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教学改革

点赞:12609 浏览:566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提要]针对目前社会对机电技术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发展现状,本文探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改革方向.


关 键 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校企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4日

一、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企业人才需求

2013至2014年度,我校对巴州地区企业的用人情况作了调研,受调研的企业共有十几家,从收集的信息来看,受调研的企业在企业规模、技术力量、产品类型和质量、人才构成的基本状况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数据可以发现,机电设备操作的仍占一定的份额,电工用工需求明显高于往年,对焊工的需求量在增加,而一些机加工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市场,尤其是对熟练机加工需求很迫切.自动化生产线的维护人员的需求也有上升倾向.另外,对懂得机电知识能从事机电产品营销的人员也有一定的需求.生产线的操作工的需求大大高于前两年.企业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关注员工的质量,很多机电企业用人时,一方面考察其专业教育的背景,但更关注人的社会能力和非智力素质,善于与别人交流,正确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纪律性、责任心、工作态度.

通过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座谈,了解到企业对所需的人才,除了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外,几乎都提到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质量意识、自我学习、团队协作能力等,并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此外,对电气维修、机械维修和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操作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而对在计算机控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能力要求则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要求,而传统制造型企业则要求较低);另外,规模较大的企业对毕业生基础知识和发展后劲比较看重,而小型企业则普遍重视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能力.

二、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发展现状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于1997年,是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同时也是兵团在南疆唯一一所省级重点专业.主要为各类工业企业培养具备机加工和电器维修的一线中职技术工人.目前在校生有400人,学生双证通过率80%,就业率98%,就业稳定率81%,学生满意率90%.学生就业后,主要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电气设备的使用、调试和维护工作.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本科学历10人,专科学历4人,教师4人,“双师”型教师10人.

近年来,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和不断的教学改革,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理念和专业培养目标已经十分明确: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从事机电技术应用设备制造、装调与运行、管理营销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目前已经成功增设了《电子工艺技能训练》、《机械加工技能训练》、《液压与气压技能训练》、《典型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机床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PLC技术与技能训练》、《变频调速技术技能训练》、《机电气安装与维修》等专业课程,且实践类课程的学时比例达到了总学时的60%.自专业开办以来,已陆续为本地区培养机电技术人才5,000多人.

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机电技术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机电专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够深入,符合本地实际情况,适合学校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不成熟.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脱离,围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现代企业岗位能力需求,需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带头人及专业骨干教师数量不足,需加强培养,企业教师人数相对较少,且承担教学课时数相对较少.实训基地有待加强建设,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不够.目前专业建设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机电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

三、我校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上的探索

(一)设备方面.在经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购写先进设备用于教学实践环节;购写与自制相结合更新设备;学校应于企业合作,借助企业的先进设备以满足自身的不足.同时学校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预测未来先进设备的发展趋势,做好及时调整设备的购写方向.

(二)师资方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注重“双师型”师资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师资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提高师资水平是一个全面参与,长久持续的任务,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学校需要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如:送出去深造、进修、或到企业学习,同时学校应积极开展科研开发,培养教师的关键技术能力,了解机电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与最新的机电技术应用设备.专业带头人是培养师资队伍的核心问题,对学校的发展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专业带头人应建立在"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上,专业带头人应素质更高,层次更高,培养难度越大,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让专业带头人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术水平,应要求专业带头人积极参加省部级课题研究,主动参加技术开发、推广与应用的怎么写作工作.通过以"双师型"和专业带头人做到普遍和个别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使教育质量得到普遍提高以及专业技术难题得到突破.

(三)课程方面.一是课程内容的综合化.随着机电技术应用技术的发展与知识更新的加快,要求课程内容实现跨课程有机融合,各门课程之间要体现合理的相互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二是课程结构的模块化.应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形成模块,模块化课程可以增加课程的灵活性,既保持普适性较强课程的稳定性,又可保持普适性较强课程的稳定性与教学资源充分、合理的使用,有便于开发新课程,以适应技术的迅速变化与面向社会培训课程的开发;三是课程目标的定向性.数控技术的综合性较强,为使培养目标能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应开发基于专业基础平台、目标不同的定向性专门化课程,实现数控加工技术、数控机床维护维修等不同的专门化培养方向.同时还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有综合性学科、专业性学科,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提高.

(四)产教结合,校企结合,优化教学过程.在现有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地取得企业及用人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建立合作关系,采用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要主动深入企业,或者将企业人士请进学校,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一起敲定“订单”,力求使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与企业要求实现“零距离”;要保证必要的投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特别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厂校合作共建、区域资源共享的先进技术专业的技工教育紧缺人才培养的基地.

(五)围绕核心抓效率,改革教学方法.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创新思维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方式上着重强调以下几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评价;鼓励学生考证.

(六)教材建设.要紧跟机电技术应用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自编、补充教材内容.在教材的选用上,要注意本校的实际情况和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尽可能做到最大限度发挥现有的专业设备选用适合的教材,积极配合现代技术和专业的发展.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相关专业人士应及时跟踪社会需要人才的方向,做到相关教材以外的专业知识补充和现有教材本身内容的舍取.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涵盖的面较宽,如何解决专业发展与所培养人才能力、知识结构方面的矛盾,如何迎接机电技术应用的发展对技工教育课程提出的挑战,是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从:"素质+能力+知识"三方面培养人才,二是针对技工教育主要为地区经济发展怎么写作的特点,对本地区各类企业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企业进行调研,掌握各类企业使用机电设备的情况、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对毕业生主要能力与知识结构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合理设置课程,选择教学内容,以培养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楼一峰.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高职教育发展的深入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4.

[2]王清华.浅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新课程,2012.12.

[3]傅从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