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来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的演变与得失

点赞:24527 浏览:1095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旨在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进而总结儿童文学翻译的得失.我们认为,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在三十年来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依然存在复译过多、质量不高和翻译批评缺失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呼唤儿童文学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儿童文学翻译批评体系的建立.

关 键 词 :儿童文学翻译 改革开放 翻译批评

一、引言

改革开放的发轫是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节点,它标志着十年荒寂后儿童文学翻译的重生,昭示着下一个世纪里的星火燎原.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的回顾、梳理与审视,既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儿童文学翻译发展演变的脉络及其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更可以帮助我们检视当下儿童文学翻译的真实面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事实及事件的梳理,总结儿童文学翻译的得失,谛视过去,审视现在,展望儿童文学翻译的未来.

二、改革开放以来儿童文学翻译的演变脉络

(一)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的调整复苏

由于受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反修防修”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78年前些年的儿童文学翻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潮;从事翻译工作大有“崇洋媚外”“里通外国”之嫌,所以译者“不敢造次”,翻译作品也极少出版.资料表明,自1962年11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苏联作家别利亚耶夫的科幻小说《平格尔的奇遇》以后,整整十八年间,我国只出过数种外国儿童文学单行本,一直到1981年,这才开始恢复生机.①

1978年,标志着儿童文学翻译史上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转折拉开了帷幕.国家召开了一系列关于儿童图书出版的会议,出台了支持儿童图书出版的文件.1978年5月,国家出版局委托人民文学出版社召开一次少年儿童文学作家座谈会,提出大家都来关心少年儿童的“饥荒”现象,拿起笔来为孩子们写作.② 1978年10月,国家出版局召开全国少年儿童出版工作座谈会,任代局长的陈翰伯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勇闯禁区,迎接少儿读物繁花似锦的春天》的讲话,会议制定了《1978至1980年部分重点少儿读物出版规划》.③由此,禁锢在译者思想上的政治枷锁祛除了,广大翻译工作者压抑了很久的工作热情开始释放,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儿童文学翻译中来,并在上世纪80年代雨后春笋般出版了大量翻译作品.

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译介有如下三个特点.首先,这一时期的翻译打破了苏联作品译介一枝独秀的局面,其他国家的译介渐渐多了起来,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法国也成为主要来源国;其次,译介的对象主要是经典作品,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大多数都被译介了过来,“西方儿童文学史资讯中提及的名作精品,我国到80年代中期有汉译本的已几近七成”④.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林格伦、科洛迪等人的童话作品,西顿和椋鸠十的动物小说、凡尔纳的科幻小说、马克吐温的成长小说与冒险小说、史蒂文森的冒险小说、那须正干的侦探小说等都被译介进来;第三,形成了几家儿童文学译介的重镇,较有影响的出版社有: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等.

(二)上世纪90年代掀起热潮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译介的数量之多、门类之广,是以前任何一次儿童文学翻译热潮所不能比拟的.有研究者按照统计原则对“中国图书馆网”(.sinolib.)、“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http://.nlc.gov./#)两大网站收录的书目进行统计,发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内地出版的外国儿童文学汉译单行本数量达2466种;主要国家的出版数目统计如下:英453种;美418种;德252种;

俄苏174种;法156种;日139种;丹麦86种;阿拉伯86种;意大利53种;加拿大36种;瑞典31种;奥地利24种;涉及的出版机构160余家.⑤由此我们可以看出,90年代的儿童文学翻译数量出现飞升,译介以英美德为主要对象,而这几个正是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的发祥地和具有深厚儿童文学传统的国家.此外,出版机构猛增,这意味着出版机构认识到了儿童文学翻译所具有的广大市场和巨大潜力,这无疑对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增加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儿童文学译介的特点有这样几个.首先,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复译的数量猛增.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其译本1970至1979年只有1种,1980年至1989年有5种,而在1990至1999年增加了19个版本.究其原因,中国于1992年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出于版权的考虑,大多数出版社开始将目光聚集在已过版权期的经典作品,于是出现了经典复译的数量激增;第二,引进版少儿文学类图书的来源国数量减少,出版数量较大的国家集中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少数国家,而这些国家正是儿童文学的传统“强国”,其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和广阔的儿童本位视野;第三,译介出现了规模化和系统化的特征,各大出版社开始着手引进重要儿童文学作家的系列作品,开始进行系列图书规划.例如:1991年至199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法国邦宗保尔雅克的“六少年探秘系列故事”10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至1997年引进出版德国

考特爱丽丝深受欢迎的“小精灵普木克”系列11册;1999年,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引进出版德国畅销少年侦探丛书――斯蒂芬沃尔夫的“TKKG少年侦探丛书”多达20册.

