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报关课程教学改革

点赞:17956 浏览:80846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使得报关行业越来越被重视.而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的独立学院,如何进行报关课程建设,培养适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就成为了首要任务.结合报关课程本身的特点,分析了独立学院开设报关课程的必要性和报关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 键 词:独立学院;报关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275-02

一、独立学院开设报关课程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开设报关课程的必要性.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进入独立学院的教育对象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一部分知识素养、智能等较差的学生相继进入独立学院.因此,独立学院与重点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它着重为生产、建设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应该说这样的定位符合学生的实际.同时,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报关员岗位的大量需求,使得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又多了一个就业机会.可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有助于提高就业率.因此,独立学院必须抓住这一契机,按报关员岗位的要求开设报关课程,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报关人才.

二、独立学院开设报关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许多独立学院中报关课程已经有所建树,但总体来说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选用合适教材方面:重视教材,知识更新不够

报关课程的时效性及政策性很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改变,国家会对报关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而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只注重课本知识,只是把当前教材内容介绍给学生,没有及时把握相关的政策变化,没有对相关的政策以及外延知识进行及时补充,往往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会出现教学错误.同时,教材中基本上没有案例,任课老师如果不去查找收集相关案例,也势必影响教学的效果.目前,绝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开设报关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达到报关员岗位要求,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应该选择报关员资格考试统一教材,帮助学生通过报关员资格考试,顺利拿到报关员资格证书,从而能够上岗从事报关工作.然而据调查,多数独立学院报关课程所用教材都与“一本”或“二本”的所采用的教材基本相同,国内针对报关课程的本科规划教材也只有有限的几种,且教材内容滞后,远远跟不上报关实务的形势.这类教材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研究,不适合于独立学院生源的现状,无法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实用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手段:相对落后

现在大多数独立学院对于报关课程教学仍采用的是课堂教授的方式,这种黑板+讲授的教学手段相对落后.多数教师要么板书,要么使用多媒体,但仍采用纯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但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易产生依赖情绪,同时也很难将课程中一些知识点讲好讲透.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报关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课堂上教师对基本概念、报关程序、例题进行精讲,课后学生进行习题练习.虽然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信息传输速度快,学生被强迫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学院报关课程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实践教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课程教学难点难以化解

报关课程在教学难点上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这一部分是报关实务课程重点也是难点.我国海关对进出口货品按照其所属类别实施不同的监管方式,由于海关监管货物种类较多、内容繁杂、实践性强,学生作为初学者对于这类知识几乎没有感性认识,又难以抓住重点,因而容易混淆不同类别监管货物的报关程序,即各种海关监管货物的通关流程要点,成为教学中较难突破的难点.二是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报关单填制是根据海关总署制定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以及相关原始单证对报关单上的40个栏目进行的,单单掌握报关单填制规范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报关单上的这40个栏目大多都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联系起来,所以,如果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掌握不好,直接影响报关单填制正确与否.由此可见,报关单的填制本身的难度加之原始的单证全部是英文,这对于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而言,难度很大.这样,很多学生还没有开始填写报关单之前,在阅读单据的过程中就已经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报关单填写过程费时、费心、费力,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对其填制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三是商品归类方法和技巧.进出口商品归类是海关监管、海关征税的基础,归类的正确与否不仅与报关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到进出口货物的顺利通关.尽管在商品归类中总规则只有6条,但用于海关税则、国际贸易统计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将各种进出口商品分为21类97章,商品繁多、内容繁杂,要真正把握其规律,熟悉商品分类目录并灵活运用却很难.所以,必须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方法与技巧,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正确归类.

(四)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报关工作极强的可操作性要求报关实务教学必须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适应报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而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恰恰是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一是在教学课时安排上大多偏向于理论的教授,实践课时较少.二是实践教学条件不充足.实践教学条件需要有较大投入,购写一套口岸报关仿真系统就需要上万元,如果得不到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学校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就会缺乏基本的实践教学条件.如果不采用实验室模拟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这种最理想的方式,就会缺乏真实的报关环境,导致学生很难掌握实际的报关操作.学生报关技能与报关员岗位的实际要求之间是存在差距的,这就必须通过去校外报关企业的实习来弥补.但是绝大部分报关企业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主要是由于涉及到商业机密问题,以及由于实习生是新手,难以给报关企业带来利益.即便个别企业勉强接受了学生实习,但大多安排学生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不能真正参与报关活动,从而学生也很难获得报关所需要的技能.(五)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报关课程要求教师尽量来自报关工作的第一线,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但目前独立学院招聘师资的趋势是博士、硕士化.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从经历上来看,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实际从事过报关业务,对报关行业的认知都是建立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其特有的实践操作技能把握不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环节很少,这样难免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总的来说,独立学院没有足够的从事报关实务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实践教学人员不稳定,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缺少具有国际贸易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三、独立学院报关课程改革的措施

鉴于独立学院学生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对于其报关课程的建设途径也不能与普通本科或高职院校同日而语,需要结合学院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课程的建设.

第一,加强自编教材建设,教材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实用性且内容应精练,并应及时根据国家进出口政策、海关法律法规、报关操作细节的变化进行调整.教师要同时提前掌握报关业务的最新动态,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从而解决教材滞后与实际报关业务的矛盾.

第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操练”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融人当前较为关注的经济、社会等时政性问题,来分析一国贸易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在基础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较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尽量用一些流程图、来自工作一线的图片和专题视频等较为直观的教学材料.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实际教学效率.

第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拓展实训基地.学校应大力开展在报关企业的实践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因为仅靠校内实验室模拟难以满足实践性很强的报关课程的教学需要.应当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尽可能地与企业进行联系,拓展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到第一线的报关业务,能真正培养学生胜任岗位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企业与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相互了解的平台,能够有力地促进就业.

第四,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培养,并不断引进新教师,完善师资结构.学校应当认识到目前报关专业存在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的普遍问题,加大教师实践培养力度.因此,一方面可以采用“走出去”的模式,鼓励教师到报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模式,将报关企业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精湛业务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引进来作为教师参与指导教学,提高自有师资的实践教学水平.使得专业和实践教学的师资比例能够更加合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就业市场上将会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总体来说,独立学院报关课程的建设尚不够成熟,处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阶段,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面给予关注.因此,我们根据独立学院的特点和报关课程建设的需要,多方结合企业和社会资源,才能更好的解决报关课程的发展和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