恰恰是因为他们具有丰富的时代意义.能改编的前提就是这些古典文本能给予当下人们以启示和滋养.经典中的精华不仅仅是属于既往历史的,同样在当代和未来也具有相当的意义”?譻?訛.正是如此,莎士比亚戏剧电影改编以及相关学术研究证明了经典文学与当代社会没有矛盾,我们可以借助当下时代的各种技术和艺术给经典以支持,在当代的视域下更高层次地实现经典的当代意义.

二、不同视角下的背叛与回归

读过原著的话我们很容易注意到,电影《暴风雨》的改编最大的改动是将原著中的米兰公爵替换成了公爵夫人,而这部电影吸引我们去观赏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朱莉·泰莫把原著中的老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Prospero)改造成了一位女性普洛斯佩拉(Prospera),这一个“o”和一个“a”的区别却使很大一部分《暴风雨》原著的背景、剧情、对话以及内涵发生了改变.在背景上,原著中普洛斯彼罗关于自己被篡权流放是这样对米兰达说的:

我的弟弟,就是你的叔父,名叫安东尼奥.听好,世上真有这样奸恶的兄弟!除了你之外,他就是我在世上最爱的人了;我把国事都托付给他管理.那时候米兰在列帮中称雄,普洛斯彼罗也是最出名的公爵等我因为专心研究,便把政治放在我弟弟的肩上,对于自己的国事不闻不问,只管沉溺在魔法的研究中.等(安东尼奥)大权在握,使国中所有的人心都要听从他的喜恶.等他这样做了一国之主,不但握有我的岁入的财源,更僭用我的权力从事搜括.等他俨然以为自己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公爵.处于写作技巧者的位置上,他用一切的权威铺张着外表上的庄严:他的野心于是逐渐旺盛起来等因为一心觊觎着大位,他便和那不勒斯王协谋,甘愿每年进贡臣服,把自己的冠冕俯伏在他人的王冠之前等因此,在命中注定的某夜,不义之师被召集起来,安东尼奥打开了米兰的国门;在寂静的深宵,阴谋的执行者便把我和哭泣着的你赶走.?譼?訛

相比之下我们再来看电影中同样位置的对话设置:

只有你的哭声才会让我放下手中的事.为了你,孩子,生为公主.父亲死后,如他遗言所愿,权力全都交给了我一个人,从而激起了我的兄弟,也就是你的叔叔,安东尼奥的野心.他竟然如此背信弃义!等如今他的诽谤和造谣不公地把她的姐姐描绘成了一个妖术练习者.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个恶魔,甚至是一个女巫!等我的人开始反对我.为了让人信服他的谎言,让别人相信自己才是真正的公爵,他拉拢那不勒斯的国王与他结盟,答应每年向他进贡.并且把我的公爵地位贬到最低贱的身份.等因此,某个,安东尼奥打开米兰的城门.受他的旨意,我和哭着的你,在那个死一样寂静的夜晚,被他的人慌忙赶出了城里.

我们看到,篇幅相差不多的文字其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原著中普洛斯彼罗用了近千字去叙述自己的权位被篡夺的过程,循序渐进,将安东尼奥的野心膨胀过程和自己潜心知识研究做对比,当安东尼奥的权力达到巅峰的时候也正是普洛斯彼罗学问研究达到顶峰的时刻.在这样的一个令自己振奋的时刻遭到兄弟的算计,产生的恨是波峰与波谷中的恨.我们通过原著对话看到的是一个不问政事、深入浅出、痴迷于魔法而放弃自己统治地位从而被篡权的公爵,在道德上我们谴责安东尼奥,但是在情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安东尼奥的大权在握是一种必然.

我们再来看影片的情节,因为主角的性别转换,我们看到电影中的篡权者的身份由原来的公爵兄弟转而为现在公爵的小叔子,普洛斯佩拉同样潜心于魔法研究,然而在公爵死后,大权在握的普洛斯佩拉既研究魔法也参与政事,但都受到安东尼奥的干扰,被谣言说是一个学习妖术的恶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巫,接连被自己人反对,然后受到那不勒斯王与安东尼奥的合谋,最终被赶出米兰.电影中几个镜头极尽刻画普洛斯佩拉的仁爱形象,她是听到孩子哭声会放下手头研究的慈母,是公平决断事物的明君,也是痴迷魔法学问的人.我们仔细思考,这样改编之后我们看到的安东尼奥就由不仁义变为无恶不赦了,这种身份的转换是必然,但是这种身份的转换一定会让结局变得与原著大相径庭,所以电影结局的大团圆在这个人物性别的转换当中稍显不和谐. 三、自我与外界双重压抑的女性形象