(三)21世纪以来的井喷

进入21世纪以来,儿童文学翻译出现井喷之势:儿童文学翻译的数量多得已经无法统计,涉及的儿童文学作家除经典作家外还有大量当代畅销书作家,几乎所有语种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都在引进之列;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急于介入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出版. 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译介主要体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儿童文学经典的复译出现惊人乃至疯狂的发展速度.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2000年至2012年出现了149个译本,是以往所有译本总和的六倍!

第二,关注并引进国外当代获奖作品,“安徒生国际儿童文学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凯迪克图画书金奖”“凯特格林威奖”等获奖作品受到极大关注,出版社纷纷译介.2013年明天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当代金质童书”(共五本),精选了美国当代儿童文学获奖作者的作品,由朱自强教授强力推荐并组织翻译,受到了读者的欢迎.第三,图画书的翻译异军突起,成为21世纪儿童文学翻译的亮丽景观.中国图画书的创作起步很晚,无论从数量还是理念都落后于西方,而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图画书市场,中国经济的发展又给图画书的出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这种背景下国外优秀图画书的译介如火如荼就不奇怪了.第四,幻想作品的大量译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给译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译介为例,该作品席卷全球,亦在中国掀起“哈利波特”热,形成了庞大的粉丝群体,而该作品的翻译给译者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为满足众多“哈利波特迷”迫切读到作品的心理,该系列作品从第五本起中文版的出版时间和英文版的出版时间只差三个月,这使得译者不得不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哈利波特迷”们对翻译的质量充满了期待,给了译者巨大的压力.新世纪儿童文学译者的工作方式逐渐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面貌.

三、改革开放以来儿童文学翻译的收获

从以上梳理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儿童文学译介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成绩,概而言之,这些收获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首先,中国儿童文学的译介数量庞大,视野广阔,推动了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儿童读者群体,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为儿童文学的译介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儿童文学译介的数量同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儿童文学的翻译作品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改革开放也打开了中国人看世界的诸多窗口,对各国儿童文学的理解和审视为中国儿童文学的译介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儿童文学翻译为中国的语文教育提供了助力.

教育部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新课标

很快成为出版“必读丛书”的指导性文件,各大出版社

纷纷出版儿童文学的翻译作品以适应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需要.在新课标的推动下,广大中小学生阅读了大量儿童文学译介作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语文教育的

发展.

第二,中国的儿童文学译介具有明确的“经典意

识”.从改革开放之初开始,国内选择翻译的首先是各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是各国儿童文学作家留给全世界的宝贵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其译介无疑对中国儿童的心灵成长大有裨益.我们认为,儿童文学翻译必须有经典意识,用余光中的话说,译者是“神之巫师,天才之代言人”,译者的经典意识最能彰显翻译行为的价值,提高译者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是儿童,经典作品往往能够真正进入儿童广阔的生命空间,发展儿童的生命欲求,这样作品的译介是真正为儿童读者谋福利的善举;而低劣作品的译介会侵蚀乃至破坏儿童的心灵世界.为孩子而译,谨慎选择永远是译者的不二法则.

第三,中国儿童文学的译介与世界儿童文学发展同步.儿童文学翻译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诞生具有启蒙作用,中国幻想小说、图画书的发生、发展无疑都是在儿童文学翻译的推动下实现的.而中国儿童文学的进步又反作用于儿童文学翻译.随着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作家和研究者放眼全球,与世界的儿童文学发展潮流同步.中国儿童文学界的理论视角愈发广阔,品鉴力也大大提高,所以能够捕捉到儿童文学最新的动向并与之形成互动.2012年中美首届儿童高端论坛在中国海洋大学胜利召开,作为中美儿童文学界交流成果之一的“美国当代金质童书”于2013年出版,并取得了不俗的市场成绩,这表明中国的儿童文学出版和翻译越来越具备与世界同步的能力和眼光.

四、改革开放以来儿童文学翻译的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

决,必将困扰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的发展.

