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点赞:4718 浏览:130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就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职业学校的学生更积极健康地成长.

【关 键 词】心理引导合力

一、中职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一)社会影响.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中职生长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对一些不良行为辨识度不高,使得中职生出现了许多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二)家庭影响.家庭教育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有的家长学历层次较低,教育方法粗暴,有的家庭父母常年吵架,对孩子关心不够,使学生性格扭曲,有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等等.

(三)学校教育.长期以来,重视成绩、能力的教育大环境,使得我们的教师对中专生的心理关注度不高.中专生本就来自离异单亲家庭居多,农村生源居多,成绩较差者居多,对他们的引导应重在心理而非成绩,学校德育教育落不到实处.

(四)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由于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头脑不够聪慧,自身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不断地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解决方法

根据以上原因,改进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建立心理教育模式,各组织的职能与运作有机独立.

心理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主要由心理指导中心和班主任以及部分科任教师组成.

心理指导中心是负责心理教育的主要机构,担负着调查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普及心理知识,开展心理咨询、讲座的任务,它从宏观上进行运作,并协助教师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其中心理咨询室担负着进行个体和团体辅导、建立心理档案和进行心理测评的职责.心理网站等宣传媒介负责宣传心理知识、扩大心理教育影响的主要任务,心理网站和心理咨询室结合进行网上咨询怎么写作,为家庭、教师和学生提供咨询怎么写作.班主任则主要负责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进行渗透教育.

(二)多观察、早发现、及时解决,发挥班主任管理职能.

中专生处于青春敏感期,不轻易表露内心的困惑、问题,对外在世界存在恐惧心理使他们不一定会主动寻求帮助.因此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管理职能,及时掌握班级学生动态,细心观察学生状态、表情,只有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班主任和有关科任教师则将教育的结果和学生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质的问题反馈给心理指导中心,或请求中心提供怎么写作和指导.同时,心理指导中心对班主任进行知识与实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巧和质量.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建立边缘学生心理档案.

为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边缘学生,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为这些学生建立档案,详细了解这些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制定可行性措施,这样才能针对不同学边缘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他们长期的、具体的、有效的帮助,形成持续的追踪、关注,有利于问题更好地解决.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对于提高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日常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内容渗透.

1.各科目的课堂渗透.

学生的心理世界是极广阔的,实施心理教育的途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进行心理教育的载体;要把心理教育融入各种教育教学中,并艺术地运用这些方式,比如,在体育课上可以进行抗挫折和培养毅力的教育;设计类、艺术类课程可以进行美育教育、语文课上可以进行品行、操守教育.


2.各项活动中的润物无声.

注重各项活动中的心理教育内容,体育比赛的输赢得失,调整心态,摆正位置正确认识自己;联欢晚会、集体表演中培养学生的与他人协助、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意识;遭遇失恋、受冤等生活特殊经历时,教育学生要及时宣泄、倾述、排遣并进而学会拥有能够放下、乐观面对的积极阳光心理.

3.教师的示范、榜样偶像作用.

“爱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的日常相处时间最久,也往往因为学识、人品、性格而成为学生最崇拜的人,因此,教师要注重个人的心理健康,并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五)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项对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实证研究发现,55%的被调查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适应不良行为,其中中度以上的占22.01%,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适应不良行为的原因,专家认为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父母对孩子教育无方,生活上过度溺爱,在学习上又要求过严,造成孩子一方面依赖性强、过于自我、缺乏责任心,另一方面出现焦虑、抑郁.所以,为了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家长应该首先改变自身的教育方式.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要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三、总结

心理教育是一项利教、促学、益社会的奠基工程.有利于教育教学的科学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利于教育者自身的优化;有促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促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促于学生主动成长;有益于校园的和谐、有益于社区的安定、有益于社会的文明.

改进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完整的教育链条是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家庭和社会作为中职学生紧密接触的更广泛的世界,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并有所行动了,唯其如此,才能扣上缺失的一环,形成育人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