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关系

点赞:5423 浏览:192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产业结构是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演变导致城市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城市化的动因,产业结构偏差同样也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化现状,然后阐述了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最后重点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的作用机理.

【关 键 词】产业结构;城市化;机理

一、我国城市化现状分析

回顾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前的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主导、以牺牲农村为前提的一种城乡二元结构自我积累式的城市化.此阶段的城市化呈现缓慢的上升,表现为靠自我积累强行推进工业化,导致工业化推进得越猛烈,城市化发展得就越缓慢,而我国城乡封闭政策就是在维持这种积累模式设计的.当然这阶段的城市化还伴随着“大跃进”和出于政治、国防等方面考虑而实行的几十万知识青年从城市“上山下乡”,但整体表现出“工业化时期的控制城市化”.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城市化一直在弥补因原有城乡封闭结构造成的历史欠账;另一方面,土地使用制度、“分税制”、住房制度等一揽子制度改革,从根本上将原有封存已久的存量资本调动起来,刺激国内市场迅速扩大,加之原有户籍管理的不断趋于弱化,进一步驱动了国内城市化的发展速率.从图1可以看出经过了改革开放后的18年的积累过程,我国高速城市化发展大致在1996年后左右开始,并产生突变.城市化率由1996年的29.04%提高到2011年的47%,平均每年保持1.12%的增速.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

2011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7%,这一数字不仅包括了城市中的暂住人口、建制镇中的亦工亦农人口,甚至镇域范围内的农业人口都算在内.这一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70%—80%的城市化水平有很大差距,也未达到国民收入同中国水平差不多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60%以上的水平.

2.城市化发展不均衡,地域差异明显

从总体情况上看,我国城市化发展层次呈东高西低状态,即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这种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决定了城市在发展建设、规模和建设特点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带大都市区均地处东部沿海,一些大都市连在一起形成了大都市连绵区.2011年底,全国城市总数为655个.其中东部有297个,占总数的45%;中部有242个,占总数的37%;西部有116个,占总数的18%.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空间分布出现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的现象.东部地区基本形成城镇网络体系,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中心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较少,西部地区较大城市仅限于省会城市,城市体系不够完善.

3.我国城市化具有伪城市化现象

8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农村青壮年奔向城市,甚至走到离家很远的经济较发达地区,例如到北京、上海、广东、浙江一带去工作,但他们多是只是把进城务工作为一种增加收入的途径.并未考虑要定居在城市,最终他们还是要回到农村.多年的“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也使得这些人口无法成为真正的市民,因为他们在就业、医疗、养老保险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均享受不到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状态.但是国家在统计时,也将这一部分统计为城市人口范围内.另外一些农民因土地被征用,身份转为市民,他们一方面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另一方面却为谋得另外一份替代的工作,导致城市内部形成新的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在以上基础上的统计结果显示的是一种伪城市化.

三、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的作用机理

考察各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总体上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分为三部分:劳动力部门转移对城市化的影响、资金部门转移对城市化的影响、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1、劳动力的部门转移对城市化的响应与反馈

根据配·定理.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与之相应,农业劳动力逐步减少,工业劳动力则呈现先上升而后相对趋于稳定,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伴随着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转移,相应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2、资金的部门转移对城市化的响应与反馈

资本是一国实现工业化发展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资本具有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两种形式.货币形态的资本运行,引导着社会资源在各产业间流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产业结构实际上就是一国生产资源的投入结构.因此资本以及相应的投资是调整己过时产业结构的直接手段.进一步加大第二、三产业的投资是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的本质就是追逐利润.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低的劳动生产率和回报率,促使大量的资本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3、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响应与反馈

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进而促进城市化经济增长,其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变化提高了经济各部门的生产率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二是技术进步导致各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出现差异,促使资源从其他部门不断流入该部门,从而推动总体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

从需求方面来看,社会需求和需求结构的变动,直接影响到有关产业要素的投入.推动各产业部门出现不同程度的技术进步,促使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动.

总之,技术进步推动了三大产业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