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愿现状调查

点赞:31828 浏览:1456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高校类);课题名称: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现状调查——以丽水学院为例;课题批准号:SCG115.

【文章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担负着本土经济发展重任的地方高校教育尤为重要.为了摸清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现状,理清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关系,以便开展有效的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本课题以丽水学院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取了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总体水平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意愿呈互为影响关系;大多数大学生已意识到创新重要性,对创业的考虑比较慎重;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规避现象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高校教育;意愿;文化环境;不确定性规避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教育部在2010年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创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竞争态势不断加剧,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高校不再仅仅是产生理论家、思想家的摇篮,更要培养出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优秀创新创业型人才.大学生是社会上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一个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蕴含着巨大的创新创业潜力,最有可能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作.

为一项系统工程,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之路仍然异常艰难,意愿不高.丽水市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2013年1月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国家级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其经济后发崛起需要人才更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担负着本土经济发展重任的地方高校教育尤为重要.为了摸清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现状,理清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关系,开展有效的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本课题以丽水学院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取了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1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美国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较早的国家之一,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Chen在对美国某个学校MBA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上过管理类课程的数目与创业意愿正相关.Sagie和Elizur认为其他专业的学生上过管理类课程后对成就有更高的需求,对创立公司也有积极的影响.Cluoes做的实证分析发现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前后,其决定创业与否有着显著的差异.国内学者李政认为创业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科所阎立钦教授指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能力为立足点的教育形式.创业离不开创新,创新必须通过创业来实现价值,二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关于创新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不少学者从专业、性别、年级、学校类型、家庭背景、是否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有无创业经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果.关于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美国投资奇才索罗斯就曾言:“我什么都不怕,只怕不确定性”.吉尔特·霍夫斯泰德为区别文化间差异而创立了“不确定性规避”理论.李璐认为不确定性规避弱的区域文化可以促进家庭创业教育;不确定性规避强的区域文化可以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王伟毅、李乾文曾对环境不确定性与创业活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阐明了环境不确定性是创业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当前,国际上高校的“创业教育”正发生着重大变革,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即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应该是培养、提升每个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而不仅仅是培养出几个自主创业的学生.认为有了“创新创业素质”,即使大学生毕业后不自主创业,而到各类企业、政府部门、高校或科研机构就业工作,或者选择攻读更高的学位,他们也能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和更好的表现.

2丽水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概况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丽水学院各级领导、部门对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十分重视和支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作为其发展思路,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将增进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和能力的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社团活动等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在创新创业课程方面,在通识课程中开设通用性质的创新创业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中结合专业特点设置创新创业类课程,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课外实践方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有机结合.在社团活动方面,举办实验班,鼓励大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切实扶持学生自主创业.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方面,提出了以教育教学一体化理念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为着力点的工作目标.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并采取项目化科研训练,建立了院、校、省学生科研立项目体系.即二级学院组织师生申报学生科研项目,并筛选立项,院级项目中择优推送到学校团委成为校级项目,校团委再从校级立项中择优推荐到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从而形成院、校、省递进式的学生科研立项模式.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方面,打造了以创建知性、优雅、科创、爱心、书香和绿色校园为核心的“六个校园”系统工作体系,开展了主题活动、知识竞赛、观摩和宣讲等活动,从实际需要出发,学生自愿报名,杜绝形式主义.3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现状实证研究

(1)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选择丽水学院8个二级分院的在校大学生(除医学院为大专生外,其他均是本科生)为调研对象.利用课余时间深入教室、自习室、寝室等学生聚集地随机调查样本,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共630份,回收有效问卷606份,回收率为96.19%.问卷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基本情况;二是创业意愿调查问卷;三是创新意愿调查问卷.

(2)创业意愿现状分析

1)创业意愿水平问卷选择了一个二分变量,设计问题“毕业后是否考虑自主创业?”的是/否的回答来表示是否有创业意愿.其中有创业意向者381人,无创业意向者225人;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2.87%和37.13%.根据刘群、孟永对上海10所地方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显示“未来会创业”的占被调查者总数的69%,“未来不会创业”的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1%,王华锋等对浙江大学等近20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创业意愿的有效率约为86.1%.比较之下,丽水学院大学生创业意愿低于上海,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于本省水平,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分析原因,除了政策、教育、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外,是否与区域创业文化环境有关,丽水市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所在地创业文化环境对其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2)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本课题有效调查总人数606人,其中男生236人,女生370人;有创业意向者,男生66.10%,女生60.81%;性别因素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略多于女性.年级因素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三年级略多于其他年级.专业因素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其中商学类、艺术类、工科类大学生创业意愿明显高于医学类、教育类大学生.生源因素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创业意愿最强,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次之,乡镇生源的大学生最弱.见表1.

