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点赞:5266 浏览:150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当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其具有质量好、造价低等众多优点.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层建筑成为了现代社会当中的重要标志.因高层建筑自身所具有的主体建筑高、层数多以及结构多样性等特点,使得高层建筑给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带来了新的考验.本文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理论研究以及实际应用分析的基础上,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控制研究.

关 键 词: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第一章绪言

1.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结构形式的不断发展,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提高,高层建筑逐渐呈现出超高度、大体积、大跨度的发展趋势,混凝土作为基本建筑材料,其使用量也变得越来越大.混凝土虽然具有质量好、低等众多优势,但由于其属于混合型材料,所以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往往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干扰,从而对整个高层建筑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另外,由于高层建筑属于大型混凝土结构,所以其投资往往是十分巨大的,一旦因混凝土质量问题而导致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达不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施工目标,那么势必会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参建方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提高高层建筑当中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以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及安全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量的工程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众多的建筑工程事故当中,因人为工作错误引起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缺陷而导致的建筑结构出现质量问题,是引起建筑工程事故的重要原因,其所占比例甚至达到了80%以上.目前,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防止因质量缺陷而对建筑工程项目带来不利影响,我国普遍采用“检查”这一技术手段,通过对项目设计图纸的检查,保证项目结构的科学性和稳定性;通过对具体施工环节、施工工艺的检查,来保证项目施工行为的正确性和规范性.然而,完成检查工作的关键环节仍旧是“人”,那么就难免会因为人为主观意识的局限性而对建筑工程项目带来影响.另外,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角度来看,对建筑工程项目检查工作仍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不仅建筑工程项目承建方没有认识到检查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保证的重要性,甚至就连部分建筑工程项目质检工作人员也没有认识到其工作对于工程建筑的重要性,人为错误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产生的影响还没有被科学的认识,以致于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检查工作趋于表面,难以得到有效的深入,这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得到保证.

如果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总目标有效的分解成为各个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阶段性目标.并在每一个施工阶段开始之间都能够对当前的质量控制措施给予准确的评价,保证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一步实现高层建筑施工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目标,进而实现对混凝土的有效利用,避免因质量控制措施不够全面,而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出现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从而实现对高层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

1.2国内对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参见表一).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更是受到了多方面的重视,许多高校科研人员都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由一些权威专家组成的建筑工程专业质量控制机构,实现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为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提供了发展方向[1].

从目前来看,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建设标准及规范理论体系,这套工程建设标准及规范理论体系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其在国际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我国还建立起了十分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便完成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监理单位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独立第三方机构,受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来开展对建筑工程项目工程质量的全方位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代表政府对其管辖区域内的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宏观的监督和管理,并在业务上给予施工单位及工程监理单位一定的指导[2].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全面,工程质量控制方法也越来越丰富,根据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以及质量控制方法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可以将质量管理控制方法分为五个不同的类别,具体分类方法及技术内容参见表二.然而,与工业先进国家相比,由于我国的质量控制研究起步较晚,所以目前正处于由统计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转型的阶段,如何以我国基本国情为发展基础,建立起符合我国工业发展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仍旧处于研究发展阶段.

1.3国外对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

1.3.1英国质量管理控制现状

在英国虽然建筑工程项目被分为政府投资建筑工程项目和私人投资建筑工程项目两种,但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管理控制工作当中,政府投资项目与私人投资项目之间没有实质性区别[3].英国政府的建筑项目主管部门是由英国原环境部与交通部在1997年6月合并而成的“英国环境交通区域部”(DETR―DepartmentoftheEnvironmentTransportandRegions).与我国不同的是英国政府并不会对建筑项目工程施行具体的监督与管理,而是通过立法来约束和规范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行为,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其质量规范要求往往直接体现在合同条件当中,通过全面、细致的工作,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有序进行[4].

