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文化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点赞:5712 浏览:190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关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作为体育文化的运动项目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完成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所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而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准、内涵等,也能形成本校的代表文化之一,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浅析.

【关 键 词】文化;体育;民族传统

一、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自有人类社会就有社会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继承和积淀了深厚的民族传统,又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不停地内化更新、外向传导,从而促进整个人类文化向前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是作为一种社区文化而存在的.它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它也必然以社会文化为背景,折射和反映出主体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性和时代性,同时又具有区别于主体文化系统内其他子系统亚文化的个性特征,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停地吸收、批判、创造、辐射,促进社会主体文化的发展.

大学校园是一个以教育为主要社会职能的社区,活动于其中的人群是大学生、教师和干部.他们的活动方式,一是课堂内实验室内的教学、科研活动,二是课堂外的学术交流、社团活动、公益劳动、人际交往、日常生活、闲暇娱乐等活动,因此这里既是一个教育环境.也是一个大文化的环境.进而高等教育活动使生活于校园的人群有着区别于其他群体文化的特征,又有共同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理以及思想观念.“一种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价值体系”.


(1)校园文化的形成引导生活在校园内的每一个人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且在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完成每个人价值观的实现.

(2)校园文化环境不是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与社会文化大环境息息相通,必然受社会主体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二、大学校园文化现状

现代人类已进入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时期,当前我们面临着新技术革命和国际激烈竞争,也面临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主旋律的历史转变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主体文化转型的剧烈变化,国际国内文化大环境对校园文化从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到生活方式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正面临影响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的觉醒,自主观念、竞争意识、成才意识、参与意识、法制观念都大大增强,进取开拓和拼搏精神得到激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娱乐活动增多,人际交往、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其负面影响比较集中地表现为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实用化,生活格调的低俗化以及消极颓废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没有信仰没有追求.

面对客观存在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才成长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方向发展.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作出积极贡献.

三、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完成高等教育目标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它的培养目标不论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心素质上都应有较高的要求,应是高标准的.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造就跨世纪人才.在人才成长过程中与教育相辅相成的环境条件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教育导向、开发创造、娱乐调节、激励凝聚等功能,营造最优化的育人环境,实现高等教育培训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有赖于社会实践,大学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条件.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大学生、教师和干部既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创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客体、消费者.在这里大学生是高智能的群体,是渐趋成熟的思考的一代.在大学校园这个学校与社会接轨的实践环境里,他们摆脱了单纯受教育的地位,转而以自我为主体,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进行自我塑造,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社会化.

大学生校园文化与体育运动的关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四、体育与大学校园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操以及各种各样才能在一个人身上充分、自由、统一、和谐地发展.因此培养德、智、体、美诸种素质的发展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我国教育方针的制定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其中体育教育是有机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各国也无一例外地将体育作为学校基本教育的内容.大学阶段的体育,承担着使大学生身体完美发展,增强体质的重任.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目标.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体育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人们从事体育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身心发展和满足自身的高级需要,通过体育来使自己的躯体和精神得到改造和升华,从而使人自身趋向完美.体育文化与政治、、科技、艺术、社团文化等共同构成大学校园文化体系.

五、体育运动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课外体育运动锻炼是体育教育的扩展与补充,又是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运动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快节奏生活方式带来“文明病”蔓延的历史背景下,人类为保护自身健康而创造的一种健身方式.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富裕,人们体育价值观念增强,追求便与美的心理趋向日益强烈.这类初始以健身为目的运动,经过广泛地吸取体操、迪斯科等舞蹈及其他体育艺术门类的动作造型,而注入力度、增加负荷,借助音乐的节奏、旋律及风格调控动作、体验情感,并逐步在相关科学理论指导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发展成为融体操、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通过身体练习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目的的新型体育项目.它还具有很强的群众性、艺术性、娱乐性和创造性而成为适应性极广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艺术活动.它以自我锻炼,自我塑造,追求健与美的全面协调统一的发展而为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一枝鲜艳之花,给大学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体育运动锻炼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美的功能.是一种有氧代谢运动,通过较大密度和强度的身体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有效地改变体重、体脂等身体成份,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机能,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大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更加完美.使生命健康、强壮,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而呈现出美的魅力.开展课外锻炼,不但与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质.而且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美,使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抵制了消极颓废思潮对校园文化的侵蚀.

体育运动的锻炼,是学生追求健康身体的直接动机.自己的形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形体美主要指人体外形的匀称、和谐、健美.遗传因素生成了人的基本体型,但后天塑造却是完全可能的.体育锻炼是在生理学、解剖学、人体造型学、体育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学习某一个运动项目其动作和程序具有明确的对整体和局部目标的针对性.实践证明它是塑造形体的有效手段之一.因其实效,而受到人们重视.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而塑造健美形体对大学生新一代最富有吸引力.因此,也是大学生钟爱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值得我们倡导.

运动锻炼出来的形体美不是单纯外观的轮廊线条美,还必须赋予它动态美.经过各个项目训练的人,无论站立或行走的姿态都是舒展、大方富有朝气的.当然,最深层最核心的是人有文化教养和气质所表现出来的仪表风度.因此,内在美与外形美的完美结合是大学生所追求的高层次的人体美.

体育运动能提高个人的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品格的功能.积极参加每个体育单项的锻炼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运动过程就是一种美的展示和体验.在人体美的体验中,自己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也得到培养,提高了主体审美意识.大学生通过这种文化艺术活动,情操,精神境界升华,从而不断完善自己个性品格的塑造.

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健康、活泼、高雅的娱乐功能.与社会其他社区一样,大学校园同样存在着休闲生活方式的空间.这里健与颓废共处,高雅与低俗并存.体育运动某一单项锻炼,这一文化艺术活动以充满时代气息的面貌排送因而入,给大学校园灌入了一股新鲜空气,给校园休闲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提高了休闲娱乐活动的文化品位.

六、结束语

体育运动锻炼是其体育功能的体现,在体育锻炼中突出了艺术的功能和教育的功能,直接影响到大学校园的优化育人环境,进而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成为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