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堂教学的艺术

点赞:20094 浏览:929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职学生作为特定的教育受众,有着自身的特点,怎么看待这类教育受众,对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高职教育质量因为缺乏有效的衡量标准,许多高职教师对教学目的感到迷茫,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本文将从如何看待高职学生、高职老师的教学动机以及怎么把握高职教学的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讨论高职课堂教学的艺术.

【关 键 词】高职课堂教学教学目的教学艺术

一堂课的教学艺术含量有多少?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外界事物的感悟不同,对美的欣赏角度不同,听众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不同,专业也不同,所以对课堂教学的艺术众说纷纭.笔者以高职课堂为例,谈谈课堂教学的艺术,以期抛砖引玉.

一、如何看待高职学生

高职学生在很多人眼里,成绩差、习惯差、不爱学习.这些学生的高考成绩比起本科生是有差距.但把高考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科学吗?寸有所短,尺有所长.如果仅仅只拿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难免有失偏颇.虽然林黛玉不会武术但会吟诗绣花,她是优秀的;鲁智深不会种花赏月,但会舞刀弄棍,他同样是优秀的.教师对于高职学生的期待不应当只盯在分数上,而应当更多元化.

另一方面,老师如何看待学生,决定了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高度,也影响着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的发挥.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随机抽取了一批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结果,一年之后,这些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正是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它表明: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二、高职教师为什么而教

教学目的反映出教学动因,直接影响教学心态,决定教学效果.“为什么而教”甚至比“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是教学内容的取舍,而“怎么教”是教学策略和方法.显然,“为什么教”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基石.

高职教育并不以升学率、就业率作为接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高职教师有的是为了生计而教,有的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教,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有的为了学生的崇拜而教,有的是为了出风头而教.而这些动机不是让教育变得了然无趣,就是让老师浮躁虚荣,不能踏实潜心教育.

高职教师应当为了学生的生存、发展、幸福而教.高职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教会他们一项谋生的技能,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有一席立足之地.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三五年后所授的知识和技术可能已经被淘汰.所以高职教育的目的还应当追求每一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最高层次的目标,是让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将来的生活中,感受到愉快和幸福.

三、高职课堂教学过程:崇尚自然之美

(一)不能要求学生“刻苦”

人本来就有好乐畏苦之心,作为高职学生体现得更加明显.因为他们才刚刚成年,毅力不足.让他们把学习当作困难来克服的话,不仅可能效果不佳,而且可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记得金庸小说里有个“武痴”叫周博通,智商相当于小孩儿经常被别人捉弄,学起武功来搞得像玩一样,却练成绝世武功.虽然是虚拟人物,但是给我们一个启示――想让学生在某个方面有所建树,就让学生大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体会到快乐,乐到痴迷不仅不觉得苦而且还能使主动性和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那么作为高职教师,我们要尽最大可能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程度作为衡量课堂艺术性的标准一点也不足为过.

(二)教学过程求真务实、追求即性之美

只要是一心为学生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不带任何功利的课堂,一定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自然会发散出对出水芙蓉般的艺术之美.一些公开课,老师煞费苦心地备课,推敲每个环节,甚至和学生排练许多次,到展示时完美到无懈可击.但是这样的完美却让课堂了无生趣,因为这是表演而非创造,授课过程应当是师生作为灵动生命的一种感悟和成长.课堂的即性之美才是最真实的美,虽然即性之美往往存在缺憾,但正如维纳斯的断臂之美一样,缺憾却是真实性的重要指标.最真实、最放松、自然最具创造力,才是最具艺术性的课堂.

高职课堂教学的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评价高职学生――不以分数论英雄

高职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与生俱来的才能也不同,如果仅仅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能力大小是不科学的.高职老师应当更关心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全心投入,动脑筋让学生愿意全心投入所教授的课程.当学生们不再对分数斤斤计较,将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的时候,成绩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所以,在高职教育的课堂上,老师可以弱化高职学生对分数的追逐感.对努力的学生欣赏而不是对得分高的表扬,对全心投入的赞赏而不是只对表现出色的肯定.

(四)营造好的环境

林格曾说过:“教育者一定要有守,守住自己的情绪和内心的宁静.决定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的是情绪.处于悲观、惊恐之中的孩子不可能学得好.而孩子的不良情绪来源于教育者的不良情绪,因此教育的一切力量都在于教育者的自我修行,归于内心的平静与气度.”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营造好的环境,剩下就是耐心等待.对于高职学生的培养,教授知识和技能已是最低层次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变得相当重要.事情就是这样奇怪,当愉快的情绪一来,学生的兴趣就来了,自信就来了,创造力就跟着来了.愉快的情绪与老师自己上课时的情绪有关;与老师幽默的风格有关;与努力是否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有关;与老师的信任和期许有关;与老师给予他们的自由开放、主动表现机会有关等总之,老师就是想尽办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体会到快乐、拥有好的情绪,仅此而已.而学习效果是水到渠成的事,不用特别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