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会计术语翻译

点赞:27286 浏览:1290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引进外资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家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走进中国投资设厂,中国企业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其中,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尤为突出.与此同时,学界涌现出大量关于商务日语的研究,其中包括商务信函翻译,法律翻译,贸易翻译等.但是,作为商务日语的一大分支——会计日语成理论和系统性的翻译并不多见.会计日语以包含大量术语为特点,这些术语会使得会计日语的表达更加正式并且准确.可以说,会计术语的翻译会影响到整个文件的翻译质量,会计术语的翻译是会计翻译中最重要的部分.

关 键 词:中日会计术语财务报表重要性难度

第一章会计术语翻译的重要性

因为术语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要求必须能够确切的反映和准确的表达特定专业领域的概念的本质.所以会计术语的翻译会影响到整个会计文件的翻译质量,会计术语的翻译是会计翻译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会计工作中最常用到的就是财务报表,因此本章就以财务报表为例阐述会计术语翻译的重要性.

由于中日之间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经济合作的不断加深,财务报表的翻译变得愈来愈实用,当然会计术语翻译也变得更加重要.本章从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入手,简单的分析会计术语翻译研究的现状和会计术语翻译应注意的难点问题.

1.1财务报表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流量的结构性表述,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及附注.当然单纯从财务报表的数据上还不能全面具体的看出公司(或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经营状况的好坏,必须通过一定方法的分析比较,才能更加具体全面的了解一个公司(或企业)运营状况.

财务报表由于关注者不同,分析的侧重点也有差异,但还是有共同点存在.一般来说,投资者最关注的是企业的利润表1.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状况、经营效率,对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持续发展能力做出判断,进而进行投资决策.相比之下,企业职工更注重企业现阶段的经营现状,因为只有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他们才能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所以,他们也关注利润表.而对于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来说,他们重视的是企业的效益,对利润表及流量表都很关注2.通过分析流量表,可以了解和评价公司获取和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公司未来流量;只有利润丰厚才能让投资者,债权人,企业职工和管理者都受益,公司(或企业)的运营才能更加规范合理.对于债权人,他们注重的是企业的流量表,因为只有足够多的才能保证企业有能力归还他们的欠款.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充足性等做出判断,所以供应商对资产负债表关注更多一点,因为只有资产运转良好,才有长期合作的前景.

财务报表在实际中的应用特别广泛,特别是投资方面.检测设,一家中国企业准备引进日资,由于投资者都是理性人,特别是日本人,他们以小心谨慎出名.此时日方一定想把钱投在能够带来利润的地方而不是投在不盈利或带来损失的企业.所以,他们会希望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需要中国企业提供财务报表,以通过分析财务报表来具体了解企业的具体状况,而不是听受融资企业的片面之词.因此产生了会计术语翻译的需要.

1.2会计术语翻译研究的现状

为了了解中国会计术语研究的现状,笔者在比较权威且收录学术论文较多的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中,搜索全文“会计术语翻译”按主题排序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中出现与会计术语翻译相关度较高的分别有一篇和三篇,基本为中英会计术语翻译相关论文,中日会计术语翻译相关学术论文几乎没有.这说明会计术语翻译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少,学术重视度还远远不够.此外,中日会计术语翻译的专业书籍很少,而且虽然在百度文库中可以搜索出许多类似“中日会计术语对照表”等相关资料.但是,因为只是相关人员或者业余爱好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词条翻译,有些词条的翻译存在误译,一物多译的混乱情况.例如,“盈余公积”则被翻译为“利益剰余金”“積立金”“利益準備金”等存在一词多译、误译、错译的现象.所以说中日会计术语翻译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翻译理论.

1.3会计术语翻译的难点

在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有很多术语的翻译都是从日语中翻译出来的,比如“经济学”“哲学”“会计”“版权”等.著名学者张之洞在《劝学篇·外篇·广译》中指出:“各种西学书之要者,日本皆已译之.我取径于东洋,力省效速,则东文之用多.等学西文者,效迟而用博,为少年未仕者计也.译新书者,功近而效速,为中年已仕者计也.若学东洋文,译东洋书,则速而又速者也.是故从洋师不如通洋文,译西书不如译东书.”3.因为有着类似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认知,中日之间的术语翻译与西方相比,相对简单了许多.比如,中日之间有很多相似的汉字,这些汉字的存在会使会计术语翻译变得相对简单,因为汉字的存在,有些术语可以一目了然,而且可以翻译的更加贴切.例如:“营业外收入”译为“営業外収入”,“投资收益”译为“投資収益”等.但是,相反的,由于中日之间的汉字形体虽然相似甚至一样,但是汉字所表达的含义且完全不同,会使得会计术语翻译产生歧义或误译.例如:“会合費”就不能直接翻译成“会合费”因为中国人不会明白“会合费”是什么,而是要翻译成“会议费”;“租税公課”和“仕差損費”不应该直译为“租税公课”和“仕差损费”而是翻译成“租税公共费”和“被损失费”.