3)创业意愿形成动机与成因大学生创业意愿形成的动机,通过问题“你准备创业的动机最主要是”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最多的是挑战自我,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在找工作困难并且工作待遇不理想的形势下敢干敢创、勇于探索的创业精神仍是精神主流;其次是就业压力大,说明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为生存而创业,缓解就业压力.至于自己做主、不受雇于他人,多赚钱、改善生活等,均属于创业经济回报,这是如今大多数创业者的动力,也是创业目标所在和真实体现.影响创业意愿形成的主要因素,通过问题“你认为对于你创业意愿形成最直接的因素是”来调查,结果显示,朋友(包括同学)带动的占比最大,其他依次是家庭支持、传媒影响、学校教育等.

4)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共设三个问题进行调查:一是“你参与创业教育活动次数”;二是“你是否参加过创业教育培训”;三是“你认为学校创业教育对个人创业意愿形成的影响”.第一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70.30%参与过创业教育活动,29.70%未参加过创业教育活动.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参与创业教育活动的次数明显高于无创业意愿者,差异非常显著(P﹤0.005).这说明广泛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并且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形成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第二个问题结果显示:有24.92%参加过创业教育培训,而参加过创业教育培训的大学生其创业意愿明显高于未参加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综上两项说明,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呈双赢互为正向影响关系.表1商学院大学生创业意愿最高,与《创业学》课程开设有关.因为《创业学》在商学院是必修课,在其他学院则为选修课;艺术学院和工学院的大学生创业意愿也较高,与创业教育培训和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关.第三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42.26%认为很重要,29.13%认为比较重要,二项相加得出结果为71.39%,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承认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形成的重要影响作用.然而,与朋友(包括同学)、家庭等因素相比,对于大学生本人而言,则认为创业教育并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尽管如此,上述研究也证明了创业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促进大学生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反映出创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5)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作用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两方面.设计问题“你对丽水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评价”、“你是否考虑在丽水创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对丽水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评价表示很满意与比较满意的和是27.89%,比较不满意与很不满意的和是42.41%,另29.70%表示一般,说明了大学生对丽水市创业文化环境的满意率不高.此外,15.68%考虑在丽水创业.而考虑在丽水创业者与不考虑在丽水创业者对丽水市社会文化环境的看法也不同,前者的评价明显高于后者,其差异非常显著(P﹤0.005),反映了社会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也反映出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对所处地区社会文化环境的满意率较高.校园文化环境方面,通过设计问题“你觉得当前校园文化对创业的帮助”调查,结果显示:很好的与比较好的和是71.39%,比较差与很差的和是7.35%,另21.26%为一般,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创业意向者认可当前校园文化环境对创业意愿形成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也说明了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当前校园文化环境是比较满意的.

(3)创新意愿现状分析

1)创新意愿、创新认知与创新动机状况对大学生创新意愿的调查,设计问题“你在学习中是否有尝试去创新的愿望”进行,结果显示:87.62%回答“是”,12.38%回答“否”.与创业意愿人数比较,显示大学生创新意愿高于创业意愿.关于创新认知的调查,设立了二个问题:一是“相对创业而言,你认为创新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有57.59%认为创新非常重要,34.16%认为比较重要,8.25%认为一般重要.说明了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二是设立了“坚持不懈、把握机遇、团队协作、保证团体成功”等几个创新成功必备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过创新教育活动的大学生回答“完全赞同”和“比较赞同”的比例普遍高于未曾参与过创新教育活动者,差异显著,说明创新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创新教育的认知和素质.关于创新动机的调查,设计问题“你认为创新愿望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知识技能是影响创新意愿的最主要的因素.2)创新教育活动对创新意愿的影响参与创新教育活动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5.31%,远大于创业教育活动人数,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创新意愿者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7.62%,后者多于前者,说明大学生创新热情和愿望较高.其中差异经调查发现部分学生虽未参与创新教育活动,但从校园文化宣传等其他途径了解了创新相关知识而产生了创新的愿望.将是否参与创新教育活动的人数与创新意愿人数的比例作X2检验,差异非常显著(P﹤0.01).由此说明创新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意愿形成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此外,又将创新教育活动人数比例(85.31%)、创新意愿人数比例(87.62%)与创业教育活动人数比例(70.30%)、创业意愿比例(62.81%)进行比较,显示创新教育活动的影响作用明显大于创业教育活动.综上,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形成具有积极的正向引导作用;而具有创新创业愿望者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积极性高,也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展.创新意愿强于创业意愿,说明大学生热爱创新,而对创业的考虑相对比较慎重.

