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走出新材料怪圈

点赞:30154 浏览:1424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换挡调速”、“1313战略”、“统筹城乡升级版”等在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上,一些新鲜词汇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

谈及“1313战略”,成都经信委材料工业处副处长朱健感触颇深.该战略明确提出,成都将打造1个“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3个发展层级,13个重点推进产业.他分管的新材料产业正处于该战略的第二个发展层级,即加快发展.

截至2013年,成都市新材料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7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29.81亿元,产业规模居中西部领先.在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方面,全年完成销售收入11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幅超过20%.

难题重重

虽然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但成都要想驶向快车道,就必须打破新材料产业发展“怪圈”.这也是横亘在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座大山.

朱健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国内新材料产业发展较国外而言相对落后,这导致在与其竞争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来实现赶超.但是,一旦在某些领域形成突破,达到或者接近国外技术水平时,国外同类产品就会迅速降低,冲击国内新材料企业.“我们遇到过很多,比如液晶玻璃基板,我们不能做的时候,别人就卖天价,我们能做了,别人就降价,我们赶上了,别人就推下一代产品.新材料产品不断研发、技术不断突破,虽然起到了压低国外产品的作用,让中国产业发展整体受益.但企业的大量资金投入谁来写单呢?这是一个大问题,不能老当民族英雄,民族英雄也要吃饭.”

除了资金脱节的问题,新材料产业还面临市场脱节的苦恼.产品有市场才有利润,我们分析了很多国际知名新材料企业,之所以他们效益好,因为他们研发的新材料产品是在成功运用推广并且规模化的基础上,再将主业收缩到材料领域,把边缘领域留给别人去做,自己垄断价值链高端.如果我们始终只做材料,材料的运用和下游没有市场规模,没有效益的支撑,也就没有资金研发推出下一代产品.朱健坦言:“现行的产学研体制机制需要改变,技术、资本、市场之间还需要桥梁,搞科研的人没有资本,有资本的人不懂技术价值,出了产品不一定找得到市场,许多成果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有必要学习借鉴国外经验,把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市场运用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嫁接资金和市场推广两座大山面前,成都新材料产业率先发力.目前,成都成立了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作为一个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和公关怎么写作平台,将产学研紧密结合在一起.朱健认为,成都地处西部地区,民营资本活跃度、社会资本总量和沿海还有不少差距,但我们科研院校多,在技术研发领域有优势,如何创新机制,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是行业主管部门努力的方向.为此,成都制定了专门的政策,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重点从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市场推广上给予扶持发展.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企业可以申报新材料科技专项,钱不多,主要起个引领作用,同时,政府方面还要帮助企业进行融资,吸进社会资金进入企业.该人士给记者举了一个最近成功的案例:中国化工集团下属的中蓝晨光的强项在科技研发上,技术产业化的力度还不够.为了扩大芳纶纤维的下游产品规模,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牵线搭桥,协助他们联合青岛鲁晨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引进社会资金来合作.

成都经信委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13年,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帮助区内企业申报国家、省、市专项扶持资金共计50项,获取扶持资金7000余万元,帮助中小企业新增融资贷款近6亿元.

除了帮助企业融资,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在招商引资上的门槛也颇为严格,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功能区招商引资共有三道门槛,首先园区管委会要进行初审,合格后报到县上,开会进行讨论,最后再报到市里面的新材料产业功能区领导小组,三审全过,才能入驻园区.

成都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互为主体,程度达到90%以上.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已经成为成都市经济的“半壁江山”.

朱健坦言,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压力很大,如果有条件,要给民营企业更多的资金支持.尤其在成都新材料领域,不乏一些拥有技术但缺少资金支持的民营力量.

民资底蕴

位于天府新区新津县分区内的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在34.3平方公里的土壤里,早就流淌着民营企业的血液.

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黄辉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在整个成都市,新津县虽然在面积和人口上都排在后面,但其工业发展基础却颇为坚实,尤其体现在民营经济方面.

