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同乡会

点赞:28276 浏览:1306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K大学G省同乡会是一个发展态势良好的高校非正式组织,通过对这一组织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组织环境、组织的技术支持、组织精英、组织构架、仪式性互动、小群体的作用及成员的认同感都是推动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同乡会;组织;互动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15-04

高校同乡会是基于地缘关系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各同乡会的组织化程度、互动频度及凝聚力都不一样.有些同乡会在成立不久后就销声匿迹,无人问津,有些则发展得蓬蓬勃勃,为其成员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提供了很多帮助.本次研究的个案是某高校内一个运作得非常成功的同乡会.该同乡会不仅规模大,组织成员认同度高,而且对于新成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对这一个案进行深入的研究,运用组织社会学的理论,深入探讨该同乡会建设成功的主要原因.

一、K大学G省同乡会概况

(一)组织的创立

同乡会的创立要从领袖人物Y从G省来到K大学读书说起.2004年9月,Y从G省来到K大学,经由一些同乡的介绍,与同年级的30个同乡都认识了.这时,他与另外一位热心的同乡X便萌生了举办一次同乡会的想法.他们敲遍了K大学所有寝室的门,将所有同乡的信息登记下来.之后在多个大二同乡的协助下,于2005年10月22日举办了K大学G省同乡会的第一次聚会,参加的人员有大一到大四的同乡和K大学旁边一所学院的一部分同乡,总人数达70多人.这次聚会标志着K大学G省同乡会正式成立.在创建同乡会过程中辛苦工作,付出了极大心血的Y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为他成为组织的领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同乡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同乡会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组织规模

G省同乡会在K大学是十分出名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同乡会人数多、规模大.这一点显示在了同乡会的通讯录上.通讯录主要记录了目前四届在校的同乡会成员的联络信息,当然也包括已经毕业的同乡和个别外校同乡的联络信息.据通讯录提供的数据,2006—2012年,人数分别为:81人、103人、174人、207人、268人、360人和390人,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而组织规模扩大的原因,除了组织者们的努力外,还与组织环境相关,其中就包括K大学在G省的扩招计划.K大学是东部沿海地区一所省级重点大学,切实执行了国家高等院校的扩招计划,近年来在G省的招生数量大规模增加.G省籍的学生逐年增加后,G省同乡会的队伍自然也日渐庞大.当然,规模的扩大也说明了组织的凝聚力.K大学的G省同乡会不仅包括在校学生,而且还包括许多已经毕业的同学.毕业生仍在参与组织活动,新生又不断被充实到组织中来,这也是组织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

(三)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组织整体的结构.一个组织在规模扩大后,为了维持自身的良好运行,必须对传统的组织架构进行改革,重新建立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K大学G省同乡会的组织架构目前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一是线下的组织机构,一是群的组织方式.

1.线下的组织机构

K大学G省同乡会线下的正式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同乡迎新会,而线下的组织机构也主要是围绕这项活动而形成的.而与组织机构的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组织规模的扩大.最初,同乡会新生人数较少,由几个主要负责人就可以完成组织和策划工作,但是随着K大学在G省的扩招,同乡会中新生人数不断增加,加之老生对同乡会具有相当程度的认同感,也有不少参加迎新活动,因此,聚会不得不增设更多的负责人来参与组织工作并逐步完善了自身的组织架构.该同乡会目前的组织架构图(见下页图1):

2.群的组织方式

与传统的大学同乡会不同,在一个网络时代,同乡会成员很大一部分的互动就是通过网络(主要是群)完成的.K大学G省同乡会也不例外.由于同乡会的成员人数众多,并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负责人们感到一大群人在一起难以进行有效的互动,于是就在群内部进行了分区.目前为止,可以统计到的同乡会群的数量已经达到17个之多,其中包括了两个主要的大群,第一个是2005年10月底一个学长建立的,一直沿用到现在,里面基本都是2002级到2007级的同乡,也有一些2008级同乡会的主要负责人.第二个是最大最完善的群,包括了2008级到2012级的同乡.这两个群的人数分别达到372人和141人.另外,还包括1个负责人群,9个地区群,4个年级群,1个毕业生群.

G同乡会的群的创建者和管理员基本上就是同乡迎新会的各个负责人,他们除了审核新成员的加入和剔除影响环境和谐的不良分子外,还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将两个大群里的成员按照其各自的条件而放入各个小群中,如负责人群、地区群、年级群、毕业生群等.这样便形成以下架构:

群的分组意味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同时也为组织成员间更好地交流信息、筹划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保证了组织成员间经常性的互动.

