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术语史述略

点赞:4361 浏览:1325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营造术语指在从事与传统建筑相关的营造活动时涉及到的专有名词和做法的名称,是表示概念的专门用语.现代以来,诸多学者都做过相关的系统研究,其中关于北方官式建筑营造术语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而在福建闽南地区,目前对传统建筑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空间、结构、装饰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有关营造术语的研究成果则较为零散,也没有对相关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的回溯和总结.本文通过梳理闽南地方史志所记录的传统建筑营造术语和现代学者的术语研究成果,以时间为序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闽南地区营造术语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术语;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TU-0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1-0054-04

1.前言

术语是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是标记科学、技术和艺术等各个专门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征、关系和过程的名词,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单义性和系统性.它是人类科学知识的语言投射,也是交流、传播和发展科技知识的载体.对术语的整理、规范和协调工作,本质上就是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梳理,在科技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作用,该项工作也是专业领域研究人员不可推卸的学术责任.

各种营造术语.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最先接触到的内容之一,做好建筑历史领域的术语建设和规范化,对于我国的建筑史学研究乃至中华文化的传承来说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早在我国的北宋时期,李诫编修宋《营造法式》.时就曾通过“考究经史群书,并勒匠人逐一讲说”的方法获取营造用语,并在该书第一卷“总释”中对文中出现的名词做了规范诠释;清工部《工程做法》.在详细说明官式建筑营造做法及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记录了大量营造术语,为后世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因此,这两部典籍被梁思成先生高度赞誉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文法课本”.学者们在这两部典籍的基础上,已经进行了大量关于营造术语的研究,也推出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但是,我国各地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语言环境均不相同,营造术语实际上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相较上述基于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两部典籍所获取的北方官式营造术语的大量性研究成果,笔者所在的闽南地区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传统建筑的空间、结构、装饰等方面,虽然都有涉及术语的解读和使用,但是专题研究相对较少,已经不能满足日益细化和专门化的学术发展.因此,本文以时间为主线,通过梳理地方史志和现有研究成果,对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术语的记录和研究历程作简要的回顾,明晰相关的研究方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古代社会时期

我国古代社会时期的建筑技术和术语名词主要靠工匠间的口耳相传,少有文字记录.闽南地区目前还没有发现公开发行的古代营造技术典籍,术语名词也未有系统记录.但是历代闽南各府、县史志在相关记载中均涉及到营造术语的使用,这些记载虽然不是有如现代学者有意识的专题研究,却真实的记录了古人对营造术语的使用情况.因此,笔者以公开发行的闽南地方史志.作为重要的基础资料,从中搜集相关的营造术语,以便于了解当时的术语使用状况.

例如,修于乾隆年间的《乾隆泉州府志》.中“封域”、“都里”、“桥渡”、“城池”、“公署”、“学校”、“坛庙寺观”、“宅墓坊亭”等卷内容皆与营造活动相关,并涉及众多营造术语,如卷十三“学校一”中“等成化十七年大水,东庑坏,知府陈勉修,通判萧贵路葺礼殿明伦堂,堂后建穿堂等”中“庑”、“穿堂”,以及卷十六“坛庙寺观二十五”中记录龙山寺的“山门而坏,神启殿栋木半朽”中的“栋木”,等等.《道光县志》.中“域池志”、“关隘志”、“津梁志”、“古迹志”(附宅坊)、“公署志”、“学校志”、“祠庙志”、“墓志”等卷内容与营造相关,记述较为重要的建筑事件的同时也记录了当时使用的闽南地方营造术语,如“公署志”中“移巡捕厅供给所于照墙外,北向坐等”中的“照墙”及“等司辖仓埕二十所,日南崇等”中的“埕”.《光绪漳州府志》.卷七“学校”中“知府刘芳发重修文庙两庑及过水亭”中“庑”和“过水亭”;“三十二年,墙壁倾颓,柱椽朽坏,两庑门堂几不蔽风雨”中的“柱”、“椽”、“门堂”等名词术语.

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术语史述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传统建筑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古代社会时期的地方史志所记载的闽南营造术语,虽然不是具有学术自觉性质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地方史志基本上是由当地人采用地方用语进行撰写,这些术语也由此饱含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历史性和原真性,同时也可为今后的闽南术语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线索.

