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识字量对一年级题目理解能力影响的准实验

点赞:19804 浏览:84978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而且一些学期教育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迎合了家长对孩子的“超前教育”需求.本文对幼儿学前识字量对于一年级题目理解能力的影响作了研究.研究显示,虽然我们并不是提倡幼儿识字越多越聪明,但是幼儿学前识字越多对一年级题目理解能力越强.

关 键 词:幼儿;学前;识字量

1引言

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学前教育的行为多种多样,本文研究在学前教育中幼儿的识字量多少对一年级题目理解能力的影响.

2研究设计

2.1准实验研究含义及其特点

准实验研究是指在无须随机地安排被试,运用原始群体,在较为自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对比起真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具有:①降低控制水平,增强现实性.②准实验研究进行的环境是现实的和自然的.③在内在效度上,真实验优于准实验设计.但由于准实验的环境自然而现实,它在外部效度上能够且应该优于真实验设计.④准实验研究便于实施,特别适合于教师以平行班级作为研究的对象,无需打乱班级,直接以平行班中的某个班作实验组或控制组.

2.2准实验研究设计

1.准实验研究设计方法选取及实验数据处理方案.本研究采用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这种准实验设计常应用的情况是:需要安排两组被试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研究,但又不能按照随机化原则重新选择被试样本和分配被试,只能采用原始组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准实验研究数据处理时,采用如下方法:①首先处理前测数据,检验在实验要考证的问题上实验组和控制组原有的近似程度,而不考虑其它因素.只有当两个组在考证问题上原有水平相接近时,才继续进行准实验研究.②对实验后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首先计算各组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再对实验组和控制组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检验(Z检验),通过检验确定进行实验后两个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差异程度如何.

2.准实验研究的被试.本研究选取了聊城贝聪幼儿园学前班1(15人)、2(12人)班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在识字的教学中,由于幼儿园教学的统筹安排,所以不能人为地把上述两个班随机分成两个被试组进行“真”实验研究,只能在自然情景中进行“准”实验研究.实验前采取了抽签的方式把两个班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抽签结果为2班是控制组,1班是实验组.

3.准实验研究实施方案.本研究采取了“前测—后测非对等控制组”的准实验设计,实验中,实验自变量是教学识字量,因变量为一年级题目理解效果,其他均为常量.具体方案如下:

幼儿识字量对一年级题目理解能力影响的准实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学前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控制班采用传统讲授法.这里的传统讲授法教学方法的操作性定义是:在每次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面对全部同学讲解有关教学内容,必要时当然也会教学前幼儿识字(与实验班相同),同时还要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并时常让学生回答问,完成一些小练习.

(2)实验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识字量的教学.依据这种教学的原理,为实验组设计学习任务:每天及每周的识字量.这个学习任务相对于学前幼儿来说有点繁杂,但具有操作性.

(3)实验班的具体教学步骤.在实验班中,依据上述教学原理对实验期间的教学程序作如下安排:a.呈现给被试要学习的任务;b.师生互动组织学习:先由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问;c.教师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任务;d.测验、展示评价.

3实验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及实验结论

3.1控制组和实验组的相似性分析

被试的选择差异会对实验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产生影响,因此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相似性的调查分析.

1.定性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升入学前班后,按随机原则进行分班,因而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学习能力、智力、知识结构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两组在中班、大班期间所学内容、任课教师、授课方法均完全相同,各部分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和控制组在男女比例上以及人数上也没有显著差异.在实验期间,实验组和控制组只有在学前班中的教学识字量不同,其它方面均相同.此外,在实验之前以及进行过程中,教师对两个班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热情及期望等都是平等的.


2.定量分析.实验前,我们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了前测,问卷都是封闭性问题,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其中5分表示程度最好,1分表示程度最差.前测结果及分析如下:控制组和实验组在以下两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对之前识字的掌握程度(Z等于1.02),同学之间协作学习情况(Z等于0.42)等.从以上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3.2实验后测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1.升入一年级后对题目理解测验结果处理及分析.测验的数据如表1所示.

从上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学前幼儿识字量多与学前幼儿识字量少在学生理解一年级题目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3.在兴趣、态度、能力等方面调查结果处理及分析.采用李

克特五点量表,其中5分表示最好状态,1分表示最差状态.测

量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如表2所示.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①实验组的各项得分均高于控制组;②实验组的兴趣增加程度明显高于控制组,而实验之前,实验组的兴趣略低于控制组,这就说明,识字量多对一年级题目理解能力强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识字量多少对于教师重要性等方面的认识上没有显著差异.

2.实验的效度和信度分析.实验的内在效度较高,因为准实验设计采用的是前测—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实验既有实验组又有控制组,且实验组和控制组又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实验自变量只有一个,且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控制得比较好.该实验的外在效度也较高,因而便于在推广,因为实验不是在实验室中进行,而是在自然环境中的教室以及自然班中进行;由于实验的进行不需要特殊条件,因此实验的信度也较高.

3.3实验结论

学前幼儿识字量多少并不能决定幼儿的智力水平,但识字量多点在对升入一年级题目理解方面有显著优势,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以及调动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以及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方面,要比识字量少的效果好得多.识字量多点对于培养幼儿运用自己的理解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方面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