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协同综述

点赞:9368 浏览:418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协同创新日益成为企业谋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企业协同创新一般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类:外部以与企业相关的横纵向企业主体协同为研究对象,内部以企业内部各创新要素协同为研究对象.为了加深对这两类企业协同创新的认识以便于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企业协同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同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 键 词:企业协同创新;研究综述;研究方向

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的到来,使得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同时也加剧了资源的相对紧张.在这一背景之下,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增强创新能力就成为了企业非常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而协同创新正是有效的方式之一,牟明善(2006)指出:美国企业研发投资回报率平均为26%,有协同创新的大企业投资回报率高达30%,有协同创新的小企业投资回报率更是高达44%,而没有协同创新的企业研发投资回报率只有14%.由此可见,协同创新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然而事实是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协同创新的研究和重视都不够;一方面,学术界对于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研究力度不够,从中国期刊网络总库收录的文献情况来看,研究企业协同创新的文献还不到研究协同创新文献总数的5%(由每年的协同创新文献总数与企业协同创新文献数计算出).可见,对于企业层面协同创新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从企业本身来看,企业管理和决策者对于创新的关注重点仍然是创新要素本身,如高素质科技人才、资金、制度和文化支持等等.很少有企业管理者真正认识到企业各创新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协同创新效用.由此可见,企业本身对协同创新的重视也不够.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来看还是实际应用上来看,企业协同创新的研究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和必要性.

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把握协同创新以便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归纳国内外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进行述评,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以实现途径为依据,企业协同创新的研究可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企业组织与其它相关主体之间的协同;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组织本身,其实现依赖于企业内在要素之间的协同.

1外部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关于外部协同创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从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中,横向协同创新主要是指横向企业主体间的协同;纵向协同创新主要是指产业链上企业主体间的协同.具体研究如下表:

1.1横向协同创新

关于横向协同创新,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各主体横向协同创新模型与运行机制、模式、绩效等展开研究.梁艳等(2006)具体地研究了大中型制造企业的全面协同创新管理模型.同样地,张波(2010)则是研究了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其包括企业间协作模式等互相关联的五种方式.吕静等(2011)也是研究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模型,这一模型中包含政府、客户、竞争对手等多个主体.张琼瑜等(2012)运用多CAS(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立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程亮(2012)则是研究了横向协同创新的代表性方向: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即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与之相类似,骆杨等(2012)则是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

1.2纵向协同创新

关于纵向协同创新,研究的方向可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关于客户协同创新的研究,二是关于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研究,三是关于协同创新的问题、条件和作用的研究.

1.客户协同创新的研究.王伟立等(2008)研究了客户协同创新中人员分配的建模,提出在客户创意族的基础上建立客户人员分配矩阵;考虑到客户协同创新的绩效,赵川等(2009)研究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客户协同创新评价,从过程、效率和效益三个维度立体地评价酷虎协同创新的绩效.王静等(2009)则是着重地研究了客户协同创新的实现机理,用创意孕育阶段、创意明晰阶段和最终创意形成阶段三阶段模型构建客户协同创新系统.与前几位学者研究不同的是,张雪等(2011)则是从博弈论的角度研究客户协同创新达成的合作博弈.包括博弈条件,最终合作均衡等方面的分析.

2.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研究.李志宏等(2006)研究了供应链协同创新管理的问题,但其研究对象为中国民营企业,他从民营企业发展路径等角度分析了协同创新的管理问题.何勇等(2007)也研究了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管理模式,其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在退货政策模式下供应链的创新,指出供应商和销售商应该分担一定的创新成本.与客户协同创新的研究类似,孙晶等(2010)研究了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其核心是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评价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绩效.

3.协同创新的条件与作用研究.唐丽艳等(2009)研究了科技相似度检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构建的作用,包括人才、资金和信息等层面的研究.关于协同创新作用的研究包括人才培养、企业能力和竞争优势等方面.金利平等(2011)则是研究了网络组织协同创新模式和实现路径.张方(2011)从熵理论和耗散结构论的角度分析了协同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指出了协同创新的创新知识溢出效应、创新网络协同效应等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张永康(2012)研究了协同创新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机制.指出了协同创新对人才培养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冉龙等(2012)则是通过吉利汽车的纵向案例研究描述和分析了企业如何通过协同创新实现技术追赶.