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原来叫做希望城开发区,蕴含“希望升起的地方”之意.名字的由来源自著名的刘氏家族——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刘永美)和刘永好.1982年底,陈育新和他的三位兄弟先后辞去公职,回到青少年时代曾经生活过的新津县顺江乡古家村,从养殖业起步,逐步将名不见经传的育新良种场发展成为雄居“中国饲料工业百强第一”、“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希望集团,成为当时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

黄辉回忆称,1994年,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是受打压的,当时几乎是顶着压力在做,全力支持希望集团发展,当然也加入了一些其他民营经济,这也导致当时新津地区的民营经济十分活跃.

但是,由于对开发区建设认识不够,加之受制于基础设施,导致园区没有得到大面积扩展.1992年~2002年,园区迎来十年飞速发展期后,便迎来转折点.2003年,开发区名称调整为川浙合作工业园区,主要是想通过吸收浙江沿海一带的民营企业家来川投资来搞活民营经济.

随后,全国各地园区迎来“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大跃进发展.经过整顿筛选,川浙合作工业园区作为46个省级园区之一,保留了下来,经核准后改名为四川新津工业园区(即新材料产业功能区).

如今,在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内,仍活跃着诸多技术过硬的民营企业.黄辉告诉记者,在有机硅领域,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硅宝)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并且已在园区投资6.5亿元建立生产基地.硅宝是利用技术优势,打造中高端产品.在黄辉眼中,在新材料领域,有技术才是权威,才能控制市场.硅宝只是成都新材料领域中,民营经济的一个缩影.黄辉直言,以前招商引资难度很大,沿海企业不愿意到内地投资,毕竟没有水运,交通不方便,导致成本高企.此外,原来西部消费能力要弱于沿海地区,但现在我们有专门配套的专用运输线,市场也逐渐向西部转移.目前,园区内已有60多家新材料企业,其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


黄辉介绍,园区招商引资是个双方互动的过程,如今投资已经过了头脑发昏的时代,投资决策都十分谨慎,“我们能给你什么,你能带来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清楚.但我们也会主动出击,把我们的优势向对方介绍清楚.

2013年,成都连续举行了4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力求第一时间了解民营企业的困难,第一时间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成都市县两级都建立了民营企业座谈会议制度.

得天独厚的科研人才优势,使得成都成为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宝地”——作为中西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成都在高分子材料、新型薄膜电池材料、镍氢电池负极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

成都经信委总经济师罗西临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介绍,目前,成都玻璃纤维和玄武岩连续纤维制备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能位列全国前茅,聚苯硫醚树脂和纤维制备技术全国领先,是国家重要的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成都走出新材料怪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信息化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除了科研人才优势,成都发展新材料产业还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即资源禀赋.成都及周边地区资源丰富,原材料供应较为充足.比如,四川省内拥有丰富的硅矿、天然气和水电资源.而四川稀土资源储量和稀土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二,省内有全球最大的独立碲矿.

硅宝抢跑

2013年,硅宝的股票从7.03元上涨至12.11元,涨幅达72.55%.每次提及成都的新材料企业,硅宝都被褒奖有加,尤其在民营企业里.

作为一种新型合成材料,有机硅室温胶广泛用于建筑幕墙、电力环保、电子电器、汽车制造、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目前,国内有机硅室温胶市场容量在50亿元以上,逐鹿这一市场的企业有200多家.而硅宝正是这一行业的领跑者.

硅宝抢跑源自创业板上市.2009年10月30日,硅宝成为首批中国创业板上市、中国新材料行业第一家、四川省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硅宝上市跟我的思想有很大关系.我这个人是很愿意把技术、市场、资本结合在一起的人.我上市的目的,一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好更有效的资本平台;二是要通过上市更加规范我们的管理.”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跃林认为,这对硅宝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一直以来的自我积累终于等到了打开新局面的时机,为今后公司的爆发性增长提供了条件.

和创业板的多数创始人一样,王跃林也是做研发出身,并且拥有多项技术专利,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但他说自己“把市场永远摆在第一位”.

在新材料领域,企业的技术支撑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先有专利再有产品,在硅宝身上体现尤为明显.在硅宝的一楼展厅里,陈列着大大小小的获奖证书就是最好的证明.

虽然硅宝是一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但却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配备了几十名技术研发人员,他们很多都是来自原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和川内高校有机硅方面的专家.目前,硅宝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近3%,并且比例还在逐年扩大.在《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硅酮建筑密封胶》和《建筑密封材料术语》等国家标准的制定中,硅宝也是主要的参与者,成为中国第一家受邀加入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国际组织的企业.