英国政府投资项目起初是由公共建筑部门负责,其采用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计算方式,来实现对工程合同的管理工作,随后政府采用了“财产怎么写作写作技巧(PropertyServiceAgency)”,近年来随着英国政治方面的影响,英国建筑业也从财产怎么写作写作技巧(PSA)逐渐转化为委托私人承包商.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当中PSA所扮演的是项目管理者,代表了政府来实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作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中间环节,PSA一方面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来完成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其也委托专业化咨询机构来完成咨询工作.通过PSA管理模式的实施,使PSA成为了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工程业主(政府)与项目承包商之间的润滑剂,建立起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联系,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顺利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3.2日本质量管理控制现状

由于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的产品质量非常低劣,如果不制造出高质量的、能够在世界市场当中销售的产品,那么日本工业就面临着发展停滞的危机.为了改变本国工业现状,日本开始引进美国的质量管理理论、技术以及方法.日本在引进美国先进质量管理内容的基础上,非常注重结合本国经济及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讲究实际效果,不搞生搬硬套.另一方面日本又非常重视国际之间的业务交流,在业务交流过程中去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5].在1955年日本就以从美国引进的质量管理内容为基础,结合本国的实际经济及工业发展情况,建立起了符合日本国情,适合日本工业企业发展的独特质量管理方法――5S法.“5S法”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5S法的命名也是根据这5个词的大写字母缩写作为基础的.当然,由于受到本国经济情况的制约,在当时日本没有条件和能力直接将5S法全面推行下去,因此,日本选择了循序渐进的推进方法.在1955年5S法创建初期,日本只推行了5S当中的前两个2S,即整理(Seiri)和整顿(Seiton),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在当时日本经济状态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日本本国的生产和品质控制需要逐步推行了5S法当中的后3个S,也就是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从而使5S法的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了1986年,日本的5S的著作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法的建筑工程项目相册管理模式热潮[6].


第二章高层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问题

2.1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特点和要求以及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因其具有层数多、高度高等特点,使其地基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深埋深度,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地基深埋部分的质量,还需要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出坚固的墙体,这也是高层建筑与一般建筑之间最大的区别.另外,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所以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需要选择材料自身重量较小,又能够满足高层建筑强度需要的材料来作为高层建筑的垂直方向受力构件.在此需要下,钢筋和钢筋混凝土的组合成为了高层建筑施工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我国高层建筑在施工实践当中摸索出了很多经验,并积累了丰富的施工工艺技术,为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7].

2.1.1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目前,在高层建筑当中最常见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框架体系”、“剪力墙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以及“框架剪力墙体系”四个种类,根据名称不难发现四种结构体系当中的主体结构部分是以框架体系和剪力墙体系为主,根据其结构之间搭配的不同形成了四种主体结构,四种主体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其具体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如下:

(1)框架体系

框架体系就是由高层建筑当中柱子与横梁之间的搭靠所组成的承重骨架.框架体系的优点是其在建筑平面的灵活布置,能够形成较大的空间,从而满足各类建筑在空间及功能方面的不同需求,也正因框架体系具有这一优点,使其在高层建筑施工当中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框架体系也具有其自身的弱点,即其侧向结构刚度较差,对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抵抗能力较差[8].在水平荷载作用力下,框架结构体系之间各层级的梁、柱的弯矩情况较为明显.为了避免出现该种情况,就需要增大截面及混凝土的钢筋配比数量,钢筋配比数量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对高层建筑的平面布置产生影响.

(2)剪力墙体系

剪力墙体系是利用建筑物内墙与外墙之间的联系来作为建筑物承重骨架的一种结构体系.相对于框架结构而言,剪力墙结构的刚度更好,所以其更适用于层数较多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物的建设.目前剪力墙主要适用于高度在140米以下的、层数在40层以下的高层建筑当中.

剪力墙通过自身对于高层建筑的作用,能够将建筑平面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被划分出的小单元非常适宜高层居住建筑.另外,由于剪力墙自身的刚度较好,所以其也可以应用与地震区的建筑当中.当然,由于剪力墙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结构功能上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其并不利于在以大空间、灵活开间的建筑当中使用[9].

(3)框架-剪力墙体系

所谓框架-剪力墙体系,就是实现框架体系和剪力墙体系两种体系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建筑物既可以承受一定程度上的水平荷载,又能够实现灵活布置平面空间的优点.在该优点的基础上,框架-剪力墙体系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当中.目前,该结构体系主要应用于层数在15~30层之间的高层建筑当中.值得一提的是,相对高层建筑的所有楼层而言,在高层建筑当中的12~15层范围内采取该结构的施工工艺最为恰当.在该楼层之间使用框架-剪力墙体系,既能满足建筑的质量要求,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剪力墙的主要结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主要结构材料既可以是钢筋混凝土,又可以选择钢结构[10].