3.20世纪初期至新中国成立前

自“五四”运动爆发和“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社会变迁,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术研究者的思想也因此产生了极大的变动.基于当时的文化背景,对于本研究较有意义的材料之一仍是民国时期的地方史志.如《民国南安县志》卷四十六“艺文”中“廊后立寝殿,可以燕息,前辟门庭,可以踉跄由阶而升”记录的“廊”、“门庭”、“阶”等术语;《民国厦门市志》.卷三“大事志”中“九月初二日,怀德社石埕街火,三日始熄”中记录的“石埕”一词,卷五“建置志-公墓做法”提到的“柱脚结二尺方,墙脚结十六寸厚,概用粗石,角造灰泥浆”,详细说明了公墓营造过程中的技艺及术语.另如《民国金门县志》卷十三“书对联粘门柱”,“书吉祥字于屏户”中记录的“门柱”、“屏户”;《民国同安县志》卷七“建筑”中“仅葺数椽,以蔽风雨”记录的“椽”及卷二十二“礼俗”中“等人初死移出川堂等”记录“川堂”等术语;以及1933年出版的《厦门南普陀寺志》在“寺考”一章中记录的“高数丈,两层蹿(蹿)角式”、“后面有披厦多间”等,都是以地方用语对当时营造名词的记录.1948年出版的《新志》卷一“大事志”第四篇“的古迹”中,罗列了几处名胜古迹及其分类和分布统计,也提到了少量营造术语.这一时期府、县志所涉及的传统建筑营造术语,其基本特点和性质与上述古代闽南地方史志记录方法类似,此不赘述.此外,1930年中国营造学社的成立拉开了我国自主研究营造历史的大幕,在1930年到1946年间对古代建筑遗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学术成果,其中涉及闽南一地,有1934年6月出版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三期中“泉州印度式雕刻”一篇,原著为印度人库玛拉耍弥,由刘致平先生翻译,着重说明了泉州开元寺大殿内石刻做法及故事缘由,文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如“檐柱”、“华版”、“束腰”等,均来源于宋《营造法式》中记录的名词.梁思成先生在学社末期所著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也有对闽南传统建筑的研究,如第六章“五代、宋、辽、金建筑”中“双石塔”提到的镇国塔、仁寿塔“各层塔身八隅雕出圆柱,上为阑额,柱额之间为门或窗额及搛柱等”中使用的“阑额”、“柱额”、“搛柱”等名词,也多是采用《营造法式》中的术语.

这个时期的虽然已经出现了像中国营造学社这种专门的研究建筑历史的学术机构,但是由于此时对国内传统建筑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加之营造学社成员学术背景和研究基础等原因,还没有条件到闽南地区展开深入调查,因此研究成果也无法严格区分术语的地域性,基本都是用北方官式建筑营造术语来描述闽南建筑.

4.新中国成立初期(50-60年代)

建国后,为了尽快掌握国内文物建筑的基本情况,有效地做好保护和管理工作,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行了第一批全国文物建筑普查.随着调查工作的推进,逐渐在福建、浙江和广州等南方地区发现各时期的古代建筑经典案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建筑史学研究的实物体系,陆续有更多的学者关注闽南传统建筑,进而投身于这一建筑体系的研究探索.

但是,当时大多数研究者的学术背景基本源于北方官式建筑,仍习惯使用在宋《营造法式》和清《工程做法》两部古代典籍基础上形成的北方官式营造术语描述闽南古代建筑,如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整理的《福建省专区破坏古墓情况调查报告》(1953年)、庄为玑先生的《谈最近发现的泉州中外交通的史迹》(1956年)、石光中学史地教研组发表的《六胜塔――侨乡名胜之一》(1956年)、吴文良先生的《泉州宗教石刻》(1957年)、林钊先生的《泉州开元寺石塔》(1958年)、《泉州开元寺大殿》(1959年)和《泉州九日山摩崖石刻》(1962年)、怀华先生的《福建华表山摩尼教遗址》(1958年)、曾凡的《闽南新发现的历史建筑物》(1959年)等文献和著作,其中涉及形容闽南地区古代建筑相关的营造术语“柱础、龛、檐廊、须弥座、望柱、倚柱、覆盆、经幢、华表、佛龛、栌斗、华拱”,等等,基本均来自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则例》.包括1965年成书、由刘敦桢先生主持编著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第六章“宋、辽、金建筑”中提及泉州开元寺仁寿塔,所使用的术语名词亦是如此.

