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国际化策略探析

点赞:25531 浏览:1187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科技期刊的创办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学科的发展水平,2012年,中国科协为加强我国优秀科研成果的对外传播与交流,特设立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优秀国际科技期刊奖”,将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上日程.

多年来,《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通过打造精品学术期刊,在行业内已逐步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下面以其为例,围绕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探讨精品化、国际化科技期刊的培育策略.

立足“大化工”面向国际引人才

作为我国化学工程领域的英文学术期刊,《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自创刊以来,本着走出去、将中国化工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国际化工领域研究成果相融合的原则,报道国内外最新的、重要的研究成果,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1建立国际化编委会,强化编委职能

编委国际化不仅是期刊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更是吸引期刊走向国际化的推动力.1993年,杂志首次成立了国际编辑顾问委员会,为刊物走向世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历届编委换届增补,目前期刊编委会由10个国家的73名成员组成,成为具有相当实力的学术领导机构,确立了刊物在国际学术界的权威地位.杂志充分发挥编委学术特长及学术影响力,强化编委职能,从而实现了由编辑部办刊向专家办刊的转型.

2培育作者群,重视审稿队伍

获取高质量的稿件是一个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着对创新性强、学术水平高和具有前瞻行的学术论文首发原则,编辑部采取了一系列策划组稿措施.在编委的指导下策划本专业的选题,跟踪、组稿本专业的国际热点文章高水平的综述.与此同时,杂志高度重视其审稿人队伍建设,下大力着手审者数据库的构建,通过对审者资源的整合、维护完善及优化,拥有了一支以陈家镛、余国琮院士为顾问团队,以行业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审稿队伍,为期刊的办刊方向和学术影响力保驾护航.审稿人队伍建设过程中,拓展国际审稿人、开展国际审稿这项工作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对期刊编辑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专家协助办刊的经营模式下,编辑的学术审查、学术交流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经过多年摸索,尝试不同的途径,如由编委推荐、遴选投稿中的引文作者作为待选专家、让已在本刊发文的国际作者试审、检索权威学术文献数据库等,将国际审稿工作逐步推进.

3培育引进并重,加快出版人才队伍建设

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期刊的质量.在专业领域,编辑要主动学习,注意追踪学术前沿、掌握新技术,提高把握学科发展态势的能力.在业务领域,应积极参加化工出版社、国家新闻出版、中国科协等组织举办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编辑自身的素质,不断总结积累办刊经验.培养人才是基础,引进人才是重点.编辑部将着手引进国际上有较强科研背景、有较高国际视野的科研人员1-2名从事专职编辑或编辑工作,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打造精品抓学术创新确保编印质量

自创刊以来,《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就坚持高标准办刊,严格执行“三审”制,对文章从定位、内容及规范三个角度进行严格审查.在稿件处理流程上,编辑部采用的是专职编辑和编委专家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即编辑初筛、编委初审、专家评审、编委终审,强化学术审查,保证了期刊的学术质量.另外,科技期刊要实现国际化,其封面与编排格式,如刊名信息、国际标准统一刊号、论文标题与摘 要的完整性、关 键 词、作者的详细地址、参考文献著录等必须符合国际惯例.在彰显自身特色的同时,还需符合国际规范,以便于读者引用.

学术期刊国际化策略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化学工程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运用新技术建数字出版平台

学术期刊国际化,对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网络的传播能力也提出新的挑战.《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现采用的是由国内软件公司开发的马格泰克采编系统,与当前国际一流的在线投审稿系统ScholarOne相比,因其性价比较高,且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数据库资源的流失,而被国内期刊编辑部广泛使用.编辑部对现有数字出版平台进行优化,实现了文档结构化技术和文献支撑数据库在审稿过程中的充分应用,使稿件在线处理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回顾20多年的办刊历程,《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在学术水平、出版质量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这些年的发展和进步,更让我们认识到找准期刊定位,确定办刊宗旨,坚持精品化、国际化的办刊方针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