(4)框支剪力墙体系

框支剪力墙体系也是在框架体系和剪力墙体系基础之上组合、演变出来的.但与框架-剪力墙体系所有不同的是,框支剪力墙体系是将剪力墙体系结构部分纵横的落在建筑物的底部一层或数层之上,使剪力墙与建筑物底部保持一定距离,然后采用框架体系来作为剪力墙与建筑物底部之间的支护部分,从而实现对上部剪力墙的支撑,形成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该体系的使用使建筑物既能够满足高层建筑底部餐厅、商店等门市的大平面空间需求,又能够保证建筑物具有较强的抗侧向荷载能力,以满足高层建筑的质量需求[11].

2.1.2高层建筑的特点、要求及施工特点

(1)高层建筑的特点和要求

根据高层建筑的建筑需求以及功能性需求,其特点和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层建筑高度加大,为了方便业主出行,电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就成为了高层建筑当中必不可少的功能通工具.然而,由于电梯的设置需要占有一定的空间,故会对高层建筑的平面空间组合和布局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高层建筑的平面与立面布置必须要满足高层防火规范的要求,并在建筑物底部及每个固定楼层设置设备层,楼层顶部还需要设立电梯间和水箱间;第三由于高层建筑的地下深埋嵌固度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为了既可以满足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要求,又能够实现对空间的充分利用,一般高层建筑会设有一至三层的地下室,作为地下车库或设备室等;第四由于高层建筑的主体是具有特定使用功能的标准层,所以其最基本的就是要具有统一的层高、平面布局等条件;第五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高、体型大,所以从能量损耗的角度考虑,建筑体系的变化不宜过大,且需要很好的处理建筑的外饰面[12].(2)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及要求

版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层建筑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高层建筑是建筑业近年来发展的代表性建筑,然而由于其自身高度大、层数多等特点,使其施工过程与其他基础建筑施工过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也正是这多种与众不同的差异性形成了高层建筑的独特特点,而当这些特点放在高层建筑项目施工时,就成为了高层建筑对项目施工活动的独特要求.根据对高层建筑各方面情况的分析和调查,可以将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量大、造价高[13].根据调查显示高层建筑的平均建筑面积为2000m2/栋,其建筑面积相当于多层建筑的6倍,而高层建筑的工程造价也比多层建筑的平均值高出近60%;第二,工期长、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多层建筑的工期为10个月左右,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工期则要达到将近2年.在这两年施工工期当中,受季节因素的影响(雨季、冬季),常常会对建筑施工的质量带来影响;第三,施工环境带来的制约因素.由于高层建筑的基本用途是用于居住,所以高层建筑一般都是在市区内来完成项目施工的.

2.2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

2.2.1工程实例

本工程为混凝土框筒结构,主楼20层,地下2层,裙房8层,建筑物高72.6m,建筑面积41250m2,以502根850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作为基础,桩基础深埋11.4m,长143.22m,宽73m,桩基础长向共分为3个部分,有“后浇带”2条,中间部分长77.2m.建筑物通过基础底板将主楼和裙房的荷载传给桩基,基础底板采取一次连续浇捣工艺,混凝土强度为C35级,厚度为2.4m,总方量19835m2,A块3110m2,B块11010m2,C块5715m2.底板上部筋和下部筋分别是直径32@180双向两皮,直径32@140双向两皮,面筋支承采取角铁支架.本工程具有高度大、层数多等特点,再加上其施工环境的限制、施工单位客观施工情况的不确定因素,使得施工过程中面临的质量问题尤为突出.

2.2.2模板工程的质量问题

根据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对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的评定标准来看,模板分项工程质量的评定工作不包含在结构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当中[14].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监理工程师在对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模板质量的验收工作中比较马虎,从而导致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会经常出现模板质量的问题.从施工材料方面来看,由于材料受到多方面因素对其的综合影响,例如管理水平差、施工方投入的限制和项目质量较低等,绝大部分施工场地的支撑系统和模板使用的原材料质量都不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比如支架、模板在经过多次使用后会出现截面积小、板面破损、变形和刚度降低等质量问题.如果这样的材料没有被及时发现并做出正确的处理就应用在模板组装中,很容易引起混凝土构件的变形,或出现涂刷脱模剂困难,进而导致在拆模时困难或粘坏混凝土的表面,出现混凝土露筋、缺棱掉角和麻面等质量问题,会对构件的承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15].

