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民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点赞:31418 浏览:1452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通过对应用型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管理学应用型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其在培养模式和专业定位上由于发展时间短,软、硬件建设不完善等,往往不能与传统的公办教育相提并论.同时,随着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很多的民高校的办学定位.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既有别于“学术型”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又不同于“高职高专”教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当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提高素质为主线.应用型人才的规格特征突出表现为厚知识、强技能、高素质.这一定位也对管理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当前应用型民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专业针对性不足

由于专业的差异性,对管理学的教学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无论从重点内容选择还是课时分配上都应该区别对待.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应用型民院校由于师资上存在短板,其在管理学的课程开设上缺乏专业针对性,甚至全校所有的管理学教学大纲相同、教材选用相同、不同专业由师同时授课,没能很好的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怎么写作.

应用型民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管理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材选用不当.

目前大多数的民办院校管理学的教学内容,都是按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来安排的.教材选用上也是选择此类的教材,教材分别介绍每个职能的定义、作用等基本内容,这样的安排看似合理,但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时间很难保障,学生也缺乏听课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选择不当、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工作是教、学的统一体.目前多数的高校在管理学的授课过程中采用了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对象,学生的参与感不强,创新性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考核方式存在局限性

考核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除能够检测课程教学效果外,其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也起到至关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同时也可以体现该门课程及该学校的教学办学理念.但是据目前情况来看,,管理学这门课程的考试方式还非常单一,多是通过试卷进行测试,对考核内容的局限性也较为明显.因多为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监控不到;同时,因试卷测试形式的局限性,使多数学生养成了考前搞突击、平时不用学也能轻松过关的观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试卷只能测试部分学生对于书本和课堂知识的短时记忆能力,并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及判断能力,这也是许多课程考核方式方面存在的最根本问题.

二、应用型民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思路探讨

整合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结合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框架.如可以整合管理学教材的内容,把其分为管理知识模块、管理能力模块和管理素质模块.其中,管理知识模块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管理能力模块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沟通协调、控制等管理能力,而管理素质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团队协作、应变、语言表达、写作、创新思维等管理素质.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可以以教材为基础,增加教材外的教学信息,引进新鲜事例,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此外,不同模块在教学方式、考核方法上也应该有所不同.

(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本”,就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核心,实现教学中的“五个转变”:从老师教为主转变为学生学为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从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我控制为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

采用参与式教学.

1.创建“学习团队”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由学生自愿组成5-8人的“学习团队”,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训练项目;由“学习团队”组成模拟公司,在公司“总经理”的主持下,共同策划,共同实施,紧密协作,相互配合;以团队合作、自我控制为基本教学管理方式,教师逐步由知识传授者和教学监督者变为学习指导者和协调者.

2.全员参与的互动式课堂.通过设置情景、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分析案例、实训项目、提供对策建议等多种方式实现全员参与,师生互动.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提供一个与某单元相关的简短案例,使学生们进入某种管理情境之中.保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由学生讨论或训练.

3.全过程体验的模拟管理.从制定计划与决策,建立组织机构与人员选聘,领导、激励、沟通,直到控制与总结、评价,进行全过程的模拟.这些方式与方法,既是有效激励学习的手段,又是体验教学的实施形式.在实施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课程与参与管理活动的积极性.


实现考核方式立体化.

以前的课程考试主要是以试卷为主,而试卷中的题目内容多是课本知识及课堂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学生也多是把这些内容背记下来,但是这就违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要求.因此,要充分地发挥考核在课程教学中的引导性作用,树立通过考试帮助学生同时提升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等的观念,突出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与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的思考、创新,建立综合性的考核评价体系.而针对于管理学这门课程,我们在注重期末考试的同时,也必须强调过程性考核,对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持续的多形式的考核,如在计划职能中安排某项策划与实施,人员配备中安排情景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