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理课学习倦怠成因干预

点赞:18665 浏览:827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大学生政治理论课旨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其深化政治认知和政治认同,着力培养他们的政治意识,政治原则性和政治敏感性等,以此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当今大学生政治理论课学习呈现倦怠特征,对思政课学习倦怠成因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关 键 词】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学习倦怠;干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修大学基础公开课之一.各大学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教育部明文规定的,旨在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但是,从开设课程到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难教和难学等一系列潜在问题,难以解决.全国各类高校政治课存在这样一个现实,经常会看到有学生玩手机、看闲杂书籍、睡觉,或者直接翘课,可见大学政治课程根本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即使相关课程的教师采取一些措施也无济于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倦怠,老师除了着急,也是手足无措.因此现在很多老师都无奈的“接受”这种现象了.照本宣科,互相应付.“学生求不挂,教师求简单”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

一、大学生政治理论课学习倦怠调查分析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对武汉几所高校3000名在校生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的在校学生男女比例为6:4,其中大一学生占40%,大二45%,大三约占总体的15%(由于大四时期,很多学生都外出实习,或者准备考研,参与我们调查的大四学生很少,较总数而言,可以忽略不计).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不到5%的同学认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有36%的同学持无所谓的态度,34%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开设这门课程,认为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人力物力,还有约30%的同学认为还是有必要的.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大学生普遍对政治理论课认识程度不高,所以无法认识其重要性以及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调查表明,现如今大部分大学生都是迫于学校课程安排才修政治理论课,并没有做到以自身兴趣为导向的学习.而是为学分而学.但是毕竟还有一些同学认识到政治理论课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有益的,明白该类课程对自身思想,政治觉悟都有一定的帮助,在思想道德建树方面可以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陶冶情操等.这说明,部分大学生还是目光远大的,拥有客观的辨知能力.内心也了解该类课程的意义,深知国家对自己的良苦用心.然而其中积极上课,并且兴趣浓烈的不到2%,这一情况,另人堪忧.同时我们通过询问的方式,了解到一些学生自身已经意识到政治理论课的重大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让他们觉得课程难度大,无聊单调.


二、大学生政治理论课学习倦怠成因剖析

通过前期长时间的准备组织策划工作,我们现在可以剖析大学生政治理论课学习倦怠成因.学习倦怠主要以下几个成因.

1.认知问题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或认知方式,因此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些同学通过自身的经验,观念和思想,来把握需要学习的东西.在这样带有主观意识色彩的情况下,大学政治理论课不可能达到教师和国家所预期的效果.但是在这种主观意识的诱导下,改变了甚至扭曲了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感知过程,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归根结底,是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极度不明确的认知.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政治理论课对他们自身道德修养,政治素质的影响及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只是一味地根据个人当前认知方式,来对待该类课程.认为政治理论课无关紧要,都是书面的东西,缺乏实际运用价值.然后抱着可上可不上的想法,听不听无所谓,甚至根本不学习的心态来对待该类课程.当然,当代大学生更加关心的是就业问题,毕业找工作,用人单位问的是专业知识,而对于政治理论则基本不会问及,因此缺乏学习政治理论课的动机,或者在就业层面忽视了政治素养的考察,因此,学习自然就会倦怠了.

2.自律能力差

现今我国实行的是依然是应试教育,这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改变的.所以,对于许多习惯了初中、高中逼迫式学习方法的学生来说,大学就是一座人间天堂,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也就造成了许多学生无法自律或者逐渐失去自制力的问题.他们无法采取有效手段控制自己,去达到学习的目的.当然也受到身边环境、人文直接或间接影响,他们也就无法正常完成部分课程的学习了,这是现如今大学校园里很普遍的现象.

3.理想信念的缺失

理想是个性倾向的最高形式,是价值观的高度反映,同时也是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之一.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追求,对学习生活具有导向和推动作用.人的理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的导向也会不同.有了理想,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激发人们奋勇向前,顽强拼搏.

同时理想对学习的内容有着高标准的选择作用,它在意识中可作为评价情感和动机的标准,调节对接受内容的反应.不同的理想和不同层次的理想也将导致对学习对象的选择不同.当学生的理想与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所要求的理想目标相差甚远或者完全相左时,就出现大学生政治理论课学习倦怠现象.

