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治渝打出红黑组合拳

点赞:2943 浏览:70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个个权倾一时的高官,因为涉黑,纷纷落马.重庆,这座中国西部最大的直辖市,在薄熙来治理下,以雷霆万钧式的,突入公众视野,声势逼人.在这背后是薄熙来在重庆打出的治官、、唱红的组合拳.

3万名警员,7000人在参与,为,成立了204个专案组,14个横行多年的黑社会组织被击溃,24名黑恶团伙头目无一逃脱漏网,近 200名团伙骨干成员全部被缉拿归案,2000余名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被抓捕.

一个个权倾一时的高官,因为涉黑,纷纷落马.

民意井喷――“群众通过手机短信、来电来访等方式,提供线索1.4万多条,其中80%为实名”,在著名的天涯论坛上,支持的帖子、评论高达几十万条,有民营企业家为了表达感激,欲筹资1000万,发起成立全国首家“基金”等

重庆,这座中国西部最大的直辖市,在薄熙来治理下,以雷霆万钧式的,突入公众视野,声势逼人.

治官:“官不聊生”

很多人记得薄熙来2007年11月刚刚被任命为重庆市委书记的时刻,那时,他们对这位即将到任的政治明星,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薄熙来没有让人失望.

2007年11月30日,在履新大会上,他向在场的几百位重庆高级干部表示:“党政领导一定要风清气正,取信于民.我已经和开来(薄的妻子谷开来)商量好,决不允许任何亲友以及身边的任何人在重庆图方便、求特权.”

“如果大家听到有谁打着我们的旗号在重庆办事情,请一定坚决制止并告诉我们.”薄熙来的话,成为第二天媒体的头条.

那时,一位熟悉官场的观察者用“官不聊生”这个词来形容薄熙来治理下的重庆官场.

薄熙来治渝打出红黑组合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现代经济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履新后,薄熙来将重点放在了治官身上,他认为这是问题的核心.

他主政重庆的第一把火,烧向了领导和干部――2008年3月,在他主持下,重庆市渝中、九龙坡等7个区县的一把手进行了调整.

一批官员在2008年的春天,被纪委“双规”,他们是:重庆市规划局原局长蒋勇、原副局长梁晓琦、九龙坡区原区长黄云等.

媒体评沦,薄熙来新官上任,引发官场地震:“7区县换帅,7高官受贿被双规.”有人说,薄熙来一上任便“迅速抓住了阻碍重庆大发展的关键问题”.

重庆直辖以来,干部多为本地人提拔而成,关系盘根错节.2008年初,薄熙来在重庆基层调研,发现一些重庆干部视野狭隘、素质不高,尤其是对现代经济不熟悉,个别区县领导甚至对经济术语“一问三不知”.

基于这种状况,薄熙来开始整肃官场,除去“换帅”和“双规”这两种非常规手段,为外界称道的,是他“训官”――举办“领导干部现代经济知识培训班”,学员都是各区(县)的书记,区长,薄熙来亲自上课.

在培训班上,薄熙来给重庆官员“泼冷水”――历数重庆与中国诸多地方发展差距,直言是“睁大眼睛看中国、看世界”的时候了――“能不能搞好扩大开放,关键在领导,核心在干部”,“重庆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率先解放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对于最基层的官员,薄熙来让他们回炉深造――2008年,重庆市人事局等下文,要求全市机关单位35岁以下、未取得大专学历的在职人员到 12所在渝高校进行脱产学习,否则,一律不得提拔.

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争议,有媒体发出疑问:高素质的公务员可以速成吗然而,在“胡萝卜”(政府给进修文凭的公务员提供补贴)加“大棒”的政策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基层官员走进课堂、捧起书本.

薄熙来还大规模引进新鲜血液――2008年,重庆市启动《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5年内面向全国择优选派3万多名高校应届生,充实乡镇机关和农村.

2009年5月,薄熙来更是将官员赶进了基层一项名为“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在重庆市轰轰烈烈展开.


治民:“红色浪潮”

治官,是薄熙来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对民众的治理,薄熙来颇费了一番思量.

2008年5月30日,儿童节来临前夕,他前往巴蜀幼儿园,巴蜀小学,和孩子们一起唱起了50年代的几首“老歌”后,他问小朋友:《歌唱祖国》会不会

“不会.”孩子们的回答,让薄熙来很失望.

临行前,他告诫随行人员:一个民族要强盛,培养年轻人昂扬、健康的精气神很重要.孩子们光念书还不行,光搞知识教育,最后可能学成个书呆子等

不久,重庆市《关于广泛开展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的意见》下发,“唱红歌”成为各部门在重要纪念日的必要活动.