模板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了的质量问题是相对较多的,我们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个类型:

(1)部分工程虽然不属于高层建筑工程,但是该工程的局部高度相对较大,在工程施工中的难度很大,有一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高架支模工程时,没有清楚的认识到施工中的危险性,也没有准确的掌握施工的关键,开工前也没有准确的设计计算模板支架,在模板支架施工方案的编制方面也是敷衍了事,模板安装前的技术交底工作直接略过,施工也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支架搭设之后,在检查验收工作中又抓不住重点问题,混凝土强度还没有得到标准规格时就对其进行拆除,造成模版系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严重下降,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开裂、变形,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系统破坏无法运行;

(2)在模板组装过程中,由于没有严把质量关和工作人员技术能力较低,很可能会出现模板拼接处有缝隙、构件尺寸达不到规范和设计的要求等问题,造成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或跑冒的现象,形成空洞混凝土构件或蜂窝构件[16];

(3)在相对较难处理的梁和梁接头、梁柱接头部位,固定不稳或拼凑时使用碎块模板,在浇筑过程中模板的碎片非常容易混入混凝土内,直接减少了混凝土构件的截面积;

(4)在拼凑模板时测量放线错误,并且又没有对其进行认真的复核,会造成混凝土构件与计划位置出现一定的偏差,降低混凝土构件承载力或增加了混凝土构件附加的偏心距;

(5)在对混凝土构件进行预埋和预留过程中固定不牢或位置错误,在浇筑混凝土时位置发生了偏移,事后对其进行处理时,对混凝土的成品会造成很严重的伤害.

2.2.3钢筋工程的质量问题

钢筋工程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原材料、钢筋加工和钢筋绑扎和成品的保护.在对工程质量标准要求相对较高的工程项目中,对钢筋的质量也控制的相对比较严格.例如在钢筋进场之前需要施工单位将质量保证的相关资料、有关部门的检验资料递交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经过同意后才可以采购钢筋.钢筋通过进场前的检验之后,还需要在进场后进行详细的检验,检验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17].还有一些工程项目在施工合同中就明确的标明出施工中必须使用的钢筋品牌.但是在施工中还是存在大量使用低廉、劣质、小厂钢材的情况,这些钢筋的质量没有相关部门的检验报告、合格证等手续,其质量是根本无法保证的,如果在承重结构中使用这种劣质的钢筋,其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想而知.

钢筋质量劣质表现在:脆性大、与标准尺码相比相差较大、强度低、截面尺寸不均匀等等,严重的甚至在卸货时就出现了断裂的现象.

钢筋加工时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的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并且目前还没有一种简便又可靠的检测焊接接头质量的方法,所以这种质量问题是普遍存在的;②箍筋的尺寸不符合规定标准,箍筋尺寸偏大就不符合钢筋保护层的要求,箍筋尺寸偏小会减少构件的有效截面;③钢筋下料的长度不足,造成锚固长度和搭接不符合规定标准[18].钢筋绑扎和成品保护中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搞错钢筋的型号或钢筋的数量,这种错误表现在钢筋受力面积的下降;②钢筋垫块强度较低、垫块固定不牢、数量不足,在拼装模块时极易被破坏,对构件的耐久性和有效尺寸造成直接的影响;③在混凝土浇筑时成品保护不当或钢筋笼刚度较小,会造成受力钢筋与设计位置出现偏差.

2.2.4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原材料质量较差.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使用粗骨料、细骨料和水泥等原材料的数量是相对较大的,并且施工规定的质量检验方法又存在费用高、操作复杂和周期长等缺陷,所以对于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就由管理人员按照以往施工经验进行判断,所以出现此种错误的机率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不合理的级配、杂质、石和砂中的含水率等对混凝土强度造成的影响是很难控制的;第二,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虽然商品混凝土在我国的多数高层建筑中被普遍使用,但是混凝土的拌合物的质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个别的搅拌站为节省成本在搅拌时大量使用低配比,导致混凝土的配置强度过低;在雨季进行混凝土搅拌时,搅拌站并没有采取有效方法将砂石中的水分扣除,再加上使用强度不符合标准的粗骨料,或在使用外加剂时方法错误;有一部分施工单位在可以直接使用的商品混凝土中还加入水,这样造成水灰比过大.以上几种因素都会造成混凝土拌合物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第三,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时的错误方法.混凝土振捣时出现漏振或过振等情况,会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空洞或蜂窝的现象;没有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会出现混凝土抗裂性差及强度低的现象;在浇筑时没有严格按照顺序进行浇筑,对混凝土的强度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第三章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3.1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及实施

任何建筑工程项目都有其规定的施工作业流程,想要完成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就必须要按照施工规定去完成每一道施工工序,所以说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就是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当中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如果在建筑项目施工当中能够实现对每一道施工工序的控制,那么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就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作为建筑项目的“第一战场”,其施工现场的客观条件以及施工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对施工工序的正常完成带来影响,想要规范的完成每一道施工工序,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作为基础条件,所以想要实现对高层建筑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就必须先要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19].

