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循环经济的?

点赞:20867 浏览:94619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西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四川凉山615000)

【摘 要】

自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呈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长期闭塞落后的西部地区即将迎来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但是,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气候的多样性,导致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再恢复.因此,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各工业企业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已经迫在眉睫.

【关 键 词】

西部大开发战略;循环经济

一、制约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因素

(一)自然因素

西部地区地域广袤,资源丰富,是我国长江、黄河等水源的涵养地,但由于该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森林及草原面积大幅度退化并不断缩小,因此,同时也伴随着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沙尘暴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在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和瓶颈.

(二)人文因素

1.文化教育落后,科研人才比较匮乏

尽管国家正努力实行例如“支援西部”等多项计划,来改变西部地区文化教育落后的现状,但由于西部地区地理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差等多种原因,很多人才都不愿走进西部地区进行开发,而当地产生的人才为追求更好的发展,也选择流向较为发达的经济地区,导致西部地区科研人才比较匮乏,文化教育落后,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人力资源匮乏和社会发展落后的“死循环”;加上由于当地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更拉大了东西部地区文化科技知识和文化的差距.

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循环经济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循环经济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企业发展观念不端正,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首先,工业企业早期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重工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号召,我国西部地区的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其民族经济的发展却被忽视了.发展重工业的特点就是以巨大的环境破坏为代价,取得微薄的经济效益.

其次,企业的最终目标在于以最小的成本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现阶段,不少企业受利益的驱使,发展观念严重不端正.他们只顾企业的经济效益,他们不仅不愿花额外成本发展循环经济,而且在这个缺乏法律、契约等正式制度保护的社会环境下,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只污染,不治理,严重违背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旨意.

3.企业污染治理不当,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城市,在其北部湾近1600公里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以石化、钢铁、林浆纸、制糖、铝业、水泥等大型项目为主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排放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渣,使附近海域被严重污染.据广西环保厅44个海水监测站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北部湾海水质量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根据《2012年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陆源入海污染物占入海污染物总量比例超过95%,11条主要入海河流吸纳的污染物总量达到30多万吨,排放入海达8.9万吨,占全部陆源污染物入量的90.5%.除了工业废水、废渣,周边城市和农村民众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也大幅增多,使得这里的沿岸水质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海域甚至出现了Ⅳ类或劣Ⅳ类水质.

此外,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显示,2000-2010年,西部地区废水排放总量平均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22.2%,呈现出波动性增长趋势.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介绍,2010年西部地区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指数为194,远高于东部地区150的水平.发改委2011年8月发布的节能减排形势预警中,全国有8个省(区)预警等级被列为一级预警,其中属于西部地区的省(区)就有5个,包括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西部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4.宗教信仰和传统观念严重制约了西部循环经济的发展

西部地区主要以少数民族为主,包括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纳西族、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等,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构成我国西部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但与此同时,这些多种多样的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也构成发展循环经济道路上的一大阻碍.

二、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003年7月28日,前任主席在讲话中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作为中国的重要战略思想.在党的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正式列入党章.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而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重复利用,促使资源由传统的“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高排放”向“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再利用―低排放”的资源利用形式的转变,这也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012年11月8日,中国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本次大会强调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而言,其改革目标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污染防治监管体制、生态保护监管体制、环境影响评价体制、环境监测预警体制等等.总之,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具体要求来说,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相应相应十八大的号召,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同时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实现社会经济稳定持久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创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障碍在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较差,在这种形势下,保护生态是第一要务.要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发展循环经济又为重建生态环境创造了经济条件,在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才能达到最大化.

(三)切合当今时代的主题,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012年,世界各国首脑聚集在里约热内卢,参加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这次会议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展,世界各国在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有竞争,更要有合作.欧美地区资本主义萌芽比较早,资本化程度高,他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更注重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而亚非拉等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长期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道路使之尝尽了苦头.要彻底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最小的成本和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使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同步进行.

(四)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作为市场主体,企业的经营目标集中于“低成本,高收益”或者说是“低风险,高报酬”,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企业一般致力于向市场提供初级产品,例如原煤、原油、矿石等等.而这些产品一般只需要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耗费一定的体力劳动,而不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企业进行初级产品的生产,一方面,产品的增值价值不大,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初级产品生产以后,余下大量的残渣,这些残渣有的是可以再循环、再利用的,但由于科技水平不高,这些残渣只能被遗弃,这样不仅造成了自然资源、能源的浪费和流失,也加剧了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但如果发展循环经济,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生产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三、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对策

(一)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强化人们的危机意识

国家和相关宣传部门应该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强化人民的危机意识,可以在充分了解和尊重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适当地开展一些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的宣讲活动,向当地人民普及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知识,提高他们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同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西部民族地区的相关领导人不能为了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以污染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方式是得不偿失的.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二者的关系.彻底改变传统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资源利用形式,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的“3R”(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原则,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目标.人是进行生产活动的主体,要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以转变人的思想观念为切入点,强化人们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二)加大对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并建立激励和惩处机制

一方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因此,国家及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首先,要加大对其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小企业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同时为当地的生态重建做好财力保障,建立生态保护区,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建立天然的屏障等等.其次,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对相应人才发展循环经济的知识技能培训.

另一方面,要积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相关的政策优惠(如减免税费)对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创建示范城市,实施示范工程,培育示范企业和园区等等,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示范区对周边地区的推动和辐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激励的同时,要对那些违背循环经济发展原则的企业给予严厉的惩处,加大相关执法部门人员的工作力度,防止生态环境的二次破坏,把环境保护上升为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

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和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使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管理人员在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当地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在中国的领导下,走群众路线,积极引导当地人民争创循环经济市、循环经济县以及循环经济乡.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四)发展民族地区循环经济的具体参考做法

首先,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角度来说,可以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例如,西部地区气候比较干燥,太阳能比较充足,畜牧业比较发达,利用这些特点,就可以将家禽舍、日光温室、沼气池有效结合在一起,具体运行过程就是:利用太阳能一方面用于发电照明和供人取暖;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太阳能建立日光温室,温室里面种植蔬菜水果,养殖家禽,家禽和人产生的粪便和秸秆用作原材料进行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煮饭、照明等生活能源,而产生的沼气渣,则可以用于蔬果和农作物的肥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循环体,将农业与种植业以及养殖业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农业生态模式.

其次,从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的角度来说,第一,从自然环境来说,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的植被和自然景观变化差异比较大,还有不少稀有动植物,因此,自然风光的可参观性比较优越;第二,从人文环境来说,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比较大.利用者两点优势,西部地区可以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具体做法有:建立特色生态园,综合花果园,民俗风情园、特色养殖园等多种方式,通过观光旅游的形式,将旅游业与农林业、养殖业和民族文化产业有效结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也是全面落实我国科学发展观的不二选择,对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