2内部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研究的核心是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路径与协同效果.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既有理念、模型的研究,也有实证性的研究.其研究大致分为理念和模型研究和实证研究.具体研究情况如下表:

2.1理念和模型研究

这一类的研究理论性倾向比较明显,具体有内部协同创新的条件与作用研究、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研究(以技术与市场协同研究为最多)和企业内部要素协同创新模式模型研究三大类的研究.1.内部协同创新的条件与作用研究.李颖明等(2002)研究了协同效应在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指出无形协同对竞争优势的巨大作用.同样地,应可福等(2004)也研究了协同效应在企业集团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组织协同、财务协同、资产协同等七种协同效应.程虹等(2006)则是研究了协同知识创新对竞争优势的作用.许强等(2010)则具体研究了母子公司组织协同、知识协同对创新绩效的作用.金涛等(2012)则是具体地研究了怎么写作外包企业的协同创新,指出了内部协同创新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巨大作用.贾广敏(2013)则是更加具体地研究了企业战略协同的作用,指出了战略协同效应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2.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研究.陈劲等(2005)研究了技术与市场的协同,指出了在战略、水平、组织层次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的协同架构.陈劲在同年还研究了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管理,同样指出了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管理架构.陈劲等(2006)进一步研究了中国企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指出了中国企业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机制内在联系.饶扬德(2008)则是研究了市场、技术与管理的三维协同创新,提出了三维协同创新的协同结构.辛冲等(2011)则是研究了企业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指出了组织主导型等三种协同创新关系.

3.企业内部要素协同创新模式模型研究.张刚等(1997)研究了技术、组织和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了包括战略选择、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要素的企业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陈劲等(2006)研究了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理,构建了协同创新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郑刚等(2008)研究了全面协同创新的模型,构建了一个包括接触、竞争、合作、整合、协同的五阶段全面协同过程模型.陈元志(2012)则是以宝钢为研究对象研究协同创新分析模型,构建了包括知识协同、战略协同和组织协同的宝钢协同创新分析框架.谢旭光等(2013)则是研究了基于协同学的核心竞争力转化模型,构建了包括免疫能力、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组织核心竞争力隐性序参量转化模型.

2.2实证研究

这一类的研究以一系列硕博论文为代表,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协同创新的作用.王方瑞(2003)研究了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管理架构,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构建了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管理架构模型.郑刚(2004)则是研究了基于TIM视角的各创新要素全面协同过程,通过对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的影响因素的因子、回归分析,构建了各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程度与创新绩效相关性模型.陈光(2005)则是直接研究了企业内部协同创新,通过对各类企业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实证分析,得出了通过协同创新企业可以显著提高其创新绩效,且协同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等结论.谢芳(2006)则是研究了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实证分析构建了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模型.白俊红等(2008)研究了企业内部创新协同及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验证了创新协同机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刘国龙(2009)则是研究了协同创新对产业成长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了产业内部对象创新系统的协同机制.王建伟(2010)则是具体地研究了协同产品设计的任务管理,通过实证研究完善了协同产品设计流程.杜宝苍(2011)具体地研究了知识型员工协同知识创新,指出了协同团队在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与之类似,刘彪等(2012)是从员工协同创新角度研究信息系统怎么写作价值,通过检测设验证构建了员工协同创新与信息怎么写作的关系模型.

3研究不足与展望


综上所述,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问题已经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需要指出的是,协同创新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系统性和研究对象方面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和研究.

3.1研究思路与方法

首先,协同创新的实证研究比较少,特别是案例研究.企业协同创新研究的现实目的就是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鉴,如果研究能够将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进行案例研究,如选取两个典型企业(其中一个协同创新绩效较好,另一个则较差)进行对比研究,则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会有所提高.

其次,在现有的实证研究中,研究方法与思路还有所欠缺:协同创新研究的对象是企业即是组织层面,而现有的一系列实证研究的硕博论文和期刊论文中的问卷设计都是针对个人的,因此这就出现了研究的对象与问卷调查的对象不统一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并开发出科学的问卷调查设计是今后学者们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会进一步提升.

3.2研究的系统性

一方面,关于协同创新的思路、模式、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没有较为一致的认识和结论.在外部协同创新的研究中,纵向研究以客户和供应链的协同创新研究为核心,但其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托几乎都是各执一词,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据;在内部协同创新的研究中,技术、市场、战略、制度、文化等协同要素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机制协同或者说这些要素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这些方面的研究也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和结论.因此,协同创新的系统性和整合性研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另一方面,内部协同创新与外部协同创新的整合程度不够.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的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的创新绩效,而明显地企业的创新绩效并不单纯取决与内部协同因素或者外部协同因素.因此,如何整合和协调内外部协同创新的研究,为企业协同创新的研究提供一个一般式的研究范式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企业协同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创新管理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3研究对象

一是现有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上,很少有以金融业、咨询怎么写作业等新兴现代怎么写作业为研究对象的.而现实是这类行业因为客户需求的特殊性,会对技术市场等要素的协同要求更高.因此,以现代怎么写作业为研究对象,探索出适合其特殊性的协同创新模式也是将来的研究方向之一.二是在外部协同创新的研究中,应该有更多协同主体.除研究得较多的客户、供应链、产学研三大主体外,协同创新的研究应该考虑更多更广的主体,这样能够增强外部协同创新研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