这一时期对闽南传统建筑的研究已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研究处于初始阶段,营造术语名词没有得到系统挖掘和整理,研究者仍然大量使用北方营造术语描述闽南传统建筑.虽然这种方法易于大多数学者理解和使用,却也存在着较大的弊端.首先,闽南传统建筑极富地方特色,施工做法和术语名词自成体系,只用北方官式营造术语难以满足描述闽南传统建筑的全部需求,同时也抹杀了对方言文化的传承,忽视了地域建筑和方言文化的关系.而且在营造术语专题研究出现之前,术语名称和做法工艺一样,基本靠当地工匠口耳相授流传下来,但闽南地区方言与北方语系差别极大,用口语来记录术语名称不可避免会产生音异、字异等问题,同一构件可能会有几种名称,且难以与北方建筑名词一一对应.

5.20世纪七十年代年至今

十年导致国内学术停顿,建筑界的研究也出现了断层.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跨入一个新的时期,1980年代初国内开展了第二批全国性文物普查,建筑界更加关注闽南传统建筑,不少学者开始专门研究这一建筑体系,并涌现出大量闽南传统建筑的研究成果,但是仍以北方官式营造术语描述闽南传统建筑的情况居多,如1987年出版的高轸明、王乃香所著《福建民居》等等.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学者们在前期大量相关研究的积淀下,开始有意识的记录和整理闽南地方专用营造术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研究模式:

5.1基于传统建筑实物的术语记录和整理

1991年泉州历史文化中心主编的《泉州古建筑》中从泉州城市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模式到泉州古建筑的研究成果都有较为详尽的资料汇集,其中包括大量实测图纸.该书除使用北方通用术语外还提到了少量闽南传统术语名称如“粉墙、栋路、通梁、斗座、合脊收规”等.

1995年泉州市建委修志办公室编修的《泉州市建筑志》中使用了部分闽南当地术语进行表述.1996年出版的由福建省泉州市建设委员会编著的《泉州民居》中展示了大量民居实物照片,并配有相对简洁的文字说明,提到了如“出丁、见梁、露齿、榉头、屏步(部口)、照墙、单落厝、丁排厝”等富有地方特色的营造术语.

1996年出版的由黄汉民、李玉祥二位先生所著的《老房子-福建民居》以实地拍摄的照片为主,辅以简洁的文字说明,较为系统的介绍了福建不同地区民居的特色与风格.在其中有关闽南传统建筑的章节中提到了如“护厝、榉头问、塔寿、风鼓座、柜台角、乌踏”等闽南术语名称.

1998年出版由吴幼雄等主编的《泉州史迹研究》中“古民居与宗祠”一章提到了较多闽南地方术语名称如“天井、后轩、大埕、照墙、间张”等.

2003年出版的由戴志坚先生所著《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中将福建各地区的民居与台湾不同地区民居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提到了部分闽南营造术语;作者之后出版的《福建民居》(2009年)等著作开始大量运用福建地方营造术语.

2006年出版的曹春平先生所著《闽南传统建筑》一书,对闽南传统建筑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讲解.该书主要章节涉及建筑名称、大木作、砖作、石作等多方面的营造术语,并在附录一作了闽南传统建筑与《营造法式》、粤东传统建筑、清官式、《营造法原》的名词对照表,通过将几种不同体系的术语进行比对,分析其中的联系与差异,从而更直观的体现出闽南营造术语的特色.附录二还有“闽南传统建筑辞解”,对部分营造术语作了简要释义.5.2基于工匠传统的术语记录和整理