首先,儿童文学复译过多,很多经典作品的复译完全处于无组织、无规划的状态,重复劳动、资源浪费严重.多数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都不断被复译,许多不知名的译者都加入到经典复译的队伍中来,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争相出版《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杨柳风》《绿野仙踪》《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经典作品的新译,而新译有没有任何“新意”,扰乱了市场,为读者造成了困扰.此外,一些知名译者的译作不断被转换封面在不同出版社出版,实际内容没有任何变化,资源浪费严重.

第二,儿童文学翻译的质量不高,三十年来没有实质性突破.很多儿童文学译者的作品很难经得起推敲,翻译中的错误比比皆是,让人怀疑译者的语言能力,而更多的错误指向了译者的责任心.我们看到,一些翻译作品中有很多明显的逻辑错误,译文语言明显不规范,这表明译者缺乏为孩子而译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这样的错误之多触目惊心,让人不能坐视不管.

我们发现,译文质量没有实质性突破,这一点在一些著名译者身上也体现得尤为明显.儿童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对儿童文学本质以及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有深刻的体认和把握.试想一下,如果译者不懂儿童文学的本质,他又怎样与作者实现视域融合,真正进入原作的精神世界,体会作品反映的儿童文化和精神特质?如果译者不谙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他怎能清晰地分析出原文的文体特征及其相应的文体功能以及作者的“良苦用心”?他又怎能在目标语中准确、有效地将这些文体特征再现出来,实现原文的效果?现在国内儿童文学翻译文体学的研究尚未开始,研究成果缺乏,而译者或者根本没有文体翻译的意识,或者对文体的认识和把握非常模糊,其结果是,原文中的童趣和效果在翻译中大打折扣,儿童读者遭遇的是原作不成功的“投胎转世”,其为害甚矣. 第三,儿童文学翻译的地位不高,没有得到应有的基本重视.笔者翻查了《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⑥

《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⑦等一系列中国翻译史专

著,发现儿童文学的译作很少被列入书目之中,其介绍研究非常缺乏,与的洋洋大观形成鲜明对比,这凸显出儿童文学翻译在翻译文学中的边缘地位.我们认为,儿童文学翻译是翻译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影响到儿童读者,对翻译文学的整体走向以及儿童文学的萌发和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更对国家的语文教育和下一代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理应受到应有的重视.

第四,缺乏儿童文学翻译的批评体系.儿童文学翻译的市场非常繁荣,然而多年来却没有形成检视和批评机制.当然,这并不是读者不关心译作的优劣,在一些购书网站上就有读者自发的评论.然而,国内现在并未形成成熟的儿童文学翻译理论,也未形成相应的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理论体系,更没有读者、研究者、出版社、职能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儿童文学评价机制,其结果就是质量不高的译作大行其道,复译、重译现象严重,没有实质性超越.此外,国内缺乏对儿童文学译者的关注、对儿童文学翻译家的批评.大部分儿童文学的译者不被人知,完全失声;与此同时,一些知名的译者被过度夸大,其作品中存在的明显问题不被讨论,自然没有任何改进.这种形势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缺乏批评的理性土壤,另一方面也是儿童文学以及翻译在中国文学系统中的边缘地位造成的.如果这一局面不加以改变,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的质量就很难提高,中国的儿童读者就享受不到应有的阅读乐趣.

改革开放来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的演变与得失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儿童文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五、结语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的梳理,我们发现中国的儿童文学翻译在数量上、种类上和视野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儿童文学翻译具有鲜明的经典意识并逐步与世界儿童文学同步发展,翻译热潮越演越烈,已成为21世纪的壮丽景观.然而,我们也发现繁荣背后存在的严重问题,复译过多、质量不高以及翻译批评的缺失都困扰着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我们呼吁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儿童文学翻译理论的研究中来,逐步建立儿童文学翻译批评体系,既重视传承和借鉴,又重视理论突围和实践突破,为中国的儿童读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① 王泉根:《20世纪下半叶中外儿童文学交流综论》,《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30页.

② 方厚枢:《新中国少儿读物出版50年》,《出版科学》1999年第4期,第14页.

③ 刘杲主编:《新中国出版五十年纪事》,新华出版社1999版,第177页.

④ 韦苇:《中国儿童文学师夷说》,《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53页.

⑤ 陈晓莉:《20世纪90年代外国儿童文学译介》,《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93―94页.

⑥ 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⑦ 赵稀方:《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