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有机硅室温胶企业有几百家,低端产品已供过于求,而上游厂家还在不断向下游延伸,更加剧了竞争.“与其做‘奥拓’,不如做‘宝马’.”王跃林认为,保持行业领军者地位,是因为他们专注于做高端产品.如在建筑胶上,北京的“鸟巢”、三峡工程、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机场跑道等,都使用了硅宝的密封胶产品.

2014年3月9日~11日,全国铝门窗幕墙新产品博览会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盛大举行.硅宝自然不会错过行业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最受业界欢迎的年度盛会.当天,已经超过闭馆时间10分钟,硅宝的展位上,拥挤的4张谈判桌仍有客人,而相邻展位都已经熄灯走人了.

从一个“草根企业”成长为科技型的同行业领军企业,硅宝带来的启示是,能力耐力,二者缺一不可.硅宝财务总监曹振海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我们的产品已经打破了原来国内一直受制于人的现状,将国外产品的进口迅速拉了下来.

既要和国外竞争,也要和国外保持合作.王跃林曾表示,杜邦这家世界著名的高性能材料龙头,它能经营200多年,为世界创造了很多好的材料,很值得我们学习.目前,有很多搞材料的企业因为不熟悉中国的市场,所以在中国没有赚到钱,我们希望能跟对方合作,共同开发中国市场.

JM入园

“从现在起,我就是成都人.”在签约仪式现场,美国JMEagle集团总裁王文祥满怀深情的致辞引起现场的一阵阵掌声.

2012年2月27日,天府新区新津分区新材料产业功能区迎来了招商引资“开门红”——台塑集团关联企业、世界最大的塑料管材生产商美国JM集团与新津县签约,将投资4.4亿美元以上,在成都市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建设新型环保塑料管材生产基地,并以此基地为依托,在功能区投资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建设JMEagle集团总部大楼等项目.

据了解,这是全国最大的新型环保塑料管材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为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安装方便、环保高效的新型管材.

没人知道,亮丽的成绩单背后,是一个前后历时一年半、过程一波三折的项目谈判.

2010年10月8日,获悉美国JM集团有意在中国西部投资建设新型塑料管材基地,新津县马上安排专门团队进行“点对点”跟踪.经过多次争取,王文祥先生决定于2011年2月15日到新津实地考察.

王文祥总裁到功能区时正值基础设施建设初期,多条道路尚未完工,整体形象还不完美,但通过成都市投促委及县上与王文祥的全面沟通,特别是功能区从2010年8月才开始建设,通过半年努力已承接了一批项目落户,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速度之快给王总裁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这也为项目落户打下了良好基础.2011年5月,功能区拿出1公里道路为JMEagle产品做实验推广,并邀请省内各大知名市政设计单位及建设主管部门现场观摩.“新津工业园区短时间邀请到这么多市政规划、建设行业参加JM产品试验路段观摩会,并取得如此好的效果.”JM集团对此大加赞赏.

2011年6月,由于台塑集团内部推荐等其他原因,公司新增重庆、郑州等地为项目落户候选地,使得项目落户压力倍增.为此,成都市紧急研究对策,在省级各有关部门鼎力支持下,仅用两天时间就向JM集团提交了一份详尽的四川未来五年各类管材市场调研报告,成都市领导亲自写信邀请王文祥总裁再次到新津考察.

2011年7月30日,四川省政府相关领导在成都会见了第二次来新津考察的王文祥总裁,坚定了其在新津投资的信心.在随后的大半年时间里,JMEagle项目团队又先后10余次到新津考察,调查市场容量,谈合同细节,通过艰苦的谈判,最终促成了项目的落地.

“整个项目谈判过程中,我提供的资料多达几百份,至今仍在我的文件夹里留有备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招商部部长韩宵一直负责JM项目,一年半的经历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10年前,我们在美国修建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塑料管材生产厂,而即将在天津和成都两地修建的工厂规模都将是它的两倍.成都新工厂计划将在一年内建成并投入生产,产品涵盖了自来水压力管、污水管、天然气管道等公司主要产品,同时还将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开发适合本地的全新产品.“王文祥非常看好成都新材料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