1998年在香港出版的由泉州匠师林文为口述,杨思局、曾经民记录整理的《闽南古建筑做法》从记录工匠的施工做法入手,对闽南古建构造技术作了系统的说明,较为细致的展现了泉州地区工匠间传承的营造技艺.附录中还有“闽南地区与全国古建筑部分名词对照表”,较为直观的将闽南地方营造术语与北方官式通用术语进行对比,并有简略释义.该书不仅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对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术语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此种基于工匠传统的研究逐渐增多,如东南大学朱光亚先生主持的“东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工艺抢救性研究”等课题进一步加强了对我国南方的地域建筑文化、匠作传统和遗传基因的理解和保护,在此基础上形成《福建传统大木匠师技艺研究》一书(张玉瑜著,出版于2010年)以采访福建营造工匠为基础,总结各地区的匠师技艺,并将营造术语与当地方言进行对比,发现在长期的技艺传承中很多名称偏离了本来的发音,导致所对应的术语名词发生变化,这些事实对今后的营造术语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该书还在采访工匠的基础上,收入“营造名词解释”(附录三),汇集了较多工匠中流传的营造术语及其释义,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2013年新近出版的《闽南民居传统营造技艺》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三维数据库”项目的子课题,现场跟踪仿古建筑的施工过程,采访大木、小木、彩绘、石雕、泥水等匠师,从田野调查和史料分析人手,全面系统地记述了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产生和传播环境、历史沿革、匠师谱系,对闽南民居的空间布局、设计选址、营造过程、技艺特点及风俗禁忌等进行了整体介绍.书中也记录了大量鲜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营造术语,是术语研究资料的重要补充.

5.3闽南营造术语的专题研究

除了上述基于建筑实物和工匠传统的术语记录和整理外,还有以下针对闽南营造术语名词的专门探讨和研究.

林方明的《泉州古民居建筑名称源流》(2004年)中从不同领域的古籍中稽索出部分闽南古民居建筑名词的来源,并根据这些基础资料结合闽南当地语境对术语名词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释义,如“泉州话称房屋为厝,即取义于‘安置’之义.这正反映了中原汉族人民举家辗转流徙到泉州的初期居住情况.――初无定所,随时安置,所以把自己临时的住所命名为厝.”

关瑞明、陈力的《泉州官式大厝的词源及其读音释义辨析》(2006年)以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具有同源的特点为依据,对泉州官式大厝中的“厝”的读音释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展示了泉州官式大厝的渊源及其各个室内空间的名称、读音、释义与属性义音.


此类研究从词源及读音出发,站在语言学、文化学的角度上,研究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术语的源流变化及读音释义,开始逐渐深入到术语研究的核心层面,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同属闽南语系的台湾地区的营造术语研究起步较早,对大陆的相关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如林会承先生出版于1987年的《台湾传统建筑手册一形式与作法篇》、李乾朗先生先后出版的《金门民居建筑》(1978年)、《台湾建筑史》(1986年)、《台湾传统建筑匠艺》(1995年)、《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2003年)、《台湾民居》(2009年)等成果所体现出来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值得内地研究者借鉴.但是台湾的营造术语与大陆闽南地区仍有所不同,因此,在交流借鉴的同时也要理性对待两岸的术语研究,取其精华并避免用语趋同和抹杀地方原生态语言文化.

综上,在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整体研究日益细化和专门化的基础上,闽南传统建筑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涉及大量闽南营造术语的研究,一些研究者已开始有意识的使用闽南当地的营造术语名词来解读闽南传统建筑.但是由于此类研究开展较晚,研究人员较少,现有的成果仍乏善可陈且不够系统化,研究成果中术语使用较为混杂(地方术语与北方官式术语并存),对术语的释读也远远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术语名词的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认识的不断更新,还需要长时间、反复的研求和修正.

6.结语

研究和解读传统建筑离不开营造术语,闽南传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对营造术语的搜集和整理对于该建筑体系研究的整体深入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学术自省的前提下,今后对于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术语的研究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6.1详细梳理、摘录地方史志和文献中有关闽南营造术语的部分,并稽索其来源;

6.2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采访营造工匠的工作,记录匠师们使用的营造术语;

6.3加强对闽南营造术语的读音、字形、字义辨析及图释说明,使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

6.4借鉴其他地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尽快整理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术语体系.

此外,除了建筑学领域对闽南营造术语的研究,文科范畴内的《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泉州方言文化》、《闽南方言大词典》、《泉州方言研究》、《闽南方言》等辞书类工具书,也从语言学角度对闽南营造术语用词、用字、读音等各个方面有所记录和阐释,今后需要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的提取和梳理,以助于闽南营造术语研究的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