而且,由于中国会计制度基本来源于美国,会计制度起步晚,较之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而中国目前的会计术语主要源自于美国.但,中国与美国毕竟经济形态有所差异,有些术语由于是直译过来的,跟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些出入,所以在中国使用的时候其使用的范围,使用的对象及所指的含义会有所变化,这些术语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值得注意.并且日本主要学习德法的会计制度,由于会计制度的问题,产生了对等不对等的会计术语,这些会计术语的翻译也成为会计术语翻译中的难点.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会计体系将会愈来愈完善.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特有的会计术语将应运而生,这些特色术语的翻译也值得关注.

第二章会计术语翻译的建议

我国会计术语翻译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翻译理论体系,需要我们结合国内外术语翻译经验,研究中日两种语言的特点和使用习惯,尽最大努力尽快制定出合理的、行之有效的会计术语翻译原则以规范会计术语翻译的实践活动.

笔者认为会计术语翻译的主要方法是直译,但是还要遵循术语翻译中准确性、单一性、简单性、稳定性、衍生性的五大准则,此外还必须有专业的参考书,及全面发展的人才.

2.1术语翻译五大准则

(1)准确性

会计术语指在会计学这一特定学科领域中使用的专有名词,要求能够确切的反映和准确的表达会计概念的本质.笔者认为准确性是会计术语的首要特征.因此,在会计术语翻译的实践活动中,如果不能使会计术语翻译准确的表达会计概念的本质,就会造成会计概念的混乱,将会给企业和企业相关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单一性

单一性是指,一个会计术语至少在会计科学领域中只能表述一个会计概念,不能有歧义.因此,在会计术语翻译时应避免一个术语有多种翻译版本或一种翻译版本可表达多种会计概念,必须使其统一.

(3)简单性

会计术语要简明扼要,易读易记,避免冗长晦涩4.财务报表更应如此.因为财务报表要求在一定的纸张范围内将企业的经营状况,流量,资产状况及利润情况具体的表现出来.所以财务报表中会计术语翻译应在尽量保持准确性的前提下进行简化翻译,这样有利于会计术语的使用与交流.

(4)稳定性

会计术语翻译的稳定性是指对于那些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的术语,没有重要原因,即便有不理想之处,不宜轻易改动.

(5)衍生性

会计术语中存在上位语和相应的下位语,因此在会计术语翻译中,下位语的翻译应体现出是上位语的衍生.例如:上位语“盈余公积”和其下位语“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盈余公积翻译为“積立金”的话,“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分别译为“法定積立金”“任意積立金”.

此外,同位语中也存在这种情况.例如,“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资源税”相对应衍生翻译为“未払営業税”“未払消費税”“未払資源税”.这样的翻译处理出的会计术语一目了然,方便理解.

2.2专业、全面、系统的会计翻译词典

从语言认知的角度讲,翻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源于文本的接受,识别和理解,文本语言或概念图示的转变,目的语文本的生成或重构5.前两个因素都与词典有关,因此,可以说词典是翻译过程中必备的参考书.然而,在中国,至今没有一部关于会计术语翻译的权威的、专业的全面的词典,这也是造成会计术语译名不统一,翻译混乱的原因之一.这十分不利于会计术语翻译的研究及发展.因此,在五大准则的基础上编纂一部全面的、系统的、专业的中日会计术语翻译词典是十分必要的.

2.3专业人才的培养

由于中日间经济关系密切,合作不断加深,而中日间会计术语的研究起步晚,且没有收到足够的关注,导致会计术语翻译这一领域人才供给严重缺乏.因此,人才培养也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笔者认为中国的语言教育相对不足之处是,语言学习者仅仅局限于语言本身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专业相关知识的拓展.术语的翻译不仅要求翻译者有丰厚的日语学习背景也同样需要一定的相关专业的知识作铺垫.因此,将来会计术语翻译的人才培养方向是将日语学习和会计教育相结合,培养出语言修养丰厚且有会计知识储备的相对全面的人才.

结语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中日间经济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扩大,会计术语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中国会计术语翻译是一个起步晚,至今发展缓慢但有着广阔前景的,需要学界关注的领域.现阶段在中日会计术语翻译方面仍没有一部权威的专业的全面的词典,而且人才稀缺.笔者认为应在现在有术语翻译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会计术语翻译原则,编纂出至少一部全面的,系统的中日会计术语翻译词典.并且,调整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会计术语翻译乃至术语翻译领域提供既有语言背景又有相对丰富的相关专业背景的全面人才.这不仅有利于术语研究的发展,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