(四)成员间的互动

组织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及程度是影响组织凝聚力的重要因素.K大学G省同乡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类形式的有效互动,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以群的方式进行的线上互动,二是线下互动.

1.以群为平台的线上互动

同乡会内部可统计的群有17个.包括两个人数上百人的大群和另外15个小群.另外有一些同乡会内部成员由于关系紧密而自行建立的群,这样的群里一般人数较少,但互动却更为频繁,对整个组织的团结不无作用.可统计的群,就互动频率来看,15个小型群远不如两个大群.

从同乡们聊天的情况看,话题主要是四类:一是关于自己家乡的话题;二是就在K校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向同乡寻求帮助;三是出于一些具体事务,在网上联络同乡一起解决,比如写、组织出游以及迎新活动之类;最后是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以及自己所遇到的经历随便发一些感想,求得别人的回应.群为G同乡会的成员们搭建了一个日常互动的平台,实现了如下功能:首先,成员之间互相倾诉思乡之情,缓解了远在异乡所导致的心理问题;其次,通过同乡情感而彼此帮助,有助于每一个成员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第三,为其成员提供了一个除宿舍、班级和学生社团之外的社交场所.而网络又使得这种互动变得极其便捷.像借书、共享信息之类的行为,之前总是在熟人之间发生的,帮助者和受助者都是有限的,但是自从有了群,之前甚至从未谋面、互不相识的同乡之间也形成了互助关系,这大大加深了成员们对同乡会的认同感.

2.线下互动

线下的互动分为三种,一种是日常互动,如男生相约打篮球,喜欢游玩的同乡一起郊游、看电影.这可以看作是线上互动的延伸,因为同乡之间通常是在线上熟识或者约定好才在线下互动的;第二种是常规性的事件导致的互动,如同一个地区的同学联络寒检测写,并一同坐车回乡等;第三种则是固定或非固定的仪式性互动,如每年的迎新会和毕业生欢送会、同乡会成员的婚礼等.如果说日常互动和出于特殊事件的互动仅仅是一小部分成员参与的,那么仪式性的互动则是大量成员共同参与,并且极大地提升了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组织的凝聚力.例如每年的迎新会,通过新生聚餐等活动,使得新到K校的同乡很快认识并亲近同乡的学长学姐,产生了归属感.同乡成员的婚礼则使得在校生和毕业生在宴席上相识,使得组织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大大增加.

(五)同乡会中的小群体

同乡会内部的小群体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为基础形成的小群体,他们会经常一起郊游、看电影、打篮球或聚餐;第二类是以G省9个地区为基础而形成的小群体;第三类是以学院或者班级为基础而形成的小群体.这些小群体一旦形成,其成员就会固定下来,一般很少会有成员退出,而其他人也很难再加入.这样,小群体便有了一种从整个同乡会中分离的离心倾向.但另一方面,小群体内部的互动也能够增强整个同乡会的凝聚力.因为小群体内成员的互动频率更高,感情往往更为深厚,而在小群体成员的带动下,其他成员更愿意参与同乡会的活动.笔者曾接触到一些成员,他们在迎新活动之前会通过、短信等方式告知自己特别亲近的同乡,自己将会来参加活动,希望对方也参加,借此机会可以见见面、聊聊天.许多成员就是基于这些亲密的同伴才参与这些仪式性的互动.此外,同乡会的成员往往参与多个小群体,由于一个成员的引介,一个小群体内部的其他成员得以与其他小群体内的成员熟识并开始互动,从而产生对整个同乡会的认同感.

二、K大学G省同乡会建设成功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第一,组织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的时空伸延.首先,现代社会的时空伸延为同乡会的创立提供了最初的契机.传统社会是乡民社会,人们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小社区中,局限于较小的空间和人际关系网络.但交通工具及信息技术等的发展却使人们来到了远离家乡的空间环境中,并借助抽象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活动.这就是吉登斯在他的现代性思想中提出的时空伸延的概念[1].K大学面向遥远的西部G省招生,使得到异地求学的学子们离开了原来的熟人社会,由此产生思乡之情.同乡会正是基于人们的这样一种情感而建立的.其次,现代社会的时空伸延为组织成员提供了一些互动机会.现代社会的技术手段使得遥远空间的跨越成为可能,而像火车这样的交通工具就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同乡们为了派遣旅途的无聊,往往在同乡会群上相互邀约,结伴而行.在长达二三十个小时的火车旅途中,成员间有了互动的机会,并为其结识,并在校内进一步互动打下了基础.最后,现代社会的时空伸延使得组织的功能扩展至校园之外,从而获得社会和学校的认可.同乡会群中多次号召成员参与全国性的建设和宣传G省的暑期公益活动.这些全国性活动的策划和宣传,就是利用网络这一技术手段,使得成员的互动超越自己生活的社区,在更广阔的时空中展开社会行动.这种思路也是受到社会认可的.这些正功能的实现将为组织带来良好的声誉,从而使组织的发展获得广泛的支持.

