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培养的国际物流课程实践教学

点赞:21582 浏览:957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以物流管理专业《国际物流》课程教学为例,基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了国际物流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高校国际物流课程“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并着重分析了实践教学的设计,为提升国际物流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建议.

[关 键 词]创新能力;国际物流;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135-02

1引言

根据波特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高等学校应该也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等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它并非间接作用于创新实践活动,而是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创新实践活动的进行,是创新实践活动赖以启动和运转的操作系统(彭宗样,徐卫,徐国权,2003).

根据认识论的规律,学习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高等教育也应遵循这个规律,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同时,需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样才能吸收、巩固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被真正理解、掌握,创新也必然发生在这样“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实践.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型专业,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贴近物流产业的要求分外突出.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而更需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国际物流》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个不断适应对外经济开发和发展的要求,不断反映改革与发展的国际物流理论与实践、与时俱进的过程.近两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为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全球战略,一方面在世界各地寻找和组织生产资源,另一方面将产品在世界范围销售、国际企业逐渐向战略协同和经营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些推动了国际物流的发展,但同时对国际物流课程的教学及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国际物流课程实践教学不足

一是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基本上属于已知领域的知识验证和重复,缺乏实验技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独立从事实验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而很难形成创新实验研究能力.实验室的硬件投入和人员配备相对滞后,不是学生在做试验而是在听试验.实习环节基本上属于参观性质的活动,学生实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实习基地的建设相对薄弱,实习单位的功利性很强,很难对生产过程和工作实践有深入的了解.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一方面学生层次确实有差异,另一方面教师的精力投入和人员配备存在许多弊端,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一种积木式的技术拼凑和模仿,很少有创新.二是目前大部分产学研合作仅仅局限于教师,只有极少数学生有参与产学研机会.三是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以及产学研的研发中心,各自发展,互不协作.

3国际物流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国际物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和网络助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理论教学.在相关理论(国际物流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教学上,教学组织方式以任课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占总课时的50%以上;课堂讲授的基本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范畴、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学生在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牢固树立正确的国际物流理念、思维方法和国际物流从业人员的道德观,奠定坚实的国际物流理论基础.同时,邀请国内外学者、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走进课堂介绍最新的理论动态和技术进展.

(2)实践教学.本课程体系从课程实习、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三个方面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的实践中熟练掌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自主研学.本课程体系从研讨、拓展和设计三个方面开展自主研学.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研讨,寻求所需要的问题答案,在研讨中学习知识;学生在疑难问题的拓展中,寻求拓展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在拓展中学习知识;学生独立思考设计一个项目,申请教育部物流设计大赛或其他创新项目活动,实践从“设计—研究”的自主研学过程.

(4)网络助学.网络助学平台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网络课件、电子教案等为学生开创了丰富的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研学和互动交流能力.同时,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的目的是为了把专业知识系统地传输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以讲专业知识要点为主,多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鼓励其参与课堂教学,强调不同方式的师生互动和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2)小组讨论

第一次上课时学生就会被分成小组(每组5~6人),分组时会考虑学生的性别搭配、是否在同一宿舍、成绩如何、性格是否开朗、与他人的关系等因素,学生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善于引导,对那些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鼓励,给那些不善表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发言的机会.小组讨论的效果是很好的,因为学生通过讨论,增强了对某些专业知识难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将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和撰写案例的体会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研学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4)企业实训

已建立实习基地,本课程安排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和调查1~2次,作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此外,还组织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仿真模拟训练,指导学生参加物流设计大赛等,鼓励他们将所学国际物流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其动手能力.


(5)实践“做中学”

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延伸科研”的思路开展研究型教学改革.在“做中学”理念的驱动下,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物流实作、实验室仿真模拟训练、参加物流大赛等,鼓励学生将所学国际物流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6)文献阅读

本课程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中文权威著作、教材每单元后都附有补充阅读材料,提供了大量阅读参考书目、期刊及丰富的外文资料,供学生参考自学.此外,教师还根据讲课内容的要求布置一些文献让学生阅读,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抽查、提问,甚至讨论.通过看书可以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

一是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将教室建在一线.带领学生到天津港、中外运等企业进行实地观摩,参观实习,使学生加深了对国际物流专业知识的理解.二是设计实验项目,将理论转化为操作.教学实践中,学生模拟物流流程,填报提单,并学习运输费用计算等内容.实验中有的是设计性实验,有的是验证性实验,有的是研究性实验,这些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满足了学生了解实践的要求.并且通过教师的指导,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研究物流的价值,深受学生欢迎.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指导学生参加物流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及各种科技创新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交流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演讲,到当地的相关物流企业等参观实习,使学生实地了解国际物流流程.所有这些活动都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对国际物流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

基于能力培养的国际物流课程实践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际物流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5结论

物流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其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物流意识的专业性人才.国际物流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目前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日益明显的今天,其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本论文在分析国际物流课程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并着重分析了实践教学的设计,进而突破传统国际物流教学的局限性,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且学生参与性更强,进而培养出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国际物流人才.

3]王美俄,李巍巍.国际物流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1):265-266.

[4]余利娥.浅析模拟教学在《国际物流学》课程中的运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1(7):83-84.