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院校课程管理体系的构建应用

点赞:20927 浏览:944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合理提出并架构适应我校SPT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管理体系,把课程组建设成为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课程(群)构建而成的、具有“规划、运用”和“组织、管理”两大基本特征的课程管理组织系统.撤销原有高校按系、科、教研室行政管理的框架体系,提出并实施具有适应SPT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管理体系.


关 键 词:新院校;课程组;课程管理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283-03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末始,中国高等教育实行扩招政策,为满足扩招的需求,全国有一大批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这类学校一般被称为新建本科院校.据统计,至2008年,全国普通本科院校达755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达286所,占本科院校的38%,新建本科院校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共识.但对于培养什么特色的应用型人才、怎样提高培养人才的素质等方面的认识,不是每所院校都是很清晰的.传统的高校以系、科、教研室进行课程管理,存在着一些弊端.如课程管理意识薄弱.缺乏对课程管理的研究,重视课程“硬件”,忽视管理“软件”,遇到问题未能从管理方面找办法;课程管理的行政手段多,技术手段少;课程管理目标与课程目标严重偏离;课程的国际化取向不明晰,无法适应国际化的新形势等.

基于传统本科院校课程管理中存在的以上突出问题,本文提出并架构适应我校SPT(SPT,即成功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管理体系,即撤销原有院校按系、科、教研室行政管理的框架体系,把课程组建设成为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课程(群)构建而成的、具有“规划、运用”和“组织、管理”两大基本特征的课程管理组织系统,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课程管理理论研究全面发展.

二、课程管理体系的内涵

根据美国学者斯塔克对课程管理的界定,课程管理就是为确保成功地进行课程的编制、协调、实施、支持、评价和改进而履行的责任和行使的权力.可见,课程管理的探究范围不仅仅包括对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管理,还包括对课程的支持系统的管理,对课程改进过程的管理等.本文拟根据我校教学管理实际,实施课程管理.课程管理体系是指在我校课程组机构配置下,由课程决策系统、课程开发系统、课程实施系统、信息收集系统、条件保障系统和课程评价系统等六大系统构成的课程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三、SPT特色的课程管理体系的构建

综合国内外专家对课程管理理论研究的结果,结合中国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课程管理实际,课程管理体系的构建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组建专门的课程管理机构及职能活动

1.组建课程管理机构.我校推行SPT(即Succesul&PracticalTalents的英文缩写,意为“成功的应用型涉外人才”)人才培养理念.为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管理的要求,按学科背景实行课程管理,即在以学校为一级课程组的基础上,以二级学院的学科构成组建若干个二级和课程组(如图2所示):

我校在总结“外语+专业+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三个核心能力”为内容的SPT人才培养体系.根据SPT人才培养目标三个核心能力每个核心能力的内在要求,分别组建学校一级的三个一级课程组:即以语言类学科为背景的并以外语类课程为支撑的外语应用能力一级课程组,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背景的并以商管类课程为支撑的专业实践能力一级课程组,以思政、人文类学科为背景的并以人文教育类课程为支撑的综合职业能力一级课程组.在一级课程组的基础上,各自组建若干个二级和课程组.课程管理机构配置图(如图3所示):

2.课程管理机构主要职能部门的职能活动.学校教务处是一级课程组的教学管理主要职能部门.二级课程组是二级学院为落实一级课程组确定的课程开发、运用等任务,针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实行课程开发、运用管理的课程组织机构,二级学院教科办是二级课程组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并承担和配合做好一级课程组授予的相应教学管理的职责.课程组是某一课程群教学管理的实体性基本组织,它承担课程群微观课程开发和运用的任务,包括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的具体课程教学和管理任务等.

(二)构建课程管理体系下的子系统

在课程组体系下,构建以下六个课程管理子系统.

1.课程决策系统.主要指一级课程组.通常是在一级课程组组长的领导下,从宏观课程方面做好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的规划和计划;负责学校三个核心能力的相关宏观课程的组织管理、相关学科建设;指导、帮助、督促相应的二、课程组按职责要求做好课程建设诸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做好二、课程组长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指导二级学院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建设等工作;指导二级学院对下设的二、课程组进行管理和考核.

2.课程开发系统.主要指二级课程组.通常是在二级课程组组长的领导下,对专业课程的开发.二级课程组负责相关学科、专业、课程、实验室、图书资料等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管理,参与二级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专业建设;指导和帮助课程组开展师资队伍建设;会同二级学院和一级课程组实施对课程组的管理和考核.

3.课程实施系统.主要指课程组,通常是在课程组组长的领导下,负责课程群内相关微观课程开发、课程教学、教学质量监控、精品课程建设、教材的选用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等,包括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引进、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界定、专业课程模块建设等工作;根据一、二级课程组的要求配置、建设和管理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并实行对教师的业绩考核.4.信息收集系统.主要指课程组教学管理的各主要职能部门和执行部门.一级课程组的教务处和二级课程组的教科办,是最重要的信息收集主体,主要负责收集来自各方面的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客观信息,并及时反馈到课程组.同时借助师生网络教学管理评价系统,发动全体师生全员在网上及时进行信息填报,以便作出有效的跟踪控制和正确的评价.

新院校课程管理体系的构建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教学管理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5.条件保障系统.从总体上来说,学校人事主管部门承担着为确保课程管理系统的有效运作提供最优质保障的责任.课程的实施离不开经费、设备、图书资料等必要的条件,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最大地发挥经费、设备、教学资料等“硬件”的效益.另一方面,学校人事主管部门要从课程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课程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出科学而又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使课程管理的各项工作和运作方式做到有章可循.需要强调的是,课程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课程管理体系的运行,学校人事主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各级课程组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其管理能力.

6.课程评价系统.主要由学校督导处和二级课程组的督导组协同负责.主要任务是密切与课程组主要教学管理职能部门配合,根据各级课程组的课程管理计划,对课程活动的输入、过程和结果进行定期的诊断和评价,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对决策和实施过程进行修改、校正,使课程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课程目标.

四、结论

适应我校SPT人才培养(即成功的应用型涉外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构建课程管理体系系统,推动我校的课程管理从以“教学管理”为中心向以“课程管理”为中心转变.通过课程组建设,力争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创建一批精品课程,形成一批教改成果.推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升学院SPT人才培养的质量,充分体现学校SPT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和国际接轨,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并为其他高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