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功能的学前儿童玩具设计探究

点赞:4723 浏览:130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儿童阶段的教育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意义,使儿童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玩具和游戏在儿童的生活构成中比重之大使得优化玩具设计,发挥学前儿童玩具教育功能被提上了日程.玩具设计者在把握玩具的多元化功能和设计理念的构建上显得尤为重要.

【关 键 词】多元化,创造性,分层性

一、前言

近年来,儿童成长受国家和父母对的重视度不断增长,尤其是儿童教育问题.为什么儿童教育受到如此重视,古人云“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儿童时期是形成性格和许多能力的的关键时期,易受外界刺激影响,学前教育是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而儿童玩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是儿童必不可少的消费品,占家庭支出的比重越来越高.如何将玩具与儿童教育结合起来,发挥玩具的多功能作用成了家长和玩具商共同的关注点.

二、重视儿童玩具教育功能的原因

1.玩具和游戏在儿童的生活构成中比重大

儿童对外物的感知主要通过对物体的观察、触摸、摆弄,来启发智力、认识世界.而玩具具有丰富的颜色、动听的声音、别致的造型、灵巧的动作、和各种各样的功能能引发儿童的好奇和关注,激发儿童对其把玩的兴趣,迎合儿童对物体进行摆弄操作的喜好和,从而带动其动手动脑,促进其认识世界.

基于教育功能的学前儿童玩具设计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儿童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儿童的许多认知和技能是在游戏的轻松环境下获得的,玩具不仅充当了儿童的亲密玩伴,也是儿童的教科书.因为玩具的种类和玩法的多样化特征极大地吸引着儿童的注意,占据了儿童成长的很大部分时间,是儿童的主导活动,儿童的许多脑力活动和肢体活动都是围绕玩具进行.因此寓教于玩,发挥玩具的教育功能是满足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家长对儿童教育需要的最佳选择!

2、儿童阶段的教育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意义

儿童从出生到六岁之间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体和大脑都在这段时间迅速发育,这些发育以受到充分的刺激为基础,而自由开放的游戏和丰富多彩的玩具都为学前儿童提供了足够的刺激,使学前儿童的大脑和身体的各个器官在这些刺激中迅速发展.具体而言,游戏和玩具可调动儿童脑神经高度活动,刺激大脑细胞快速分裂,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可引发儿童的强烈好奇心,激发其创造力;可增加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排遣儿童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塑造健全的人格;可带动伙伴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发展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优化设计,发挥学前儿童玩具的教育功能

1、挖掘玩具的多元化功能,发挥设计的创造性.现代玩具相对传统玩具来说,功能更具多样化特征,不仅具有传统的娱乐功能具有教育、健身、甚至治疗等多种功能.这种发展趋势要求设计师充分了解消费者的潜在的需要,不断汲取新的创作灵感,开阔玩具的设计思路,丰富设计题材,进一步拓展玩具的应用功能,创造出消费者更满意的玩具产品.据此,在设计元素的考虑上,设计者应当更加全面,发挥玩具的多元化教育功能.包括情境模拟的带入,将生活中的场景带入到玩具的体验中,增强儿童的认知能力;感官体验的带入,通过肢体的参与接触使儿童得到一种快感体验和机能锻炼;探索发现的带入,让儿童在观察感知的过程中间接理解玩具的科学原理,增加儿童的趣味性并提升其探索发现能力;脑力发散的带入,设计者在玩具玩法上提供想象和创新空间,鼓励儿童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创新;艺术感染力带入,通过对玩具声、色、形、材等的组合构造,提升玩具对儿童艺术欣赏的感染力.


2、把握儿童成长的感知过程,体现玩具设计的分层性.教育应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当在考虑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实现良好效果.因此应当在分析学前儿童发育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利用玩具发展学前教育的可行性和设计要求.根据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观点,儿童时期是人类对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比较敏感的时期,这一时期相关能力的培养最容易受影响,六岁之前是儿童的感官、动作和语言的敏感期,一岁半到四岁期间是儿童对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这一时期儿童易对细微事物产生兴趣.两岁半到六岁期间是儿童的社会规范敏感期.据此,因时制宜,有的放矢地在不同成长期对儿童施以正确的教育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错过最佳时期,可能付出几倍的努力也达不到这种效果.

3、将玩具设计建立在一定深广度的理念积淀下.纯粹的玩具制造时代已经不合时宜,在玩具的生产方面,中国应当从“玩具制造”发展为“玩具创造”,赋予玩具教育功能、社会价值、创新思维和艺术内涵才是玩具业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玩具的设计必须建立在一定水平的理念积淀下.设计者必须对教育学、心理学、艺术美学、科学原理、社会学等方面有所研究,广泛涉略杂志书籍,搜集相关信息、分析相关资料,善于提出检测设,加以验证,进行事物和知识间的广泛联系和思考,作好研究工作,打牢理论基础.

4、以实践结果为指导,改进玩具设计的教学效果.创造源于实践,离开实践,创造无从谈起.放在儿童教育上,这种观点通过游戏活动促进了儿童创造性的提高来体现,这是因为游戏的丰富性和刺激性,为创造性提供了驱动力.而对玩具设计者来说,将玩具成品投入使用,通过统计归纳行业专家、玩具消费者对玩具设计的建议,收集第一手资料和信息,进行玩具使用的后续调研总结,通过玩具对儿童影响的调查分析的结果反馈来针对性地完善玩具设计理念,从而进一步提升玩具的教学效果的过程,是一种科学的设证过程.这一过程是将理论化为实践,又从实践中得到新的理论的改进完善过程,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转化中不断总结出学前儿童教育规律,并不断为玩具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不断提升和丰富玩具的教学功能.

结语:学前教育已经被纳入义务教育,加强学前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从玩具设计理念的转变上来探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是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作为学前儿童的玩伴、学伴兼老师,多种多样的玩具带给儿童的信息量和操作机会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应当充分把握这个机会,充分发挥玩具寓教于玩的多元化功能,为儿童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注:项目来源:

1.2013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三维智力结构模型的学前儿童玩具设计研究》(编号:13C1071),

2.2013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区角玩具的交互式设计研究与开发实践》(编号: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