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腐败预防机制

点赞:32789 浏览:1549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当今的高校,由于学术目标的功利性、学术权力难以完全保障、学术评价量化等原因,出现了学术腐败.高校学术腐败表现多样,主要有学术研究中的抄袭剽窃、检测冒伪造,课题申报结题、成果发表的腐败,以及学霸现象.面对高校学术腐败,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建立一个良好的预防机制,做到:倡导学术道德;充分利用科技力量,事前预防学术腐败;强化学术制度,反对行政干预;加强法律手段;加强对论文组织的打击和取缔;加强学术活动监督.


关 键 词:高校;学术腐败;预防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306-02

近年来,随着高校事业的发展,学校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也贡献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其成绩可圈可点.但由于体制管理、经济利益等原因,高校出现了学术腐败,部分人在学术科研和管理活动中,违背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败坏社会风气,给高校事业和国家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危害.因此,高校学术腐败问题值得重视和研究,需要寻找出科学合理的治理对策,促进学术良性发展.

一、高校学术腐败的表现

(一)抄袭剽窃

抄袭剽窃,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蓝勇教授把它形象地称为“剪刀加浆糊”,是指将照抄他人成果,而又不在尾注或脚注中注明出处的学术腐败行为.从近些年的高校学术腐败情况看,抄袭剽窃是表现突出的学术腐败行为,它不仅表现在在文章、学术专著中,也表现在教材编写、课题申报中,其行为侵犯了知识产权,对学术的创新和发展是不利的.

(二)检测冒伪造

学术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要求有一种求“真”的精神,脚踏实地、严谨求实的精神从事科研工作,不允许在科研活动和课题申报中出现检测冒伪造现象.但在近年的高校学术活动中,检测冒伪造也是层出不穷.数据查重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有的理工专业的文章、课题或学位论文,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才能获得相关数据,根据数据的分析论证才能获得其研究领域的成果,但有的研究者,不愿付出艰辛的劳动而是想当然地编数据,从而达到蒙混过关的目的,这种伪造行为不仅败坏了学术精神,而且其所谓的研究成果还会给科研工作甚至社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三)课题申报、结题中的“攻关”腐败行为

中国的课题项目从级别上看有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从类型上看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项目,每年课题的总数不少,然僧多粥少,仅仅高校的教师需求都难以满足,何况还有许多专职的科研单位.于是在课题申报中,有的高校和研究单位拉关系、打招呼,不惜动用所有的人脉关系,甚至还出现查重、送礼,以达到项目立项的目标.

作为立项课题,要求具有创新性,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其科研成果是需要按照申请合同按质按量完成的,但有的人在课题申报下来后,不认真按照要求去完成,而是投机取巧,甚至抄袭、套用已有的成果,在成果验收中,找关系和花钱,以达到结题的目的.这种成果,有的居然还“顺利”结题,不要说质量不高,根本就谈不上质量问题,带来的是不良的学术后果.

(四)成果发表中“看钱”而不看“质量”

论文的质量是发表的根据,现在许多的刊物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一般文章都经过初审、匿名评审等环节,最终才能确定是否能发表.但有的刊物,把经济效益看得比社会效益重,以赚钱和创收为目的,大搞学术腐败.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论文组织,与刊物或刊物工作人员建立一种利益链条关系,只要给钱,相似度检测包发表,甚至还出现包写,学术腐败之风甚是猖獗.

(五)学霸现象

学术追求是我们大家的权利,获得真理性认识是科学追求的目标,但一些所谓的学术权威,利用他们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权利搞学术武断、唯我独尊.目前,学霸现象表现在:一是强行在自己并无贡献的论文、论著上署名.如有的高校,在博士培养中,明确要求署上导师的名字,明知这个规定不合理,但有的高校确仍在坚持,这使学生的成果权利得不到保障.二是搞一言堂,经常以一个权威人士为核心,形成一个他们的学术圈子,不能容忍其他的学术观点,在某一研究领域形成学术垄断.

