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

点赞:21151 浏览:95555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法律基础》课是部队院校面向非法学专业学员所开设的必修课,从性质上讲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对学员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培养学员的法律思维习惯,增强其学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从而提高依法带兵、依法管理部队的能力.如何提高本门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每一名军校法律教员深思.笔者结合自身的法律教学实践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法律基础;法制教育;教学质量

依法治军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必然要求,为切实贯彻依法从严治军这一根本方针,就必须加快军队法制建设的进程,造就一支具备较强法律素养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而军校学员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其法律意识,对依法从严治军显得尤为重要.《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部队院校根据总政治部的规定开设的,对学员进行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的必修课,应该在提高学员法律素养,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综合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近年来在《法律基础》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对如何提高本门课的教学质量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科学认识《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和作用

要提高《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质量,首先要对这门课的性质和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法律基础》课作为院校教育改革后,在学历教育阶段针对非军事法律学专业学员开设的唯一一门法制教育必修课程,与另一门法律选修课《官兵涉法问题》相比,其教学要求更为严格.《官兵涉法问题》更多的是一种普法教育,是对一般法律知识的传授,其教学目标是实现学员的知法、守法;而《法律基础》课则更重视法律理论的学习,强调对法律思维方式的传播,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具备较高法律素养的现代化军事人才.这就需要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章内容进行整合与提炼,在讲授相关法律基础理论的同时,尽可能地用理论背后蕴含的法律思想影响学员,增强其学法、守法、护法的意识,使学员能够在先进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把握好自己的政治方向,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出一支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符合军队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最终实现《法律基础》课的根本教学目标.

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法律基础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实现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条件

(一)全面提高教员队伍综合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法律教员队伍,是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法律教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为内在驱动力,教员静下心来埋头钻研业务,自觉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教员应具备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分析能力.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教员应当能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资源,并能对为数众多的信息资源进行去伪存真、加工整理,最后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再次,教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在知识高速更新的信息时代,法律的滞后性决定了需要不停地对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教员只有自觉学习新知识,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除此以外,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法律教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充分了解教学对象基本情况

《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对象是合训院校非军事法律学专业的学员,了解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其特点的研究,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获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就警官学院而言,作为“合训分流”教育模式中的学历教育院校,学员的组成比较复杂,大部分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但士兵考学生、士兵提干生也占了一定的比例,甚至还有部分干部子女特招生.一方面,他们处于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特殊阶段,在心智和行为上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的文化基础和认知能力又参差不齐,虽有一定的法律常识,但缺乏对法律理论知识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系统培训.这就要求教员掌握学员的特点,正视学员的差异,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牢固树立“主体教育”理念

对《法律基础》课而言,确立“主体教育”理念,就是要求教员唤醒学员的主体意识,承认并尊重学员在法律教学各个环节的主体地位.弗莱雷指出:“真正的教育不是为谁的教育,也不是关于谁的教育,而是学生必须参与到教学的形成过程中的教育”.因此,在法律教学实践中,教员应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力争形成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应把学习的主动权彻底交还到学员手中,激发其学习法律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体验探索而获取知识,增强学员积极主动参与法律学习的意识,从而真正从学习的“奴隶”转变为学习的主人.这不仅是学员获取法律知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需要,更体现了信息社会对创新型军事人才的需要.

三、着力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举措

优选教材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目前,《法律基础》课的实际课时为50课时,但就课程内容来看,涵盖了法理学、宪法、实体法、程序法、军事法规、法等方面的内容,知识点涉及面广,要求学员掌握的知识量相对较大.要处理好课时安排和课程内容讲授这样一对矛盾,就要求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从优化学员法律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和整合.若面面俱到,就会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缺乏针对性,什么问题都讲,却什么都讲不清、讲不透.因此,建议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形成必讲内容、导读内容、自学内容和补充内容四大板块,这样既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又给学员留下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空间.教员在讲授法律知识的同时,还应重视《法律基础》的育人功能,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丰富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保证知识传递的有效性,极大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法律教学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灌输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外,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大教育家孔子对启发式教学法的精辟论述.启发式教学法的核心精神是强调对学员进行引导,激发学员的求知欲和学习自主性,在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员所掌握的具体知识并上升为能力的过程中,促进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2.情境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强调在法律教学过程中,教员应在一定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结合特定教学内容和学员的特点,有针对行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并引导学员参与其中,从而培养学员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研讨式教学法.教学并不仅仅是教员对学员的单向知识灌输,更重视教学双方在平等基础上进行互动交流.研讨式教学法由教员预先设计选题,并给予学员一定的课前思考时间,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员的组织引导使学员针对该选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再由教员进行总结和提升.该教学法能通过学员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员的教学主体作用.当然,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法律教员根据课程内容和学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扩展教学手段

除传统的教学手段外,教员还应适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做到课堂教学与开展法律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学员日常行为养成相结合,以进一步增强和巩固《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如,可以利用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组织学员观看《人生警戒线》法制教育光盘,以部队发生的真实案例给学员以启示;可以组织学员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使学员亲身体验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增强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组织学员走出学院,有选择性地参观一些法制展览,或者到法院参加旁听,甚至参观附近的看守所、监狱等场所,将学员对法律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此外,还可利用每年五月的“普法宣传月”活动,集中学员进行普法教育,并开展法律咨询活动,使学员牢固树立遵章守纪和依法处理涉法问题的观念.

当然,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教员还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质,充分运用校园网、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现代信息教学手段,使学员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增加课堂授课的信息量.应注意的是,信息教学手段仅仅是法学教学的一种技能而非教学目的本身,教员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将过多的精力用于追求对相关信息设备的操作上,而忽略了对自身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末倒置,势必对教学效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法律教员只有认清了本门课的课程性质、地位,较好地把握以上提及的条件和具体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