3)创新教育活动对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影响设计“创新兴越、创新胆量、创新决心、分析能力、协作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参与创新教育活动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未参与创新教育活动者,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2).证明了创新教育活动对于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作用,其结果与浙江嘉兴学院刘巧芝对浙江省10所高校7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的意义相似.

注:*表示很好和比较好的人数.

4)校园文化环境对创新意愿的影响设立了三个问题进行调查:一是“校园文化氛围对创新意愿影响的重要性”;二是“校园物质与制度文化环境对创新意愿影响的重要性”;三是“精神和行为文化环境对创新意愿影响的重要性”.结果显示:85.97%认为校园文化氛围对创新意愿的影响很重要和比较重要;75.74%认为校园物质与制度文化环境对创新意愿的影响很重要和比较重要;78.05%认为精神和行为文化环境对创新意愿的影响很重要和比较重要.三项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由此证明了校园文化环境对创新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针对本校校园文化环境的评价,通过问题“如果以健康、积极和文明为视角,你如何评价目前的校园文化环境”进行调查,结果评价“很好”与“比较好”二项的和是61.55%,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当前校园文化环境的评价是满意和较满意的.

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愿现状调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4)不确定性规避现象

在就业压力日趋加大和周围创业环境的不确定形势下,一些大学生具有自主创业意向但又担心创业风险大于创业经济回报,举棋不定;也有一些大学生具有创新兴趣或有尝试创新意愿但又怕误了正常学业.设立了三个问题进行调查,即大学生创新创业最大障碍性因素,答案最多的是缺乏实践经验和资金缺乏;大学生创新创业最害怕的因素,答案最多的是怕失败和怕误了正常学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最不确定的因素,答案最多的是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前景.反映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自信心和风险承受能力弱;反映了不确定因素存在并且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5)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创新创业准备不足,能力逊色,削弱了创新创业意愿形成.原因与创新创业的障碍性因素、担忧因素、不确定性因素等有一定联系,而这些都是大学生初次创新创业将会遇到的常见问题.

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尚未完全开设,学生的创业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知识和能力欠缺;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仍然注重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联系不紧密,专业知识面临与创新创业需要脱节的强烈反差;学生不知道怎么运用所学知识去创新创业;师资综合素质还不完善,交叉学科知识、经验欠缺;实践历练机会少,学生把握机会能力弱;教育怎么写作体系不成熟,没有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怎么写作机构,或设立但怎么写作工作不到位.

3)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不甚理想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氛围,逐年攀升的“公考”潮流,不断冲击大学生择业观.校园文化环境不很成熟,对创新创业的宣传较多的是赛事、社团活动等,对创新创业信息判断、机遇的把握、攻克挑战等一些实战性体验方面的宣传较少.

4)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不确定性规避现象在校大学生既要完成学业,又要考虑就业与创业问题,规避性高的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不确定情况下,表现忍受模糊性的程度高,不敢冒险,缺乏自信,创新创业意愿低;而规避性低的大学生忍受模糊性的程度低,富冒险精神,创新创业意愿高,并积极投身于其中.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文化环境中感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具有创新创业意向又富有挑战性的大学生既有期待、憧憬,又有模糊不确定性情绪,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为高校教育增加了管理困难.

4建议

尽管我们不可能要求或期盼所有大学生毕业后都自主创业,人人参与创新.但对每个大学生来说,一旦有了创新创业素质,就拥有了伴随一生的宝贵财富,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有可能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1)构建适合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建议借鉴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的三种模式,即以传统教育教学体系为主导的高校自我培养型,以社会参与、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型,以及以大学生创业园为主导的政府推动型这三种模式.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的路径方面,在参考国内外研究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构建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的路径模型,见图1.

