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点赞:4984 浏览:165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模式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解决对策,希望能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研究提供一点借鉴.

【关 键 词】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现状

我国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行当薄弱.从学校方面看,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专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专职从事职业规划教育人员不仅数量少,而且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可操作的技巧.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也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专业培训.大多数高校虽然已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但离提供成熟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怎么写作还有很大距离.从学生方面看,一方面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时,对职业认识还处于朦胧时就被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许多考生并不了解自己所选专业和今后的职业方向的关系,受父母、老师的影响较大,常常先选学校,再选专业,很少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可以说我国在中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已经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另一方面是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包统分”和“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毕业分配制度使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基本上没有自主权,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几乎为零.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大学毕业生在择业的自主权越来越大,但由于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学生的职业观未能与时俱进,许多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薄弱,对职业生涯规划普遍不重视.

如果大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还没有形成~个明确的职业目标,临近毕业时才仓促准备,是很难找到一个理想职业的.如果大学生无目的、无规划盲目就业,势必会影响他们的长远发展.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应引起大学生的高度重视.同时,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直面社会,检验自己培养结果的窗口.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声誉和前途,也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这就需要高校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在校学生进行全程职业指导,以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和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问题

(1)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淡薄.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在大学前已基本完成,学生的职业目标已经确定,而我国基础教育中职业生涯教育几乎是空白.因此,在我国就需要大学阶段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来填补中小学阶段职业教育的空白,这任务相当艰巨,而一些高校只是在学生毕业时或择业时才进行临时抱佛脚,大学生确定的职业目标就很难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可行性.

(2)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实践脱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操作性、实践性、应用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只有职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使大学生逐步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大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职业规划评估与修正等都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才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许多高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只注重理论教育而缺乏实践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互脱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首先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很多大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学校要求或者为了完成作业而进行职业设计,对将来从事的职业缺乏科学认知,实际规划中多是模仿和抄袭,对未来职业设计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其次职业期望值偏高,他们不愿到基层从事一般工作,在求职选择中都希望选择高起点、高回报的工作,他们的目标是大城市大企业的高薪职位,这与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市场“僧多粥少”的客观事实相矛盾.在职业选择中重名利、发展条件、轻内在价值等.再次,就业目标不明确.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就业定位不够明确,自我认知错位,缺少对自身和专业特点的了解,在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的问题上,缺乏明晰的人生规划,面对可供选择的机会犹疑不定,难以抉择,存在盲目从众的心理,致使一些毕业生错过了很多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使自己的职业发展大打折扣.

三、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解决对策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宣传.树立科学的职业规划理念一方面,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和多种途径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学生、家长和高校等相关群体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逐步形成社会高度关注、学生及早着手和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建议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建立和健全公共的、开放的职业测评机构,随时满足人民的测评需要;在中学阶段开设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养成其及早树立人生理想,合理规划,科学奋斗的习惯.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要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辅导员或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未来决定于自己手中,提高其科学合理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的主动性.同时,把整个大学期间作为一个开放性、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指导,使学生在校期间全面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实践教育,通过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2)建立多样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生涯与职业意识的培养、就业能力的提高、求职过程的指导是所有大学生的共性,而在自我认知、职业定位、生涯规划方面学生的需求各有不同,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坚持普遍指导和个性化辅导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共l生安排相同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内容,在形式上可以采用集中讲授、专题报告等形式对其进行生涯与职业意识的培养、就业能力的提高等教育;根据专业、个性等个体差异,对学生的职业定位、自我探索、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等方面进行分散的小型辅导、一对一个性化咨询,使共性与个性协凋发展,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3)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特点的职业测评体系国家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我国职业教育测评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成立科研攻关小组,推进我国职业测评体系尽快实现新突破.相关学者要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及当代:赶学生的特点,通过实践论证,不断创建和完善基础性的职业测评体系,不同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学生的特征,对基础性测评体系进行实用性改良,积极推进测评体系的特征化、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种类、性格、区域的人群,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测评体系,以提高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

如果高等院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大力推进改革,从制度上支持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实现,我们的大学生就会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明确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前进,提高学习动机和质量,为学校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