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伤2016年第8期

点赞:32655 浏览:1551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铁,似乎已成为了德国的一个符号,象征着他们不可阻挡的钢铁意志,铁血雄心.在俾斯麦铁血政策的影响下,德国得到了统一,并在欧洲发挥着其卓越的影响力.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塞和约》,严重影响了德国的经济发展,进而导致了德国的政治灾难——法西斯政权上台.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的《纸与铁》,正是一本以全新的经济视角来剖析这段历史的好书.

对当代中国人而言,通货膨胀已不是一个令人感到陌生的概念,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手里的资产贬值.从历史上看,近有2008年最高月度度通胀率达到79600000000%的津巴布韦通货膨胀,远有历史上通胀率最惊人的1946年匈牙利通货膨胀.而德国1922~1923年间的通货膨胀,虽然不是最严重的一次,但却是全球经济学界每当提到通货膨胀时第一个想到的案例,其经典程度不言而喻.尼尔·弗格森在《纸与铁》中并没有将视线局限在1922~1923年的通货膨胀高峰,而是将视线放远到1897年,如其所言,这是一个更长的“通货膨胀时代”,目的是要追根溯源,深入探讨德意志帝国为何逐渐染上了通货膨胀的顽疾,其后果又是什么.


《纸与铁》中的“纸”,是指维持经济运行的纸币;“铁”则是指运输货物、护卫船队的钢铁舰船.全书从德国最重要的港口——海事贸易繁荣的汉堡谈起,逐年将政治与经济结合分析,直至最终严重的通货膨胀对后世的影响,尼尔·弗格森旁征博引,大量使用图表数据,形象清晰地展示了20余年通货膨胀发展的过程,描写了那个硝烟背后的战场.要知道,这并不是一本定位为通俗的经济史图书,而是一部具备学术性质的著作.尽管如此,弗格森仍能用纯熟的叙事手法,将其写得如小说一般诱人——吸引读者一点点读下去,探索庞大数据之间的朴实联系,经济对政治的深刻影响.

时至今日,尚有不少经济学家为通货膨胀辩护,有观点认为德国1922~1923通货膨胀刺激了国内经济增长,促进了就业,还帮助德国减少了赔款.针对以上观点,弗格森在《纸与铁》中认为,持续恶化的通货膨胀只能遏制投资,营造虚检测的繁荣,在数目层面掩盖危机的真相,还会对资本市场与银行体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除此之外,通货膨胀对当时的政治、社会局势也毫无稳定的作用,因为它造成了国家信用的丧失,使德国成为无政府局面的温床,甚至说是法西斯政权上台的直接推动力也不为过.他逐一反驳为德国通货膨胀辩论的言论,有理有据,条分缕析,让人受益颇丰.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读者是一个对经济史并不了解的人,很容易想当然地觉得为通货膨胀辩护的观点是错误的,却不知这些在学界内是很有影响力的观点.因为平时我们说通货膨胀不好,是站在“不稳定”的角度感受它的,殊不知在谈论一个国家的经济时,通货膨胀可以是一种财政策略,考量优劣的标准是国家财政状况、社会稳定与否等要件发展的最终结果.

帝国之伤2016年第8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观点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一个国家要稳定——特别是战后要稳定,必须有稳定的货币,这是弗格森的观点.一战后的那些战胜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制定了计划,但他们没想到当时德国国内的任一势力都无法抗拒通货膨胀政策的诱惑.即便强腕如希特勒,也只能尽量压制通货膨胀,而无法根除.德国的强大无人质疑,但它在历史上衰落的根源在哪呢,无疑是货币——“纸”.《纸与铁》中透出的道理,不仅局限在“战后”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应当说在和平的今天,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纸与铁》不但适合经济学爱好者、历史学爱好者,也适合每一个关心社会状况、当下生活的读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