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前培训需求状况调查与

点赞:21115 浏览:951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重,职前培训作为一种能够快速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成功率的“捷径”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细致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职业认知现状及职前培训需求的情况,并结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流程,设计出了高校、企业、政府多方合作的大学生职前培训开展模式.

关 键 词:大学生;职前培训;培训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3014202

1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的步伐,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日趋复杂.学校教育普遍停留在学历教育层次,一定程度地脱离了市场实际需求;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指导能力有限、指导方式单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而无法实现从学校到工作间的顺利转换.如何通过职前培训开发高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具有竞争力,以达到企业欢迎、毕业生专业对口双赢的局面,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市场上职前培训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探讨等方面,并强调通过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实践措施来解决相关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职前培训需求问题还缺乏专门性的深入研究,若要切实发挥职前培训在促进高校学生就业中的作用,顺利实现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还缺乏一套基于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合作的实施方案.

2研究设计

本项目研究的学生职前培训是指即将面对第一份工作的大学生在“入职”之前所接受的,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各项培训活动,以使其成为同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相适应的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者.

项目通过调查分析湖北省高校大学生对于职前培训的需求情况,结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流程,旨在设计出科学可行的高校学生职前培训流程,并提出政府、高校、企业多方合作的职前培训理想模式,以促进高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高校就业管理体系怎么写作能力的提升.

调查共选取了湖北省内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等10所高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其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学校、年级、专业等)、职业认知状况、职前培训需求情况等模块.共计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27份,剔除含缺失值问卷32份,得到有效问卷495份,有效率90%.

3结论与分析

根据我国当前实行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以及由问卷调查、文献分析、访谈交流所得的资料成果,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3.1关于大学生实习的结论

多数具有实习经历的大学生反映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专业技能缺乏、实践经验不足的困难,其中理工科学生反映尤为突出.当前高校对大学生专业能力导向性的教育还存在缺陷,在校学习过程中的专业实践的内容及场景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差距.

3.2关于大学生职业认知的结论

通过职业感知、职业素养、职业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测量分析,笔者发现被调查者整体职业认知情况良好,职业感知(权重值3.59)、职业素养(权重值3.49)、职业价值观(权重值3.69),但还存在部分学生职业发展认识模糊的问题,而且多数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前景和发展方向,甚至不能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


3.3关于职前培训需求的结论

3.3.1学生对职前培训需求程度较高

结果显示超过70%的学生需要职前培训.这表明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多数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培训提升自己综合能力,才能成功就业,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

3.3.2职前培训信息获取途径有限

目前大学生接触职前培训的方式主要是校园海报、宣传资料、招聘网站以及院系老师告知,方式较为简单且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事实上大学生校园网络设施完备,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使其通过更便捷的途径获取更为丰富全面的信息.如清华大学开通的“职业教育网络学堂”在内容上涵盖了职业规划、职业认知环境、求职礼仪与技巧、工作能力拓展等板块,通过网络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职业知识.

3.3.3职前培训内容的需求更具针对性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及讲座,就业政策讲解以及提供就业信息怎么写作等.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大学生迫切希望接受的培训内容主要是专业知识和技能(20.7%)、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18%)、求职能力和技巧(16.2%)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需求更加理性,并且具有针对性.同时调查显示开展职前培训的组织中,学校就业指导中心(36.6%)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加快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转变,以就业指导中心为突破口,开展全面有效的职前培训是当务之急.

3.3.4培训方式的选择更青睐实践机会

大学生职前培训需求状况调查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在培训方式上被调查者体现出了较强的亲身体验意愿的倾向.29.1%的学生选择了企业实习,24.6%选择了体验式培训,这体现出学生的选择更具理性和实用性.同时多数学生希望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展职前培训,这也是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制度的趋势反映.对于企业而言来说,开展职前培训固然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但考虑到投资收益的迟效性和长期性以及新入职员工的流动性,企业的投资不足,积极性不高;大学教育主要是基础性教育,高校自身培训能力有限;政府监督协调不够,校企合作的大学生职前培训模式建立还需要多方协调和努力.

3.3.5培训师资选择倾向于企业人士最受学生欢迎的授课群体包括成功企业家(22.8%),成功就业的学长学姐(17.7%),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17%),而高校教师仅占3.9%.这反映出学生对培训师资的选择更具针对性,他们总体倾向于获取职场成功人士的经验,直接参考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标准.高校教师由于实践经历有限,授课内容局限于理论政策宣讲和固定的简历、面试技巧,难以适应实时的市场需求,对学生吸引力较低.从深层次来看,高校教师的聘用晋升机制偏重于考核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而实践经验、专业技能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常常被轻视.

3.3.6培训时间选择较为集中

多数学生希望在大三的每周末或者上课日的晚上接受培训.笔者分析,大三学生由于就业时间临近,面临寻找工作的压力大.因此在大三时段接受职前培训,不仅有助于更好的完成实习项目,也将为随后寻找工作做好更为全面的准备.事实上对学校方面也存在相应影响,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积极鼓励和呼吁各学院增加职前培训的课程,但并未直接提供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师资安排也存在问题.因此,高校在培训时间等方面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矛盾.

4建议与措施

4.1开展职前培训的职能分工

4.1.1政府完善法律和政策,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和规范,在信息、政策、经费上给予支持.加强怎么写作型政府的职能转变,为企业、高校双方提供合作信息;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来保障和规范大学生职前培训的实施,使大学生职前培训做到有法可依;发挥公共财政在校企合作经费投入中的导向功能,合理划分经费投入的比例和责任,使经费投入与校企合作发展相适应;对于积极参与校企合作职前培训的企业给予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4.1.2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的教学和管理

企业的用人标准和需求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更影响着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要加强与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把职前培训带进校园,与当前的大学教育相结合,将企业的培训提前化,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针对大学生对于培训师资的需求,鼓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培训师、高层管理人员走进校园,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辅导,并将这种指导与选聘相结合.对于大学生渴望能够亲身实践的现实,企业要更多的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地考察的机会,使大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实践.

4.1.3高校积极推动和开展职前培训

(1)高校作为职前培训的实施主体,要意识到当前学校教育已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职业发展的需求,通过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建立多样化的培养目标.

(2)寻求多种途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设应用性、技能性课程,并聘请企业人士授课.将学术型的学校老师授课和实践型的企业人士授课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既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建立长期动态的职前培训体系.高校要改变以往临时的间断式的就业指导,完善培训流程,建立起从大一至大四的全程指导体系.对于大一、大二学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三年级学生加强职前培训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对于大四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政策和信息怎么写作.

4.1.4大学生转变观念,积极参与职前培训

大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在夯实理论学习的同时,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职业素养,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企业师资和实习机会,积极反馈培训效果;转变就业观念,建立长期的职业生涯观,树立阶段性目标,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调整就业预期,调节就业心态,学会适应不同角色.

4.2职前培训的实施流程设计

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流程分析,发现企业培训仅仅关系到员工和企业两方面,是从企业培训的实施步骤出发进行设计的.在考虑到大学生职前培训所具有的特殊性,特别是大学生的职前培训涉及到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个主体,本研究构建出以高校作为培训主体,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监督下,联合企业开展有效的大学生职前培训的实施流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