3.1.1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的流程方面来对工程质量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项目施工条件的控制、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以及项目施工效果的控制三个方面:

(1)项目施工条件的控制项目施工条件虽然不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行为及效果的主要因素,但其也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带来重大影响,甚至能够中断正在进行的项目施工行为,因此想要在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使施工行为能够正常进行,就必须要搞好项目施工条件的控制,从而实现对项目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对施工条件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天气的影响、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方法的选择、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等都是会对施工条件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所以想要实现对项目施工条件的控制,就必须要做好施工方法的选择、施工队伍的选择、施工季节的选择等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合理的计划与完善的筹备,来为项目施工提供有利条件.

(2)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

项目施工过程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环节,建筑工程项目就是在这一环节当中实现对实体建筑产品创造,所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该环节进行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重点,其质量的好坏对于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成败、施工企业的利益以及未来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20].

单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方面来看,对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是在项目施工条件控制之后进行的,也就是说施工过程是在已准备好的施工条件下进行的.如果一切都能够按照项目计划执行,那么只要做好施工条件的准备,那么施工过程就不会出现问题.然而由于高层建筑项目的工期比较漫长,在这漫长的施工工期当中,有着太多的不可控因素会对建筑项目的施工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施工行为没有按照原计划进行下去,进而使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发生变化.其实在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施工过程影响,所以说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就需要施工企业充分的做好施工行为变更的准备,注意观察各种影响因素及条件所产生的变化,一旦施工条件出现变化,施工企业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对施工行为进行调整,从而保证项目施工企业施工行为的正确性,实现对建筑项目工程质量的控制.

(3)项目施工效果的控制

项目施工效果的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收尾环节,其是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后对建筑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控制,其既是检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也是衡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企业施工水平的标准.

通常情况下项目施工效果的控制是分为施工企业自检和工程监理单位抽检两个工作环节组成的.施工企业自检即建筑工程项目竣工后,企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及功能性进行自我检测,在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即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标准,又符合建筑工程项目业主要求的基础上,填写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验收通知单,并将其上交给工程监理部门.工程监理部门在接收建筑工程项目验收通知单之后,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工程项目投资的大小,规定时间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期限为30~60天)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抽样检测,工程监理单位通过对抽样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来判断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条件是否符合该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3.1.2施工过程中施工行为的控制方法

施工行为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其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施工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工程项目的控制可以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

事前:事前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其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及质量要求来制定出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计划,并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质量控制制度.根据对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主要因素的分析,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和控制措施,从而实现对工程项目质量因素变化的预控,使每一个施工行为都处于质量控制范围之内.

事中:事中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行为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工程项目的控制,施工企业会设置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节点,通过对各个节点的分析,来对整个项目当中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进行掌握,并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预估和判断,建立起预防措施,从而能够在

出现质量问题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控制.与此同时,该阶段的质量控制还会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实现对其施工行为的动态控制.施工行为的动态控制,能够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全方位控制,第一时间发现施工行为的异常状态并分析和查找出致使一场状态出现的原因,并根据异常状态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异常状态进行纠正和处理,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行为始终处在一个正常、稳定、可控的状态下.

事后:事后即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行为完成后,及时的进行施工行为效果的质量检验.

3.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技术复核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技术复核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行为的审核技术,其是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的基本工作任务,通过对施工技术的复核能够保证施工企业施工行为的规范性和正确性.正因技术复核工作具有这一重要特性,笔者认为技术复核制度应纳入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计划当中,并形成一种健全、规范、完善的制度,从而实现对施工单位施工技术工艺的监督和控制.

