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

点赞:6212 浏览:217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提要]本文针对当今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分析高校诚信教育的薄弱环节,阐述会计学专业加大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高校应当从诚信教育环境、教育教学体系、教育过程等方面入手,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个教育教学过程,注重教育效果,努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会计学专业人才.

关 键 词:会计学;人才培养;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会计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财务、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从事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鉴于会计学专业的就业领域和工作性质,诚信教育尤为重要.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大学期间,往往以专业教育为主,诚信教育不够,容易造成学生自律意识淡薄,诚信意识不足,法律意识不强,也就不能成为社会用得上、靠得住的人才.会计诚信教育是将会计理论与诚信教育结合,意在培养一批高素质、高忠诚、高道德水平的会计从业人员.

一、高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现状

在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目前缺乏应有的诚信教育环境、完善的教育体系和系统的教育措施和考核管理办法.诚信教育仍是薄弱环节.

1、会计诚信监督力度不够,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大.信息、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会计查重、会计欺骗等丑恶现象的冲击.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或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诚信缺失现象也悄然而起.不少会计从业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诚信道德,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造成震惊世界的重大案件时有发生,如安然公司的会计查重案,微软公司、朗讯科技、环球电讯、美林证券等会计舞弊案等.这些案件无时无刻不刺激着会计专业学生的视觉神经,对这些自律能力较低、辨析能力不强、可塑性较高的大学生们阐述深远的负面影响.

2、教育体制存在弊端,过多地关注专业知识学习,忽视了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长期以来,会计学专业往往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说得多,做得少.这种教育方式势必造成学生道德水准低、责任感不强、重技轻德等.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但大多属于公德方面的.有的学校只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其主要教学方法依然是照本宣,缺乏创新,缺乏吸引力,完全违背的诚信教育的初衷,致使部分毕业生虽然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知识水平,却缺乏会计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一旦面临道德冲突时因缺乏辨别能力和自律能力,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我国目前会计犯罪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究其根源在于会计诚信教育不到位.

3、缺乏会计诚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诚信教育体系不完善.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者,坦荡做人,真诚对事,不欺骗,不撒谎;信者,恪守承诺,保守秘密,对理想坚贞.诚信是做人之根本,做事之前提,在现代社会中诚信问题更加突出.

目前,在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虽然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可在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个人考核等方面,缺乏抓手必要的研究与改革,没有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和教学过程,导致诚信教育流于形式,成为软环节.尽管教师有“传道授业”的责任和义务,但因众多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道”没传好、“业”未授精.大学生中弄虚作检测、考试舞弊等不诚信现象始终回荡在校园环境中,难以消除.如何将诚信教育融入会计学专业教学体系中,是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必要措施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是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和培养要求,应当从教育环境、教育教学体系、教育过程等方面入手,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倡导公平公正诚信的教育教学环境.诚信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道德准则,是人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受环境的影响甚大.环境造就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校园也是如此.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学环境至关重要.公平公正是大学活动的基本准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是对大学生人格的尊重、价值的认同和学习的动力,也是大学生的一种信赖、一种诚信.大学校园里公平公正的基本准则达不到遵守,教师就不会专心于传道授业,学生也不会安心学习,就不会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构建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学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高校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构建系统、完善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公开透明,接受监督,杜绝“拉关系、走后门、相互利用、相互照顾”等不良现象;其次,应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立正气,刹歪风,对旷课、考试等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自律、诚信意识.

2、构建会计学专业诚信教育课程体系.我国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中虽然涉及到德育教育问题,但在培养方案中,有关诚信教育的课程寥寥无几,仅有《思想道德修养》等几门公选课,这显然是不够的.应当针对目前教育形式,加强诚信教育教学研究,建立系统的诚信教育课程体系,从学校层面,改变以往重专业技能培养、轻会计诚信教育的传统观念,将专业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加大诚信教育课程,从学生层面,能够掌握有关诚信的社会要求、重要作用、基本知识、法律知识等内容,加强学生内在修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自觉、自律意识.


根据会计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会计诚信学》、《会计诚信案例》、《会计诚信缺失案例》、《职业道德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学与经济学》、《企业与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列入培养计划,部分课程甚至列为必修课程,促使学生加强自身诚信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为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3、注重会计学专业诚信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无论是环境教育还是课程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并转化为自觉行为,最终怎么写作社会,造福国家.

(1)加强教师素质教育,构建德才兼备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学校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教育榜样和典范.因此,教师的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观、专业水平等都将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学校一方面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使其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以正直、诚实、严谨、科学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时刻不忘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形象带动广大学生树立起诚信的形象;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主动邀请会计师事务所、政府财税与审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资深会计人员到校兼课、讲座,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会计学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诚信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推动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效果.诚信教育不同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会计专业教师应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环境条件,加强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其主动意识和参与意识,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程考核方面,无论是会计专业课程还是诚信教育课程,应降低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等客观题目,增加主观题目,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综合考察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与实务判断能力,尽量减少死记硬背题目,同时可有效避免考试现象.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创新活动,增强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自律意识.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不可能通过强制手段实现.自律意识是通过系统教育和适当引导逐步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是自我修养的提升过程.群体氛围的渲染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开展群体性活动,如大型主题班会、诚信主题的辩论赛、宣讲会等,让学生自己去参与,自己去学习,潜移默化,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诚信观念与意识,增强自律,把“不敢为”,变为“不愿为”.同时,要针对目前诚信教育现状,创新诚信教育方法,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创新教育的积极性.

(4)建立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诚信与道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评价道德水平,这就需要建立诚信评价体系,使学生始终感受到道德的实体性存在.诚信评价体系,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及诚信水平进行考核、评价,把考核结果与学习成绩、综合测评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重视诚信问题.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针对学生的诚信问题进行奖励与约束,完善诚信评价体系.大学生诚信评价应贯穿于大学的四年,是进入社会前的一种信用凭证,从大学期间学习开始,一直持续到进入社会,形成良好的信用培养体系.

三、结论

诚信教育是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针对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和从业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应当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应通过加强诚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将专业教育与诚信教育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诚信教育体系,将诚信教育课程纳入培养计划;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过程,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和建立诚信评价与奖惩机制等措施,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个学习过程,提高教育效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会计学专业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荣.诚信教育——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J].会计之友,2004.1.

[2]罗金明.大学会计专业诚信教育探讨[J].会计之友,2006.4.

[3]甄国红.会计专业诚信教育之我见[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