二、高校学术腐败的形成原因

学术目标的功利性

学术追求,本应排除功利世俗的影响,鼓励研究者为了科学真理而献身奉献,然学术环境的不纯洁、功利主义的影响使部分人在学术追求上呈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现在的高校,为了推进科研发展,一般都将学术成果与职称评聘、立功受奖、住房、绩效收入等挂钩,这些“收益”一方面激发了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科研发展,另一方面也刺激了部分人在学术工作中的浮躁、急功近利乃至查重.

高校学术腐败预防机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术不端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学术权力难以完全保障

学术要保证它的客观性、公正性,必须去行政化,避免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委员会行使其权利.然而,目前的学术委员会或评审机构,行政权力都有一定的发言权,这就大大限制了学术权力的作用,学术权力难以完全保障.突出的表现是,学术委员会这样一个神圣的机构,常有行政领导参与,特别是不具备学科专业领域素质的领导,由于它有主导性的话语权,有时会降低评判结果的公正性、有效性,难以保证学术权力的公平公正.

(三)学术评价的量化

学校的评价有多方面的指标,但科研实力几乎成了高校评价最重要的指标,以致学校把科研成果的要求采用量化考核的方式分解到各位老师.老师为了获得相应的绩效收入,必须要完成相应的文章、专著和课题.于是教师要完成相应的学术论文,不得不为了发文章而写文章,因为不这样做,岗位考核不合格就得扣发津贴.量化的学术评价在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和成果数量上有一定的作用,但也诱导研究者们为完成任务、为获取福利而从事学术活动,使学术研究不再纯洁,为名和利所左右.

三、高校学术腐败的预防机制

(一)倡导学术道德作为高校,必须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有一个正确的学术观.从事科研工作中要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要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耐得住清贫和寂寞,具备献身科学的无私性和执著性,自觉抵制学术腐败.在科学研究中,不抄袭、不剽窃,注重原创精神和第一手资料的应用.在课题评审中,坚持学术平等,以学术价值和创新程度作为衡量学术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实现评审工作的客观公正,不看关系,不徇私舞弊,不搞权学、权钱交易.

(二)充分利用科技力量,事前预防学术腐败

事前预防学术腐败,就是在文章发表前或者著作出版前查处其是否存在剽窃行为.由于现代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达,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可以快速科学地查证某人论著作是否存在抄袭.目前,在论文发表、学生学位论文中比较注重查重工作.西南大学博士培养中查新、查重的经验值得学习,西南大学对博士的选题都要实行查新,做到选题不重复,参加答辩的论文必须查重复率,这样不仅避免了抄袭剽窃,也提高了论文的质量.

(三)强化学术制度,反对行政干预

学术机构的成立及权利行使要严格按照学术发展的自身要求来做,学术工作要让那些真正内行的专家和学者充分履行评审资格,不能让学术评审带上行政色彩.科研管理部门应本着怎么写作的精神,充分保障学术科研活动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实现.

(四)加强法律手段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在2004年通过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教育部在2009年下发了《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两个文件都是针对学术问题作出的规定,明确了学术的基本规范,提出了对侵犯知识产权或违反学术道德的学术不端行为加以监督和惩处;《著作权》、《专利法》、《科学技术进步法》、《刑法》等对学术行为也有所规范.要充分利用这些法律法规对剽窃抄袭等学术腐败行为予以打击,同时,随着学术活动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不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

(五)加强论文组织的打击和取缔

现在组织对高校学术的危害很大,但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为了学术健康发展,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予以打击.国家应该利用、文化稽查等部门的力量,根据网络、发表者提供的相关线索,依法对相似度检测组织取缔,对相关人员依法处理,真正杜绝给钱就发文章的现象.

(六)加强学术活动监督

面对学术腐败行为被,当事者本人和单位的日子都不好过,很多单位和个人选择的做法是封闭消息,减少传播面,加强内部处理.这种本位主义的做法,表面上对维护当时学校、领导和当事人的声誉是有利的,但从全面和长远的观点看,对整个高校学术发展不利,同时对当事学校的发展也会产生较多负面后果.为了加强对学术腐败行为的震慑力,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要加强监督,定期公布高校学术领域违法违规行为.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广泛开展学术打检测,从而使学术腐败者无处遁形,消除他们的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