3.2.1工程项目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施工环节和行为其技术复核的内容和要求也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专属于该环节的技术复核内容[21].这些技术复核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其所符合的施工环节之间有着相同的特点,即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建筑产品,也决定了建筑产品的质量.笔者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的角度出发,将施工过程中技术复核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见图一):

3.2.2工程项目技术复核的规范程序

工程项目技术复核作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检验工作当中一项具有专业要求的技术,其工作行为是有一套专业的规范程序来对其进行约束和监督的,也正是在这规范的技术复核程序的要求下,才能够从基础上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

(1)工程项目质量资料的呈交

在任何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其每一项施工工艺在完成后,与其相关的质量保证资料、文件、工程记录以及必要的工程质量说明等所有资料都需要施工单位进行妥善的管理,并将所有资料统一的交给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理工程师,高层建筑项目亦是如此.该环节是工程项目复核技术的初始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其标志着该施工工艺已经接受并通过企业的内部自检.

(2)工程项目质量资料的审核

该环节是工程项目复核技术的第二环节,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理工程师,根据施工企业所呈交的资料来对该施工环节的资料进行审核,该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企业所呈交的每一份资料都是真实性、准确性和可信度,该环节工作结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能够进入到下一个工程项目复核技术环节当中.一般情况下,监理工程师会在接到施工企业所呈交的质量保证文件后对资料进行审查,监理工程师经过对资料的审核认定质量文件可靠,即可对该施工环节的质量保证文件进行签字认可,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如监理工程师对与质量文件内容存有顾虑,则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进而在保证施工环节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施工环节与其质量报告的一致性和可信度[22].

(3)工程项目质量的现场检查

该环节是在工程项目质量资料审核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工程监理师对工程项目当中的施工环节存在疑虑时,即可进行该环节的检察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工程监理师深入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当中去,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进行检查,而检查的标注那就是国家规定的建筑项目工程质量标准和施工单位所呈交上来的质量保证文件.一般情况下工程监理师会采用视觉检查、测量检查以及实验检查等方法来进行施工现场施工工艺的审查和复核.

(4)工程项目质量的认定

该环节是工程项目复核技术的最后环节,即对施工单位所呈交的质量保证书进行审核认定的环节.该环节的最终结果是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是对以上工作环节的一个系统性总结.监理工程师会根据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的现场检查结果进行评定,从而对工程项目质量做出判断,如所呈交的工程项目质量保证文件既与施工现场一致,又满足国家质量要求标准,那么就可以对该施工环节进行确认.若所呈交的工程项目质量保证文件既与施工现场出现偏差或某一环节没有满足国家质量要求标准,那么则可以认定质量不合格,责令施工单位进行返修补救.

3.3质量控制点的设立

质量控制点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一些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以及能对工程质量造成大程度影响的关键部位的重点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建筑项目工程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的质量,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质量控制点广泛的设置范围是其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控制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特点.由于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类型,所以为了保证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全面性,凡是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均可以作为质量控制点,例如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材料因素、工期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地域因素等等都可以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节点.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环境及需求,来从众多因素当中去选择需要设置或重点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并对该控制点进行重点监控,从而保证其建筑施工质量[23].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整体工程还是分项工程,其质量控制点设置的位置及数量都是需要根据项目的众多因素来进行统筹考虑的.一般情况下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施工工艺、施工难度以及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等.也就是说当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艺较难时,为了实现对施工工艺的控制就可以多设置质量控制点,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艺比较简单则可以少设质量控制点或不设.同理当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难度较大时,为了实现对施工工艺的控制就可以多设置质量控制点,若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不大时则可以少设质量控制点或不设.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下也要合理的设置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点,即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和信誉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施工单位信誉不高的情况下,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可以多设置质量控制点,若施工单位在业内的信誉较好,则可以选择少设质量控制点.对于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点基本设置的详情可以参见表三:

3.3.1质量控制点的选择

在建筑项目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质量和功能性要求来进行施工计划,通过施工计划的选定来确定施工工艺、周期以及施工所需的材料.与此同时,在这一环节中也要完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点的设置.由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点是阶段性的,所以在设置质量控制点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要明确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当中哪些是见证点、哪些是停止点.在质量控制点设置和选择完毕后,施工企业要将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方案呈交给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审批合格就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若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计划、质量计划以及质量控制点的选定和设置持有不同意见,那么其可以采用现场通知或书面通知的方式告知施工单位,要求其进行质量控制点设置方案的修改[24].