《重庆日报》每天在重要版面刊载红歌,重庆卫视开辟红色经典《每日一歌》,一批文艺骨干和积极分子组成教歌小分队,向群众传授红歌等

仅仅这些,是不够的.

其后,薄熙来亲自定名的小册子《读点经典》出笼.

在已出到第九辑的小册子中,你可以读到《论语》、《孟子》,也可以看到的《沁园春雪》和刘伯承的《出益州》,亦有纪伯伦的《名誉》.

能说明薄熙来对这本小册子重视的是:该书出版前六辑,他几乎每篇文章都审读过.最初,书的开张、纸的好坏,甚至封面图案,他都要过问,里面选取的“红色经典”,他更“会提出自己的建议”.

现在的《读点经典》,销量已高达 30多万册――重庆近6000名市管干部和2万余名各级干部几乎人手一册.

薄熙来还鼓励人们发“红段子”――“2009年第二届红色短信创作传播大赛”,他发出首条参赛短信:“我很喜欢的几句话:‘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就最讲认真’,‘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这些话很精干,很实在,也很提气.”

据说,薄熙来的这条“红色短信”转发已超过1600万次.

在一次文化宣传工作会上,他透露,自己的目标是,用红色文化来“塑造人”,“抓未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首当其冲的是,“领导必须到位”,“领导干部要树立抓文化就是塑造人,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未来的理念”.

重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厅级干部告诉记者,在一次小范围的会议上,薄熙来提到,之所以在全市开展轰轰烈烈的红色文化运动,是想从意识形态的层面来进行民众改造.

环境:栽绿留白

走在重庆,会看到很多新栽的香樟或者银杏.履新不久,薄熙来对重庆的定位是,“内陆改革开放的高地”,但这个并不具体的目标“在官员中引发了一些议论”.

很快,“改革开放的高地”被“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所取代,成为薄熙来治渝主线.

“平安重庆”引发了“扫黑风暴”,对于“宜居重庆”,薄熙来则从改造旧城开始,“用3―5年时间,投入1000个亿把主城九区的危旧房全部改造”.而“森林重庆”的目标则是,用10年的时间,完成新造林1100万亩.

2009年8月25日,在忠县考察时,薄熙来更是让忠县县委书记朱曦颜和县长刘贵忠对着媒体的镜头举手宣誓:“一定把忠县的树种好!”

在大连时,薄熙来以治理城市环境而出名,建设了诸多耗水的草坪,而在重庆的栽绿,则被一部分人戏称为“大树进城”.这些大树是否将道路变窄使堵塞状况更严重,是否遮挡了司机视线造成安全隐患―位市民如此质疑.

薄氏风格

薄熙来治理重庆仅23个月,可已给重庆留下深刻烙印.

一位熟悉他的官员告诉记者,薄熙来讲话很口语化,往老百姓的路子上靠.比如,在参加“红色短信”大赛启动仪式上,看到湖南、四川等省市的电信部门也都赶了过来,薄熙来说,好啊,来了这么多兄弟省份,都是好哥们!

“一个如此级别的官员,‘哥们’竟然从他嘴里说出来等”这位官员坦言,他是非常惊讶.

薄熙来曾说,“咱重庆人体质不错,能爬山,但个头儿不行,居然排在广东之后!咱比不了东北和山东大汉,但要有志气和广东的朋友们一比高低!”全场又是掌声和笑声.

大部分时间,“薄熙来笑眯眯的”,然而,其强硬、铁腕的一面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重庆出租汽车司机罢工,薄熙来邀请司机代表召开座谈会,媒体直播.在对话中,出租车司机大倒苦水,一位加气站工作人员想推托责任,被薄熙来打断:“好的,你就讲到这儿可以了,今天我主要是听司机们讲.你不要讲了.”

到下面的一个贫困县调研,书记、县长都出来接待,薄熙来听完介绍,突然笑眯眯地来了这么一句:都说你们这是贫困县,看你们这身材,像贫困县吗

重庆施政600多天,薄熙来给当地官员留下的另一印象是他对等老一辈人经典语录的熟稔.一位热心网友统计发现,仅就公开见报的薄熙来讲话,引用的语录就高达31次.

为何薄熙来如此热衷在重庆推行红色文化,热衷语录

重庆思想界的多位人士表示,这和薄熙来的家庭出身以及自身成长道路有关系,“他们那一代人受的影响很深”,“家庭影响也很大.”

原辽宁大学校长、和薄熙来熟识多年,被薄熙来视为师长的冯玉忠先生告诉记者,根据他的观察,薄熙来到重庆,还是“理想主义色彩过于浓厚”,追求完美.“他是所有静止社会的敌人.”冯玉忠说,但“总体上,还是越来越成熟了.”

(摘自《人物周报》2009.10.5)B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