第二,组织的技术支持,保证日常互动的进行,满足成员多种形式的需求.组织所借助的技术支持——网络,或者说群为所有成员间的日常互动提供了平台.刚开始同乡会成员们都是因地缘性情感而加入同乡会,试图通过与同乡的交往淡化思乡之情.然而一旦同学们适应了新环境,建立起了新的社交网络,地缘性情感就不那么重要了,基于地缘关系建立的同乡会组织往往也容易失去凝聚力.但群这一日常互动的平台却在地缘关系不再被特别重视的情况下,满足了同乡会成员的各种现实需求,如帮助学生从同乡那里借到教科书、选择适合的课程,建立趣缘群体,帮助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在回乡或返校期间互通购票事宜等等.群中讨论一些热点问题,也满足了成员们自我表达的需求.群共享中的各类资源则给同乡们提供了各种方便.同乡会这个规模庞大的群体中,不可能人人互相认识,因此线下的互动相对困难,但是匿名的线上互动则使得这些同乡学子们可以在不知道对方姓名、性别、宿舍号的情况下,在网络上相谈甚欢.从某种程度上说,群不仅是整个组织内部所有成员彼此互动的平台,从而使得成员之间联系更为紧密,而且是每一个个体成员的一个社会支持网络,为个体的各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方便.

第三,组织精英的作用.组织精英的作用极大地影响着组织的凝聚力[2].该同乡会的“领导”Y认识的同乡是所有成员中最多的,他十分乐于在同乡间担当中介的角色,尽可能多地把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学院、同在一个行业就业等有着某种深层次关联的同乡相互介绍认识,希望大家能都真正团结为一家人.他是同乡会发展最好的见证者,也是同乡会的一个核心人物.由于这样一个组织精英的人格魅力、组织协调能力、工作热情及人际关系网络,同乡会的关系网才能搭建得更好,凝聚力也才会更强.

第四,同乡会有着不断完善的组织架构.根据组织管理理论,组织的架构决定组织功能的发挥,要强化组织的功能,就要优化组织的架构[3].组织架构是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4].同乡会最初只是由两名学长包办所有的事务性工作,但是由于成员数量的不断增多,便需要更多的负责人参与筹办工作,在不断增加负责人数量的同时各种管理重叠、管理空白的问题不断出现,在多年的不断探索改进过程中,目前同乡会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第五,同乡会有充分并且有效的仪式性互动.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交往活动[5].人们的互动,频率越高,越是有效,成员间的感情也会越好.而良好的情感基础则会有利于组织凝聚力的加强和目标的实现.如果说大量的日常互动是依赖这一工具在线上进行的,那么仪式性互动则是在线下开展的.同乡会每年有两次固定的仪式性互动,包括新生迎新会和毕业生欢送会,这两次较为隆重的仪式性互动极大地推动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成员彼此的交往,并增强了成员们对组织的依赖感.


第六,组织中的小群体总体上促进组织的团结.组织内部的小群体既可能促进整个组织的团结,也可能会在组织中形成离心倾向.在K高校G省同乡会中,多个小群体的存在更多地是促进组织的团结.因为首先,由于小群体内成员的引介,其他成员得以与别的小群体成员结识,并展开互动.其次,小群体内部成员感情的加深也导致成员对同乡会的认同.

第七,同乡会成员对组织有很高的认同感.组织认同是组织成员与组织在互动中表现出的心理与行为的一致性,组织成员对组织既有理性的契约感和责任感,也有情感的归属感和依赖感[6].多年来同乡会由最初的80多人发展到现在近400人,除了有新生同乡不断的加入外,还有毕业同乡依旧参加每届的同乡会.这说明,他们对同乡会有着很高的认同感.在他们看来,同乡会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能给所有人温暖和欢乐,并且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始终有着无私的帮助,这种强烈的认同感在校园里的许多组织中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