4.教师职业倦怠

众所周知,人都是这样一个特点,如果当你面对一群人,如果他们对你的讲话或者表演反应激烈,你的信心就越强,越表演越有.反之,如果不管你怎样的高昂,而他们始终无动于衷,起初你可能会坚持,慢慢的,你的干劲儿也就被消磨殆尽了.随后也就倦怠了.一些教师认为,上政治理论课职业效能低(职业效能即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学识水平乃至身心健康成长的能力方面的一种主观判断和感受),从而影响他们的教育信心,教育情感,对待工作的态度等,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倦怠.老师倦怠,得过且过,混日子,学生自然就对该类课程慢慢失去信心,学习倦怠了.有的老师自身就存在着职业情感淡薄问题.职业情感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对待职业观念,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有的教师职业情感淡薄,对工作缺乏热情,对教育工作缺乏责任感,只把它当做谋生的手段,以消极被动的态度对待工作,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当然这只是学生倦怠的客观原因之一而已.5.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不高

据有些同学反映,他们学校有的相关老师讲课甚是死板,听他的课,就想睡觉.完全的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毫无新意可言.而另外一位老师讲课风趣幽默,轻松活泼,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很高,感觉不仅学到了东西,人也轻松了许多.因此大学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呆板的授课方式也成为一个主要的客观原因.死板式的照本宣科,毫无主动性和创新,只会让学生困倦,磨耗他们的兴趣,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无法驾驭课堂,更无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上课变成一种精神折磨,而不是在知识的海洋自由探索潜行.

6.教学内容不合理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内容应当经过精细的选择,使其具有层次性、目的性、方向性,具有教育意义和培养价值,并且应和受教育者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以及当前受教育程度相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目标的具体化.人的认识的发展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向高级,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趋势,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没有后者认识就会僵化.这就是人的认知发展的有序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依然遵循这一规律.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规律,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意层次性.对于学生应着眼于他们的思想基础和接受能力.那种不从学生实际出发的高起点,不分层次的一刀切,效果适得其反.

7.环境的影响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朽.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是说明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所谓环境,是指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予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具体而言,凡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有关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因素,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内容.比如,现在大学里教学基本都是多媒体教学.但是有些高校还是在黑板上陈述,偌大的教室,100多人,有些同学根本看不见黑板上的板书,甚至老师长什么样子也看不清楚.由于看不见,学习进度跟不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不高了,学习就开始倦怠了.因此一个积极的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为教师实现教学目的提供帮助.

三、大学生政治理论课学习倦怠路径

大学生政治理论课学习倦怠问题很严峻,我们必须通过一些途径缓解问题的严重性,以便于更进一步的解决问题.

1.完善学生认知

教育的内容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可能会与一些人的认知有一定的偏差,但不可能完全的冲击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其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尽可能使所传授的信息符合这一认知结构,这样学生才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持积极态度.

首先,我们必须要让该类课程的教师学会自我调适,提高抵抗职业倦怠的能力.通过提高职业认识,坚定职业信念,提高自己对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来克服职业倦怠情绪.同时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自己的课程轻松幽默,教学方法要适当创新,以便于学生接受和学习.这样更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赢得学生的喜欢.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倦怠情绪.同时老师还要重视大家的学习,要引导和带动.帮助学生从高中的逼迫式学习进入到大学的自主学习中.让他们学会真正的学习,增强他们自律的能力.

2.教师引导带动

自律是一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关系到以后人生的发展,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走出过去逼迫式教学的圈子,高校的老师必须带动引导他们,向他们灌输大学生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自律意识,锻炼他们的自律品质.让他们成为自律,自强的人.

3.激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和认真解决大学生多样化的价值观需求,激发大学生良好的人生追求,以形成高尚的动机,对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充分调动其学习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认真、合理对待学生的多种价值需要,并承认,鼓励其合理的部分,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有坚实的思想基础.思想政治理论任课教师还要善于把学生的知识需要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身需要,形成大学生群体的内在学习动机.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及时正确引导学生个人与集体价值需要,发生矛盾时,能把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使个人行为与集体的需要协调一致.而不为一时利益所束缚.最后,借鉴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升大学生需要层次,倡导实践主体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

4.减缓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压力过大的表现.可以通过自我调适的方式来达到缓减的目的.自我调适就是自己调整自己的认识、情感、行为等心理因素,提高自己应对职业倦怠的能力.

同时,要增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提高职业认识,坚定职业信念,提高自己对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克服职业倦怠情绪.学会正确的归因,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从事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社会意义重大,历史责任感很重大.但是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对教学的成败,要做到总结反思,正确归因,减少职业压力.

5.提高师资力量

首先必须提高政治理论课授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和知识素养.政治理论课的教授也是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党性和政治性.如果学未精,则言不深,学生就会缺乏对老师的信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锻炼,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信仰、政治品质和政策水平上体现出过硬的政治素质.教师的政治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素养的增强,提高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同学中建立威信,才能驾驭整个课堂.而对于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更是不可或缺的.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个人形象,乃至学校的形象.而品德高尚的人往往是受人尊重的.因此教师需要提升的方面很多,这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6.优化教学环境

要充分发挥客观环境中积极因素的作用,努力营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的优化,通过对环境因素的优化与有效利用,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大的社会环境,我们无法选择,但是在小的环境下,我们必须改进.诸如教学环境,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整治,做到设备的齐全,教学内容的健康可观赏等.以便促进大学生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使之达到真正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