回归影片本体,不难发现这次改编中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如此丰满的人物形象是一名女性.影片以女性视角讲述这个关于爱、信任、背叛、权力、的故事,与原著相比,这一版《暴风雨》蕴含着对人的存在状态和生命本质的关注和思考.影片中我们看到“两种势力的冲突并未达到不可调和的结局,而是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让美妙的善良的事物取得胜利,使其经过道德上的新生达到改邪归正”?譽?訛;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名女性想成就一番大事的困难与挣扎:孩子会拖累她的精力,自己的爱好也成为篡权者反对她的理由,公平执法会受到别人的干扰.我们看到的米兰公爵是受尽性别歧视的,是一个饱受自我与外界双重压抑的女性形象,我想这也是导演想通过这部《暴风雨》反映现实的一个情况,即当代女性的现状:男权依然压制着女权,女性难以做到家庭和事业的兼顾.

《暴风雨》:主角性别转换带来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典文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影片中普洛斯佩拉在荒岛上想要抓住的一方面是她女儿米兰达的幸福,一方面是想夺回米兰公国的统治权,而这两方面恰好分别代表了家庭和事业.然而我们看到双方兼顾的路途是步履维艰的,这中间既有凯列班觊觎米兰达的美色的干扰;考验腓迪南是否真爱米兰达并防止两个人做出越轨之事的担忧;又有思考复国大计,击垮安东尼奥一行人以恢复自己的声誉等等.这些是在这部改编剧作中一位女强人所遇到的阻碍,凡此种种皆影射了当代女性的繁杂思绪,她们在现世中需要寻找的不仅仅是像跷跷板一样的平衡木的中心,而是寻找复杂事物关系的平面的重心.

如此我们看到了朱莉·泰莫一位女性导演改编这部剧的良苦用心,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的现实体验去揣摩并改编这部剧,想通过这部剧来讲述现实生活中一个女人成大事的过程,但是朱莉也清楚女人成大事的艰辛.《暴风雨》中普洛斯佩拉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她不仅仅拥有过人的智慧,更因为她拥有爱丽儿等那些精灵的超自然能力的帮助,这种帮助在原著中是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但是这种帮助在改编的剧作中反映出的是现实社会中女性的无助,而这种感觉是导演和演员海伦米伦共同感受到的,因为有了感触,所以才衍生出荧屏上完美的表演.

这次对《暴风雨》的改编,我们可以看成是对《暴风雨》原作的颠覆,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这次改编对原著内容的补充,这种补充反映的是当代人的心理状态.女性在文学作品中一向表达的是隐忍、慈爱、宽恕、内敛、善良.很难想象一个被篡权流放的男公爵会原谅那些曾经想致自己于死地的人,如《基督山伯爵》般快意恩仇才是一个心思缜密的男人的归宿.也许当时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了莎士比亚的判断,最终大团圆结局是我们所期待的,但我们仔细思考,这种结局并非完全符合剧情和人物的性格走向.所以在改编剧作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改变,用现代人的被赋予了现代意义的人文主义思想去反思整个普洛斯彼罗复仇的过程.我们看到最直观的改变就是将主人公由男性转变成为女性,或许结尾的怜悯有些妇人之仁的意思,但是这种改变是符合背景以及现代人宽容、法制、和谐的观念的.

结语

在如今戏仿、解构盛行的艺术领域里,这种改编并不是个例.我们看到有众多的电影人都在用现代人的视角来演绎莎士比亚的戏剧,“即使是旨在表现‘原汁

原味’的莎士比亚,改编者也会在细节上加入个人和时代的理解”?譾?訛.从现代人的角度诠释莎士比亚戏剧的精神,这种影片从现代视角切入,新瓶装旧酒,托古讽今,借助莎翁原著,揭示现今的社会以及现实问题.这些影片的革新模式,必然会引起很大的争议,最大的争议就是这种革新脱离了莎士比亚原本戏剧的精神内核,是对原著作者的极大不尊重.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更多的观众开始认可这类影片,更多的人愿意承认作者是在继承和颠覆之间寻求平衡,并不是胡编乱造”?譿?訛,用现代人的方法将经典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归宿在寻常大众的生活中.

?譹?訛?譻?訛?譾?訛 张冲:《经典的改编与改编的经典——论莎士比亚电影改编及改编研究的意义》,《艺术评论》2011年第1期.

?譺?訛 孟智慧、车文文:《消费语境下莎士比亚戏剧的电影改编》,《长城》2012年第6期.

?譼?訛 [英]莎士比亚:《暴风雨》,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譽?訛 张荷:《〈暴风雨〉与莎士比亚的和谐观》,《英语研究》2008年第9期.

?譿?訛 康茂华、李凤:《影像中的魅力——论莎士比亚戏剧的电影改编》,《考试周刊》2008年第34期.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