3.3.2见证点和停止点

由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点是阶段性的,所以在设置质量控制点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根据质量控制点的重要程度以及其控制程度的不同将质量控制点分为见证点(witnesspoint)和停止点(holdpoint)两个类型,来区分和表示质量控制点的区别程度.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过程当中,明确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当中哪些是见证点、哪些是停止点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见证点和停止点的设置不仅能够体现出企业的施工方案及项目施工重点,还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施工企业的施工水平.

(1)见证点

见证点也可以称之为截流点,其是质量控制点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质量控制点,具有难度一般的特点.对于这种质量控制点,如果在施工之前监理工程师未能够及时的到达现场对该质量控制点进行见证和监督,那么为了保证施工作业能够正常进行,施工单位可以认为监理单位已经默认和许可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有权对该见证点进行施工.

(2)停止点

停止点也可以称之为待检点,其是质量控制点当中重要性较高的一种质量控制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该类质量控制点的质量是无法通过施工结束后的工程质量检验来得到证实的质量控制点.如果在规定时间内监理工程师没有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那么施工单位应立即停止该质量控制点的施工作业行为,并依据合同规定等候监理工程师对该质量控制点的监督和检查,或另行约定该质量控制点的施工时间.

3.3.3质量控制措施的设计

在确定质量控制点之后,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要求以及施工环境等众多因素的统筹考虑,来对每一个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措施的设计,从而保证每一个质量控制点的质量.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分为七个环节:

(1)撰写质量控制点明细表.表中应列举出每个质量控制点的名称、内容、质量要求、质量检验制度、质量检验要求、检验工具、设备、质量控制人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2)应用因果分析法,对施工工艺及工序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支配性要素;

(3)制定工序质量表,对各支配性要素规定出明确的控制范围及控制要求;

(4)编制质量保证作业指导书;

(5)编制作业网络图,图中需要标注出各个控制要锁所采用的计量仪器型号、编号、计量精度等;

(6)交由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控制措施设计的审核和批复工作.

3.3.4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

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阶段,是整个质量控制行为的关键阶段,该阶段实施程度的好坏对于建筑项目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即使质量控制点设计的再合理,质量控制措施的设计再完善,如果没有规范、合理的实施,那么所有的工作都会前功尽弃.一般情况下,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控制措施的交底工作.在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阶段,必须要将质量控制点的控制措施设计向操作班组进行工作的交底,使操作班组当中的每一个个操作人员都能够明白质量控制措施的操作流程及要点;

(2)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该环节是质量控制措施的关键环节,其也是决定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在进行质量控制措施操作的过程中,每一个操作人员必须要按照作业指导书来进行操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质量控制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质量控制措施的作用;

(3)检查结果、记录信息.该环节的主要内容对质量控制措施操作质量和资料的收集.为了保证质量控制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使其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质量控制措施的作用,在质量控制措施操作完成后,操作班组必须要对其整个操作行为及其结果进行检查,从而保证操作行为的规范性和正确性.与此同时还应该做好对质量控制措施操作行为及其结果的信息记录,并将该资料妥善的保管,以便日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复查提供依据;

(4)实施PDCA循环.PDCA循环又叫做戴明环,其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PDCA循环是根据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词语的英文单词首字母来命名的.其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按照这四个词语的顺序来进行质量管理,并使其处于一个无限循环不停止的状态下去进行工作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是在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基础上所研究出来的,其就是质量控制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过程,其最终的工作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质量控制措施的质量,从而保证各个质量控制点的质量都能够符合相关质量要求[25].

3.4工程质量预控

我国建筑也的根本方针就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也是建筑企业所遵循的发展目标.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环境中,注重产品的质量,打造企业的形象,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要求.做好工程项目的质量预控,就是要严抓施工项目全工程的质量,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分工明确,实现建筑产品装饰美观、功能适用、结构安全的总要求.

3.4.1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文件,我们通过详细、周密和相关设计文件所编制出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更详细、全面的掌握该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特点和难点,由此而确定出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详细划分出工程施工每个部分的质量标准.施工方案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对其相关规范和标准,并且在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应选取成功的工程案例作为参考,但必须杜绝那种只是拼凑或摘抄成功工程案例的施工方案,而是需要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并结合施工机械特点、施工材料和先进工艺的特点进行分析应用.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对工程项目整体做出质量策划,并明确表明质量控制中的难点、重点和要点,并由此制定出有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法,质量控制的难点、重点和要点要在施工中得到有效的处理和解决,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施工组织设计在实施中的重点是严把技术交底关,技术交底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重要环节.技术交底工作必须具有针对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