(2)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的措施

1)社会(政府)层面社会是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发祥地,政府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的政策支柱.(1)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丽水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人才而聚集人才的向心力不如发达地区,只有以更好的社会文化姿态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社会文化环境的创造靠大家,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发挥四元一体的作用,有效净化就业环境,促进就业公平,共同创造出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规范市场行为,建立起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则健全、运转有序的市场体系,确保经济环境中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作.(2)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定政策并通过多种媒介加以宣传和落实,同时建立和完善支持系统、实现帮扶长效机制、提供孵化支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2)学校方面学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的专业技能支柱.(1)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五个方面入手,即价值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评价体系和监管体系.(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主抓三个平台入手:即创新创业基础平台,如知识培训、经验介绍、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等;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如演讲、模拟演练、学科竞赛等;创新创业实战平台,如参加各类大赛、校外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园区、成果孵化基地、创新创业网络实战等.(3)设立创新创业怎么写作机构,完善怎么写作体系.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培训怎么写作、咨询怎么写作和特别怎么写作.怎么写作途径:除了加强校与社会联盟、校与校联盟,校内各分院联盟,实现资源整合之外,还要统一思想、统一语言,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有关创新创业的疑问或是手续问题等难题.构成由怎么写作项目、怎么写作主体、怎么写作机制、怎么写作手段、怎么写作绩效等有机复合体,形成政策、培训、怎么写作“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鼓励支持更多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愿望.

3)家庭方面家庭及父母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的精神和物质支柱,着重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1)多鼓励子女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家庭创新创业教育应着重于“开拓”,树立人生的精彩在于自己对未来开拓的精神理念,而不是拘泥于钱多事少离家近的传统观念.家庭应多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树立信心,理性定位;同时注意其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善于寻找和把握机,勇于挑战.(2)尽量提供多方面帮助.首先是转变择业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消除择业认识的一些误区:期望稳定工作而不愿意冒险自主创业;把创业简单理解为创办新企业;面对经验、项目、资金及技术缺乏的压力,畏惧自主创业等.其次,做一些具体工作来体现家庭的支持,比如帮助资料收集、信息分析、市场研判、资金筹备等.

4)大学生个人方面大学生群体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休,无论毕业后是否创业,在校期间都应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中去.(1)规划好人生职业生涯.这是化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的双赢选择.在高校教育下学会知识技能,培养自身创新创业素质,无论毕业后是否自主创业,都将有益无害用之一生.无论是否有创新创业意愿,都必须学技术、学经营、学创新,努力培养自己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每个人的经历、性格、能力各有不同,机遇也不尽相同.只要自己学有所长,自信自强,创新创业,多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充实自己,就能永远立足于社会.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自我管理计划,也可以从合伙创业、家庭创业或低成本的虚拟店铺开始,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2)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的各种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都有莫大的帮助.通过参与活动,不断磨砺、充实自己,培养自己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的创新人格和团队协作精神;还可以学会冷静、独立地思考问题,学会沟通、交流技能,从而得到社会认可,让家长的教育投资获得回报.(3)提升创新创业综合素质.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被动学习与掌握,而忽视了大学生进行开拓创新的能力和为人处事方法的实训和锻炼;偏重于被动就业型人才培养而忽视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多眼高手低,不敢闯荡、不敢冒险,缺乏、缺乏自信,缺乏与沟通人交往的能力.大学生有很多优势,如年轻、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思维活跃善于创新.但也有弱点,如缺乏职场经验,人脉关系,商业网络;启动资金有限,起步困难;有信心,无耐心;有,欠恒心等.因此,提升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很重要,除了社会政府扶持、学校培养、家庭支持之外,大学生应积极主动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去.创新创业不等于创办企业,无论将来做什么工作,只要具备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都会有发挥价值的机会.当今社会,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离不开三大资源: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大学生应多关注信息、朋友、机遇.至于创新创业领域,可以多关注高科技领域、智力怎么写作领域、创办工作室、写作技巧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服装食品加工、怎么写作咨询、装饰设计等.创新创业需要、需要理性,更需要恒心.

【参考文献】

[1]王华锋,郑珠,牛晋泽.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J].企业经济,2010,(10):73-76.

[2]郭洪,毛雨,白璇,曾峥等.大学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09,(09):69-74.

[3]李政.以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路径[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01):16-21.

[4]李璐.创业文化、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研究——以天津地区为例[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5]王伟毅,李乾文.环境不确定性与创业活动关系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3):53-57.

[6]刘群,孟永.上海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05):96-101.

[7]刘巧芝.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04):90-93.

【作者简介】

王烨冰(1982-),女,浙江丽水人,浙江省丽水学院商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创业教育.

夏更寿(1968-),男,浙江缙云人,浙江省丽水学院商学院书记;

李鹏(1979-),男,山西夏县人,浙江省丽水学院商学院学生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