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点赞:30417 浏览:1433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国高校教育在探索中逐步发展,毕业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并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116-02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他们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受当前各国经济萧条的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受到强烈的冲击,目前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1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或就业问题,按其性质划分,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即普遍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在我国,普遍性就业问题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和将来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同时,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又日趋严重.

1.1普遍性就业问题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在探索中的不断发展,高校扩招导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接受高等教育,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毕业生的快速增长.教师资源不足,导致扩招后的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就间接导致企业对新聘人员的毕业学历要求越来越高,直接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某些领域及职位对于学历的要求其实并没有那么高,但是由于大量毕业生的出现,供大于求,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因而在浪费人力资源的同时,造成了大量毕业生难就业的问题.企业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供小于需,而高校每年输出的素质不均衡人员供大于需,这样的供需不平衡,导致了企业找不到人才,大学生难就业这样的矛盾又尴尬的局面.

1.2结构性就业问题

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匹配而形成的就业岗位与劳动力素质水平不匹配也会引发就业问题.中国处于就业人口高峰期,出现了某些领域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但是相应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具体来说,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学校和专业之间的需求差异明显.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颇受各大企业青睐,有的企业甚至非北大、清华的不要.另外,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需求较大,而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则乏人问津.二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比较“抢手”,本科生的需求基本持平,专科生及技校高职毕业生则需求很少.三是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对高素质人才需求较大,接收量也较大,同时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但是同时,人才竞争激烈,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在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对人才的需求较小,接收量也较小,但是由于职位供给远大于需求,反而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1.3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

个人出于对自身及职业未来发展的选择未能就业引发的就业问题.它与结构性就业问题的区别在于:结构性就业问题的供需不平衡表现在宏观区域及岗位上;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则表现在微观个人的职业选择上,宁肯待业也不愿去填补缺额.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首先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不符合实际而导致的失业问题.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多是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及科研机构等传统概念上的“铁饭碗”的职业,而在地区上则是选择京津沪、广州等东南部沿海发达城市;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无法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目前高校里所学课程,与用人单位的职位需求存在着差异,而大量毕业生只满足于考试的追求,往往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缺乏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表达能力差,而错过了许多就业机会;再次,对自身的错误定位,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择业缺乏目的性,成功率不高.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最明显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1.4其他问题

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成为主流,然而某些地区政府及企业对于户籍、档案等的管理与限制仍然存在,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未就业先失业的一个因素.许多大学生都遭受过“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或者非本地区高校毕业生,使得一些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综上所述,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目前普遍且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调动国家、企业、高校及毕业生的力量,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2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2.1在大学期间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学校和社会的运行规则却有很大不同.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因而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注重社会及生存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沉着、冷静的应对所遇到的所有挑战,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一切困难,在毕业后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增加社会实践,从实质上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通过实践,他们可以真正的面对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真实地感受到就业环境及形势的转变,有利于他们重新定位与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缩短真正走入社会后自己的适应期.2.2转变不正确及好高骛远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BT)]要依据职业生涯目标规划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社会实践,循序渐进,为实现理想做积极的准备.同时,要阶段性的进行自我分析和未来职业分析.科学的分析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从而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自身职业发展的区域,从属行业的特性,职业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同时也要充分的了解职业对于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3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

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及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大学生应该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道路.

2.4高校的改革势在必行

其一,目前高校学科知识结构陈旧不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所以应当合理的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及市场的改变,调整办学方式方法,增加毕业生就业的筹码.合理调整各专业的招生数量,顺应市场变化及经济发展的需求,避免“热门变冷门”的尴尬局面.其二,从入学开始就循序渐进的展开就业指导工作,不要把就业指导变成仅仅针对毕业生的招聘指导,要逐步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及规划,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其三,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教育与教学改革.调整学校内部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形成一套新的符合当代时怎么发表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教育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市场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5加强及完善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

首先,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辅助完善就业市场体系的形成及健康发展.各级政府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改善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合理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发布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优化人才的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经济落后区域,在那里安家落户.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就业,锻炼成才.再次,各级地方政府还可以建立针对应届毕业生及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障系统和培训机制.

大学生是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对于人力资源的浪费.通过建立健全毕业生的失业保障系统,社会稳定得以维护,人力资源得以充分的重新配置和优化,体现了国家“和谐社会”的政策宗旨.同时,对人才市场上的失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加强就业与再就业指导,最大可能的提高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竞争力.

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得到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无论面对多么严峻的就业形势及经济状况,希望在校大学生通过高校及全社会的帮助,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制订科学的职业生涯目标及规划,未雨绸缪,在能力和心理上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可以预见,高校毕业生作为未来中国的巨大劳动力资源,将成为一支有活力的生力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